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锋随笔】旧时侠影今时情(杂感两则)

[复制链接]
查看563 | 回复4 | 2015-11-21 19:0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耀锋 于 2015-11-22 00:27 编辑



         近些天来饶有兴致地看过了一遍旧版电视剧《天龙八部》,经典武侠剧时至今日仍是百看不厌。
        萧峰舍身成仁,终换得宋辽两国止戈休和,黎民受益;虚竹、段玉情深义重,抱得美人归,双双圆满;一代高人冰释前嫌,皈依佛门,新仇旧恨泯恩怨;可怜阿紫痴心缘灭,以死相随,香消玉陨;更不堪那一世雄才贪图复国,末了却落得个虚妄之境。
        侠者,义薄云天;情者,又为世间何物?悲哉!壮哉!
        金庸,一位真正的东方大侠,他以 [飞雪连天射白鹿 ; 笑书神侠倚碧鸳] 的潇洒与磅礴引领和辉煌了一个时代;同样,这些气势恢宏的作品也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依稀还记得年少时《神雕》热播那阵几十号人挤在一台黑白电视机下的痴迷与潮热。我想,艺术虚构下的侠道精神不正是当下所提倡的正能量吗?自古英雄美人爱,绵绵儿女情长确又羡煞人心,男儿即便不及顶天立地,但须有作为、立品性、晓担当、明德义、得之上述,又何患不能抱得美人归呢!
        观剧之余遂感叹起这些久经不衰的作品又岂止是表面的拼打撕杀,其中无不蕴含着厚重的国学精邃和宗教色彩。虽说武侠小说历来不被正统文学所接纳,但却无法否认金老先生在华人圈所创下的无人与之比肩的高度。通俗高雅只不过是人为介定,同样是讲故事的小说文本,通俗的立场是惩恶扬善,它倡导人性的善;而高雅的唱调是“故做玄深”,大部分时候它是在揭示人性的恶,艺术本身有它的教化和启迪作用,受众面和传播持久度却成了一把分明的标尺。
        而今,自感遗憾的是竟一直将这类著作视为不入流之读本而从未有所涉阅,在那个“男读金庸、女读琼瑶”的狂热年代注定少了些许激昂的色彩。遂生一念:定要读读这原著。



       生活服务类节目往往都有着趣味性以外的映射面。就拿《非诚勿扰》来说,正如主持人孟非所言,节目本身并非只是简单的拉扰一帮美女博取些收视率、再或凑成几对有情人,更宽泛的意义是在于通过节目来呈现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对待爱情、择偶以及婚姻生活上的新观念和价值取向;它展示出的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画卷,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下的考量。
       以前这类节目我是不怎么看的,偶尔看过几期后也似琢磨出了一些见解。毋庸置疑,女性在择偶婚嫁的具体环节上是占据一定优越权的,她们看重男性在经济根基、气度以及涵养等方面的综合分值,她们言之凿凿的所谓“安全感”和“依托感”自然地也就涵盖在上述几点要素中了。
         有人曾说:当今的爱情是男女双方在现实下的一场博弈。这话乍听起来颇显尖锐犀利但也隐含着些许讽刺,自从国家的人口比例失衡以来无形中改变着人们在这一领域内的思潮动向,做为社会最小组成单位的家庭,供求关系的不协调势必会向婚姻发难,这个时候,爱情的纯粹性便被推搡到了逼仄的境地,闹闹哄哄的人间剧场,信仰一直是在缺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耀锋 | 2015-11-21 20:5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秋 发表于 2015-11-21 19:55
拜读老师的佳作,短小文章,精悍语言,扼要论述,总是能让读者从中领略一些哲理。

【张耀锋随笔】观影两 ...

谢寒秋老师点阅,顺祝冬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15-11-21 2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向老师学习!{:soso_e160:}{:soso_e18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耀锋 | 2015-11-22 0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雪儿 发表于 2015-11-21 21:14
拜读佳作,向老师学习!

谢谢,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晓汶个人认证 | 2015-11-22 09:3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点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