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云 发表于 2016-6-22 23:00:19

【濮云随笔】未央笔记(一)

本帖最后由 濮云 于 2016-6-22 23:02 编辑

                                                                                        【故人】
       转瞬四年过去,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很多朋友也因为各种因素难以聚首。回到陕西,在西安最终稳定下来,距离我之前上班的地方仅一路之隔,小兵哥多次邀请我去他那里,却始终未能如愿。 最近才抽出一点时间,在休假那天晚上与侄子骑了电动车一起去了。本想买些东西,冥思苦想许久,觉得一切都似乎太过俗气,索性在街边买了一个西瓜,贸贸然的去了。 久别相逢,故人相聚,彼此刚一照面,便热情如旧,万语千言自五内涌来。我们谈古论今,纵横往来,谈笑风生。欢喜、欣慰、沮丧、茫然、憧憬,所有的一切都在讨论范围,从上古谈到如今,从文学谈到商业,从书法谈到摄影。我钦佩他的学识和才能,尊重他的人品和修养。 正如他所说,如今社会能找到一个可以尽情畅谈的朋友实在不多,因此出现了很多迷茫和失落者,这些人或许已经成功,又或许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但孤独落寞却如影随形,想找寻一点什么来充实内心,又仿佛无计可施,无处可寻。 挚友无数,知音难觅,时至今日,最大的憾事莫过于从来未能找到文学上的知音。
                                                                                          【随感】
       今夜事出突然,独自一人值班,下班时间未知,得看产品是否给面子。之前小兵哥打电话说是同嫂子车一起去任家寨聚聚,我说估计得半个小时以上,哪只竟需若干个半小时。 檀香社长彩云更是心急火燎的找我,原因是没有网络,正在编辑的文章无法写编按。因为我是总编,是唯一可进入的四个人之一,但我这个挂名总编却有力无处使,因为值班,实在帮不上忙,倍觉尴尬。 来中港已是第三个月,感受颇多,有些感受只能自知,不能书写,而有些却可随意即兴发挥,谁也无可奈何。 有些人是放在心里尊重的,他不需要耀武扬威,不需要狐假虎威,有这个能力,却无需以此寻求存在感。一个小官职,能够毫无架子的同时与同事保持默契,并赢来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重,这是我踏上社会以来唯一见到的一例。我相信,一个人的修养是与生俱来的,走怎样的路,面对什么样的人,他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低调为人,高调做事,这东西学不来,是内在潜藏的能量。威严和强权永远控制和征服不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真诚,乃至尊重。能力不是侃侃而谈,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淫威强权,这类人走不远,最多在戏台上翻两个跟头,然后下台。 书可以少念,或者不念,但后天的在外素养和内在修养一定要跟上,所谓厚积薄发。人都会进入一个误区,容易自高自大,容易自我肯定,这种来自欺欺人的存在感必将昙花一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结识的人中修养最高的那个,是你挑战的极限。
                                                                                        【知己】
       已记不清我究竟有多少朋友,大概还有很多很多。上学时给每个人起了“友号,”如“台友”、“缘友”等等,那时候只当是玩笑,但我却很认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称呼,在这个世界上,干这种事的人也只有我了吧? 08年最后一次收到肖轲写的书信,我很惊讶,如今信息四通八达,谁还写信。他回复我,传统的通讯方式,指代传统的友谊。我接受了,并写了许多回信,我相信真正的友情是一笔一划,一步一个脚印,经年累月共同维系的结果,而非单人次的独角戏。我厌倦如今过节复制过来的消息和问候,不真诚先不论,有些人甚至连称呼和落款都懒得修改,这样的问候有无又有何意?不过是占据了空间一些内存而已。 梦飞在我给她写了文案广告后,非要寄东西以表谢意,我心绪瞬间无法宁静,再三拒绝,后来在她说明后才勉强接受,不过是顾客亲手制作的记事本。 我表示现在写作都在电脑上,很少用记事本,她表示歉意,说没想到自己跟不上时代了。我说此物可用以珍藏,再说写日记用得着,她这才感到满意,其实我对我的唐突表示愧疚。 即便是这些与我风风雨雨、挚诚挚亲之人,也已有多年不相见了。该变的人总要变,不变的人,即便相隔万里数年,他依然放你于心底,直到有一天忽然相遇,依然会大呼你的名字,叫你的绰号,称呼你为最好的朋友。 时间证明,我对朋友的选择和信任没有错,而时间也必将一如既往的继续延续我们的友情。这世界什么都不缺,缺少真诚;这世界什么都不怕,就怕猜忌。
