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层林尽染 于 2016-6-4 08:15 编辑
我总觉得人在大自然面前无知得像个傻瓜。我们整天为俗务缠绕,碌碌无果而荒废时光,顾不上调理身体、没时间安慰心灵,就连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无瑕驻足察看、细心体味,枉费了大自然的一片苦心。 就说这黄瓜,我们生吃过、熟炒过、拌过凉菜、炖过热汤,几乎无人不曾品过黄瓜滋味,却很少有人关注黄瓜生长过程,关注黄瓜的一朵黄花、一根丝蔓暗示给我们的生活哲学。 昨天休假,在小区墙角欣赏着那些退休老人耕种的菜园,微风吹来,但见辣椒、番茄、西红柿,枝繁叶茂;黄瓜、豆角、向日葵,摇头晃脑!才知道这些老人个个都是艺术家,他们不是在种菜,而是在绘画,在描绘着返璞归真的生活本义。 而最让我惊讶而感动的的却是黄瓜蔓的前锋,就是那平时最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引领着瓜藤方向的藤丝。我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记录下它们的迷人身姿和谜一样给人的启示,我甚至好笑地想到如此聪慧、如此富有哲理的“瓜相”作为陕西方言,为什么能有“傻样儿”的含义?看来,笑别人“傻瓜”者,实在是自作聪明!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还是谦虚一些好,免得被瓜类耻笑。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傻瓜”蕴含的哲学—— ↑强势的架构必须与富有弹性的思想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顽强生命的张力。
↑原地打转如同失败般痛苦,一旦积蓄了足够能量,向上成长只是举手之劳。
↑正确的方向不一定时刻掌握在先锋手里,而探路者即便落后也永远值得尊敬! ↑没有曲折忐忑与回环往复,柔弱的藤如何能够延伸到生命的远方?
↑两条瓜丝的交会也需反复试探、冷静思索和长期考验,而不会轻易纠缠在一起,何况人
↑抵达目标前仍会彷徨与徘徊,这不是人类专有的性情,而是一切生灵进化的必要途径。
↑没有前辈舍身忘我探索出的途径,哪里有后起之秀的花开花落、瓜果飘香?
↑斡旋的前景或许看不到头,却是不断寻找平衡点、支撑点和突破口的奔波过程。
↑人与自然不断演绎着盲人摸象的故事,总有一天摸遍全部,就会形成大象的整体概念。
2013.7.16 李鸿印,笔名曲直、层林尽染等,硕士研究生毕业。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人民邮电》报、《通信企业管理》、《中国电信业》、《通信信息报》、《陕西电信报》、《延河》、《青鸟》、《网络诗选》、《陕西邮电报》《商洛报》等数十种报刊。千余篇文章发表在央视网、榕树下、新浪、搜狐等数十家网站。2011年获中央电视台春晚春联征集优秀奖。有作品入选《2014诗品短诗两百家》、《2014年陕西文学年选•诗歌卷》等,个人业绩被收入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家学者辞典》(续集)等典籍,现为中国电信陕西公司高级经济师,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文学》杂志副主编,西部文学作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