【程龙随笔】“最大炒饭”为哪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每个人在还是黄髫小儿时都学过的诗。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也都知道浪费可耻,然而,江苏省扬州市近日却办了件为了“面子”而浪费粮食的事儿。此事追溯到10月23日,江苏省扬州市举行了扬州炒饭总动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大份炒饭”挑战赛活动,共炒出4吨的炒饭。然而,有媒体报道,在实际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成品因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不适宜食用,总重量有 150公斤。在活动结束后装入垃圾车运到养殖场喂猪。 不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表示,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这等于说,扬州人白忙活一场。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杨丽娜表示:“吉尼斯世界纪录对大型食品类的记录有严格规定,要求用于挑战的食品最终均为供民众食用,不得有任何浪费。”扬州这次挑战活动便是违背此规定,所以无效。 相信不少人看完此报道和我一样心存疑惑,不知扬州这回搞这“最大炒饭”挑战为哪般?姑妄揣测,为了提升知名度,可李白早在千年前就为扬州做了广告,他的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流传至今,就连刚刚学会识字的孩童都能晃着小脑袋念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为了“面子”,倘若这个挑战得到吉尼斯世界认证,也只能算锦上添花可还有多少人挣扎在温饱线上,与此相比,就算挑战成功又有何意义?难道,农民辛辛苦苦种下粮食就为了一些人所谓的“面子"而被白白糟蹋?为了促进旅游、招商引资,扬州就因为拿到了“最大炒饭”而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行,大量有钱人去投资?那么,这应该算是个失败的营销方案吧。扬州是著名的文化城市,只要将城市环境,服务质量等各方面都做好,自然会吸引五湖四海的人前往,又何必靠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活动来吸引眼球? 不知为何,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像扬州一样热衷于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费大量人力、财力搞什么最大月饼、最大蛋糕、最大火锅,挑战这些,除了体现人们浮躁、功利,哗众取宠,还有什么意义?个别地方政府部门或和政府有关的行业协会则为了所谓政绩,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而组织这类活动。对那些组织此类活动人员追究责任。这看似好玩的活动,却无形中给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与其如此,倒不如把钱用在惠民措施上,改善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帮助那些孤寡老人、贫困人群、留守儿童、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等,把钱花在这些上面,让更多人生活幸福,也离我们的“中国梦”更近。如此,总比把钱浪费在申报无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有意义。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