                                                                                     【充实】
       值班到一点半下班,回到住处,房东将大门锁的严实,看来房间是回不去了。打电话借宿,除了两个关机外,其余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瞬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有一种今夜我不睡大街谁睡大街之感。 临行前,领导给了钥匙,无奈,回到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一夜。 本可以多睡会,这下全玩玩儿,又要开早会,又要跳舞。跳舞很多人刚来觉得极为尴尬,像木偶一样静立不动;我跳的难看,不雅观,但总算尝试着跟着跳,我觉得这样的尴尬总比站着不动那样好一些,站着不动引人注目,让人鄙视,凡事种种,习以为常就好,格格不入注定要孤单。 每天早上到下午,音响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许多人也鬼哭狼嚎的跟着唱,总是手机上认为不错的几首曲子。最近缺不觉得多么好听,反而因为酷热有些躁动不安。那些时不时出去抽烟吃早点买瓜果的,总会找机会偷偷懒,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写作是下班后的事,但偶尔上班无事可做时也写一点。一天忙碌不堪,但我并没有浪费时间,每一天,每一颗都过的充实踏实,这是任何时期都未有过的。
                                                                                       【火炉】
       西安今天高温38度,应了“四大火炉”之称,双目所到之处,烈日炎炎,大地“焦灼,”仿佛人间炼狱。 风扇卖力,却使不上力,无精打采的左右旋转,接触到的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先道一声怨气:“热死了!”女人短裙丝袜,男人赤裸上身,饮料喝了一瓶又一瓶,雪糕吃了一个又一个。哪里凉快往哪里钻,可怜无风相助,热的汗流浃背,呼吸变得急促,说不上两句话,便火冒三丈,显然燥热影响了心情。 领导钻进办公室,急忙安装了空调,再也不肯出来,即便是迫不得已,也是先探出半个头,热浪涌来,立刻关了房门,对着徐徐凉风狡狯一笑,暗自庆幸,如何一种欣喜,只有自己知道。 这样的天气,往往最头疼的是老百姓,没有舒适的空调间,却依旧得忙碌不停,歇着,就会饿着,所以一刻也不能停止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应该就是一年四季中最艰难的夏季。
                                                                                       【父亲节】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提高了对父亲节的认知,在网络泛滥的年代,对父亲的尊敬和爱从无从开口,快速通过网络传递开来,这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好事。 早就发表了几篇关于父亲的文字,所以就不想再多写,因为多则无意,只会是口号,对于父亲之爱放在心上,比到处宣扬给别人看更有意义。网上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现在的网络孝子最多,可惜父母不会上网。这话充满刻薄的讽刺,但又似乎无法让我们回避这个问题,从而静下心来不断反思:我们对于父亲究竟付出过多少,有无实际行动。写文章,说妄言谁都会,只要摆开架势,按按键盘,或者大笔一挥,万语千言便汹涌而来,但,父亲知道吗,能看到吗?

