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散文】铁兵战友情最铁
在我的QQ好友里有一位广东老网友,前不久她在QQ告诉我要和单位的同事一起驱车到安徽宣城看望同事的老指导员。他们到宣城后,她还时不时的在QQ里给我发几张几位战友和老指导员的合影照片。后来他们又从安徽宣城到江西婺源游玩,是老指导员的女儿陪伴着。在婺源她给我发来一个几位战友喝酒时的视频,几位战友高歌《铁道兵志在四方》。我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心想他们应该是我们铁道兵战友。我当时已经倒在床上准备睡觉,但还是忍不住在QQ不停喊她打问这些战友究竟是不是铁道兵。她后来给我回话,说不是铁道兵是北京某部队汽车连的战友,他们就喜欢唱这首歌。我有点纳闷,别的军兵种会喜欢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后来我已经睡着了,她又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他们真还就是铁道兵。我就告诉她请她问问这些战友是几师的,她大声喊着你们有战友问你们是哪个师的,有人带着醉意高声回答是铁十三师,在首都北京修建地铁的。随后她如实告诉我,这次陪着同事去见老指导员,是深圳的一位战友首先提议的,深圳、惠州、杭州等地的几位战友一起响应,大家直奔安徽宣城。都是当年老指导员培养他们提升 了排长,农村的孩子在部队能提干,后来又转业到了地方,安置了理想的工作。大家都没忘记老指导员当年对他们的关怀和培养。老指导员现在的日子比他们都差了很多,几位战友除了去看望老首长,还竭尽全力去赞助,大家给了老指导员不少钱,是感激,也是感恩,更是回报。
这样的动人故事,在我们铁道兵战友里早是习以为常。但在我心里还是一份深深的感动。昨天,从北京来了一位小战友,他是我老乡徐海泉当年去河北三河县接的新兵,在新兵连又是我老乡刘喜峰担任他们的新兵班长,他是副班长,高中毕业很有文化,成为班长的得力助手。再后来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就分配到营部测量班,后来又调到团部警卫排。最后复员回老家,几经努力担任了一派出所的教导员。这次他专程从北京来西安,看望老班长和老文书。他们也是一别四十年了,战友重逢,格外激动。昨晚我和老婆,还有陈升宏战友夫妇,应邀一起陪同他吃饭喝酒。他也是一位性情中人,酒过三巡,突发灵感,就在酒桌上打开手机,即兴发挥,写了一首诗,还把四月份见老战友写的感受一起翻了出来。我拉他进了十团战友微信群。并让他把三首诗全都发在微信群里,让战友们共享。他的网名叫“易一夫”,一位重情重义的老战友。我把他的三首诗也全部粘贴了过来,让战友们见证他的一片真挚战友情。
“2016年5月29日晚西安见老班长刘喜峰文书徐海泉等战陕西七三年战友聚餐随笔:
紫阳一别四十年,
沧海己然变桑田,
今日西安再相聚,
鬓发皆已被雪染。
2016年4月10日晚见铁十团测量班老战友赵树林,甚激动,随笔:
锦官城外会战友,
三十八年未显久,
军旅情义似杜康,
经年日久愈醇原。
2016年4月15日见铁十团测量班老班长杨东学随笔:
相聚襄渝紫阳县,
陕山广西多转战,
三十八年弹指过,
再聚合川江鱼宴。”
昨天我们的老大哥夜榜寅和小兄弟张新民分别给我打电话,说是洛南老家一位战友去世,他们准备回去吊唁。他们也知道我正在准备走丝绸之路的事。我让他们转达我对战友的深切哀悼和对家人的亲切慰问。当然费用也必须算我一份。 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好故事,战友情深,战友义重,铁道兵战友们的情最深、最真、最亲、最铁,成为我们大家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也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2016530清晨4点45分于西安)
紫阳一别四十年,
沧海己然变桑田,
今日西安再相聚,
鬓发皆已被雪染。 拜读老师佳作!战友情谊是最真挚,最单纯的友谊,是一生的财富。
王尊让问好老师!学习佳作! 提读!欣赏,问好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