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纪随笔]想起了伊索的寓言
伊索的最后一则寓言据说是讲苍蝇异变的。
伊索还是猿猴的时候,有个并不十分要好的朋友,只是每天在一块住着,彼此便有了一些见面的微笑。
在人类进化之前,动物们也是当然知道饭香屁臭的,伊索因为是猿的智者,悟性要比其他猴子强一些,真善美丑之感更浓烈,亲疏爱憎之情更分明。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他这个朋友整天和狗们在一块混迹于荒郊乱坟之间,回来带着咀嚼粪便之后的口臭,伊索对他憎恶到了极点,决定与他绝交,最后是搬离去住。但这时他向人的蜕变已经到了第九层境界,“大隐隐于市”,所以他忍着。
他这位和狗们一起混迹的朋友便常常搔扰他,他隐忍回避,目睹了他和狗群内的小母狮孑狗搞情人关系,也知道臭狗屎在他的肚里沤成毒药必然烂掉肝肺熏黑心肠,只能敬而远之。
光阴荏苒,伊索这位曾经的‘朋友还是天天搔扰他的生浩,伊索说“滚吧,离远点",但他吆不离这条似猿非猿似狗非狗的怪物。
他很苦闷,他并不希望上帝从造物簿上把这种畜生划掉,他想,上帝让他存在就必有存在的理由,因此他给上帝说,让我出去吧,如此闭关我必走火入魔。
上帝同意了伊索的请求让他早点出炉,但必定修行不够留了个小尾巴,这成了他终生遗憾。
上帝想,我的任务是造人,我不能影响我的中心工作。于是上帝对伊索说:
伊索,你必弘扬真善美远离假丑恶,你必不断作为才能磨掉你的尾巴修成真人。
上帝回过身一指,那个狗猿变成了苍蝇。
苍蝇很生气,天天在伊索耳边嗡嗡,伊索不理它,最后它就成了肮脏的动物,因为狗改不了吃屎,所以苍蝇天天还是不离粪便。。
伊索因为是猿,所以他熟悉所有动物的语言,他用先知的笔演绎狮虎羊豚的蜕变,最后才写了自己和苍蝇的异化,汇成了《伊索寓言》。他也成为第一个磨掉小尾巴的“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苍蝇是改不了吃屎的,人要有耐性,否则修不成正果!! 常想常新嘛,有好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