    作者简介:濮云,原名刘凯,陕西淳化诗词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檀香书苑总编、顾问;看书网、逐浪网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80后没有眼泪》、《清梦》,作品发表于《淳化快讯》《长风诗社》《西部文学》及红袖添香、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散文在线、诗词在线、逐浪网、看书网、西部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等报刊网站。

shiyideqixi 发表于 2016-6-22 23:21:58

喜欢这样的随笔,娓娓道来。

濮云 发表于 2016-6-22 23:36:23

shiyideqixi 发表于 2016-6-22 23:21
喜欢这样的随笔,娓娓道来。

谢谢老师!

梁北雁 发表于 2016-6-23 09:42:54

转瞬四年过去,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很多朋友也因为各种因素难以聚首。回到陕西,在西安最终稳定下来,距离我之前上班的地方仅一路之隔,小兵哥多次邀请我去他那里,却始终未能如愿。 最近才抽出一点时间,在休假那天晚上与侄子骑了电动车一起去了。本想买些东西,冥思苦想许久,觉得一切都似乎太过俗气,索性在街边买了一个西瓜,贸贸然的去了。 久别相逢,故人相聚,彼此刚一照面,便热情如旧,万语千言自五内涌来。我们谈古论今,纵横往来,谈笑风生。欢喜、欣慰、沮丧、茫然、憧憬,所有的一切都在讨论范围,从上古谈到如今,从文学谈到商业,从书法谈到摄影。我钦佩他的学识和才能,尊重他的人品和修养。 正如他所说,如今社会能找到一个可以尽情畅谈的朋友实在不多,因此出现了很多迷茫和失落者,这些人或许已经成功,又或许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但孤独落寞却如影随形,想找寻一点什么来充实内心,又仿佛无计可施,无处可寻。 挚友无数,知音难觅,时至今日,最大的憾事莫过于从来未能找到文学上的知音。

                                                                                          【随感】

       今夜事出突然,独自一人值班,下班时间未知,得看产品是否给面子。之前小兵哥打电话说是同嫂子车一起去任家寨聚聚,我说估计得半个小时以上,哪只竟需若干个半小时。 檀香社长彩云更是心急火燎的找我,原因是没有网络,正在编辑的文章无法写编按。因为我是总编,是唯一可进入的四个人之一,但我这个挂名总编却有力无处使,因为值班,实在帮不上忙,倍觉尴尬。 来中港已是第三个月,感受颇多,有些感受只能自知,不能书写,而有些却可随意即兴发挥,谁也无可奈何。 有些人是放在心里尊重的,他不需要耀武扬威,不需要狐假虎威,有这个能力,却无需以此寻求存在感。一个小官职,能够毫无架子的同时与同事保持默契,并赢来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重,这是我踏上社会以来唯一见到的一例。我相信,一个人的修养是与生俱来的,走怎样的路,面对什么样的人,他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低调为人,高调做事,这东西学不来,是内在潜藏的能量。威严和强权永远控制和征服不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真诚,乃至尊重。能力不是侃侃而谈,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淫威强权,这类人走不远,最多在戏台上翻两个跟头,然后下台。 书可以少念,或者不念,但后天的在外素养和内在修养一定要跟上,所谓厚积薄发。人都会进入一个误区,容易自高自大,容易自我肯定,这种来自欺欺人的存在感必将昙花一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结识的人中修养最高的那个,是你挑战的极限。

                                                                                        【知己】

       已记不清我究竟有多少朋友,大概还有很多很多。上学时给每个人起了“友号,”如“台友”、“缘友”等等,那时候只当是玩笑,但我却很认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称呼,在这个世界上,干这种事的人也只有我了吧?
08年最后一次收到肖轲写的书信,我很惊讶,如今信息四通八达,谁还写信。他回复我,传统的通讯方式,指代传统的友谊。我接受了,并写了许多回信,我相信真正的友情是一笔一划,一步一个脚印,经年累月共同维系的结果,而非单人次的独角戏。我厌倦如今过节复制过来的消息和问候,不真诚先不论,有些人甚至连称呼和落款都懒得修改,这样的问候有无又有何意?不过是占据了空间一些内存而已。
梦飞在我给她写了文案广告后,非要寄东西以表谢意,我心绪瞬间无法宁静,再三拒绝,后来在她说明后才勉强接受,不过是顾客亲手制作的记事本。
我表示现在写作都在电脑上,很少用记事本,她表示歉意,说没想到自己跟不上时代了。我说此物可用以珍藏,再说写日记用得着,她这才感到满意,其实我对我的唐突表示愧疚。
即便是这些与我风风雨雨、挚诚挚亲之人,也已有多年不相见了。该变的人总要变,不变的人,即便相隔万里数年,他依然放你于心底,直到有一天忽然相遇,依然会大呼你的名字,叫你的绰号,称呼你为最好的朋友。
时间证明,我对朋友的选择和信任没有错,而时间也必将一如既往的继续延续我们的友情。这世界什么都不缺,缺少真诚;这世界什么都不怕,就怕猜忌。

                                                                                     【充实】

       值班到一点半下班,回到住处,房东将大门锁的严实,看来房间是回不去了。打电话借宿,除了两个关机外,其余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瞬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有一种今夜我不睡大街谁睡大街之感。 临行前,领导给了钥匙,无奈,回到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一夜。 本可以多睡会,这下全玩玩儿,又要开早会,又要跳舞。跳舞很多人刚来觉得极为尴尬,像木偶一样静立不动;我跳的难看,不雅观,但总算尝试着跟着跳,我觉得这样的尴尬总比站着不动那样好一些,站着不动引人注目,让人鄙视,凡事种种,习以为常就好,格格不入注定要孤单。 每天早上到下午,音响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许多人也鬼哭狼嚎的跟着唱,总是手机上认为不错的几首曲子。最近缺不觉得多么好听,反而因为酷热有些躁动不安。那些时不时出去抽烟吃早点买瓜果的,总会找机会偷偷懒,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写作是下班后的事,但偶尔上班无事可做时也写一点。一天忙碌不堪,但我并没有浪费时间,每一天,每一颗都过的充实踏实,这是任何时期都未有过的。

                                                                                       【火炉】

       西安今天高温38度,应了“四大火炉”之称,双目所到之处,烈日炎炎,大地“焦灼,”仿佛人间炼狱。 风扇卖力,却使不上力,无精打采的左右旋转,接触到的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先道一声怨气:“热死了!”女人短裙丝袜,男人赤裸上身,饮料喝了一瓶又一瓶,雪糕吃了一个又一个。哪里凉快往哪里钻,可怜无风相助,热的汗流浃背,呼吸变得急促,说不上两句话,便火冒三丈,显然燥热影响了心情。 领导钻进办公室,急忙安装了空调,再也不肯出来,即便是迫不得已,也是先探出半个头,热浪涌来,立刻关了房门,对着徐徐凉风狡狯一笑,暗自庆幸,如何一种欣喜,只有自己知道。 这样的天气,往往最头疼的是老百姓,没有舒适的空调间,却依旧得忙碌不停,歇着,就会饿着,所以一刻也不能停止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应该就是一年四季中最艰难的夏季。

                                                                                       【父亲节】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提高了对父亲节的认知,在网络泛滥的年代,对父亲的尊敬和爱从无从开口,快速通过网络传递开来,这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好事。 早就发表了几篇关于父亲的文字,所以就不想再多写,因为多则无意,只会是口号,对于父亲之爱放在心上,比到处宣扬给别人看更有意义。网上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现在的网络孝子最多,可惜父母不会上网。这话充满刻薄的讽刺,但又似乎无法让我们回避这个问题,从而静下心来不断反思:我们对于父亲究竟付出过多少,有无实际行动。写文章,说妄言谁都会,只要摆开架势,按按键盘,或者大笔一挥,万语千言便汹涌而来,但,父亲知道吗,能看到吗?


    作者简介:濮云,原名刘凯,陕西淳化诗词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檀香书苑总编、顾问;看书网、逐浪网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80后没有眼泪》、《清梦》,作品发表于《淳化快讯》《长风诗社》《西部文学》及红袖添香、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散文在线、诗词在线、逐浪网、看书网、西部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等报刊网站。

梁北雁 发表于 2016-6-23 09:43:14

好文章。
有味道。
提议精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濮云随笔】未央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