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学孝德文化征文】【沚木散文】狼吃青草

[复制链接]
查看379 | 回复2 | 2016-6-25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微信朋友圈里有人传了一个小视频,是幼儿园的宝宝在家里做连线作业题,大概是在一道题目前迟疑了,这时在一边的母亲提醒说:“狼已经把羊吃了。”宝宝却说;“不吃。”母亲问:“为什么?”宝宝睁大眼睛看着母亲,想着,没有说话。母亲接着说:“快连上吧,刚才连得不对,把这狼和羊连上。狼已经把羊吃了。”宝宝犹豫着扭过头去看了看作业本,说:“狼爱吃青草。”母亲疑问“哦”了一声说:“狼不爱吃青草,就愿意吃羊。”宝宝哭丧着脸说:“狼吃青草。不吃羊,太疼了。”说“太疼了”的时候宝宝大声哭了起来,并边哭边反复地说:“羊太疼了”母亲问:“羊疼吗”宝宝说:“疼!”又继续哭着说:“羊乖呀!”宝宝的意思是那么乖,狼然怎么能吃它呢这时母亲只得妥协了说:“那狼不吃羊了,狼吃青草行了吧”宝宝说:“行。”就转过身去把线给把狼和青草给了。
       狼吃青草吗?不,狼不吃青草,狼就是要吃小羊,并且曾有乡谚说:“狼行千里吃人,狗行千里吃屎。”这是狼和狗的本性,动物身上有些本性的东西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在这个小视频里,为了迁就宝宝善良的愿望,母亲暂时放弃了真理,同意了宝宝狼吃青草的请求。一边是狼吃小羊的客观真理,一边是宝宝善良的愿望,很乖很疼的小羊不应该被狼吃掉。我相信那位年轻的母亲在做出最后的选择之前,她的心里是充满着矛盾的。
我相信没有多少人在看了这个视频以后,是把它当做一个笑料来相互转发的,大家会无一例外地从孩子“狼吃青草”的坚持中,从他天真可爱的固执上发现了人性的本真和善良,想到了自古以来人之初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执,并从孩子的说和哭中找到了人性本善的佐证,看到了人性向善的曙光,随即内心里会为之而感动和欢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或许真的如孟老夫子所说的那样人之善、人之“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是与生俱在的。但我们看社会现实怎么恶却是无处不在呢?非但如此,并且还正如司马迁所说:“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善与恶的结果出现这样巨大的反差,连司马迁也不禁感慨地说:“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所以我在为宝宝的善而感动和欢呼的同时产生了有一个担忧。孩子坚持认为狼应该吃青草而不是去吃小羊,或者拓展开来说,孩子认为狼应该和他一样知道羊是很乖的,吃它它会很疼的,所以狼应该有善心,应该有不忍人之心,应该改变自己的饮食嗜好转而去吃青草。这是孩子从善良的愿望出发而产生的理想期盼,他当然不知道这样理想的现实是完全不存在的,现实就是现实,从来就不是随着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宝宝总是要长大的,当宝宝长大了不再是宝宝的时候,他就会知道爱吃青草的是羊而不是狼,他就会和妈妈一样说“狼不爱吃青草,就愿意吃羊。”那么当长大了的宝宝,知道了这种科学的食物链和社会的弱肉强食的道理之后,他还会有那样用善来修正现实的勇气吗?还会有那样善良的愿望吗?换一个说法就是,他人性中善的本性会在残酷的现实中泯灭吗?甚至他会改善的本性而走上恶的畏途吗?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长大了的宝宝还一直坚持抱着这样善良的愿望不放,或者在主观上自作主张地对现实做着善良却是完全错误的修正,以求得善良心愿的平衡和满足,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判定他未来的人生命运将会失败得不堪设想。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也会为他不成熟的天真善良而感到痛心吧?这真是一个让我们难以走出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人生困境。
       善是我们需要坚守的,无处不在的恶和与恶俱来的利益却又在对善行成着挤压和恶的诱惑。怎么办?其实孟子也早已有了说法。他在与“性无善无不善”论者告子对话时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牛山上的树木原本是很美的,是乱砍滥伐和随意放牧才使它变得光秃秃的,一些人由善而变恶的道理也是这样,他们“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所激发出来的善与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后来之所以变得和禽兽相差不远,是因为“梏之反复”之故。
       善良是埋在人们心里的一颗种子,从宝宝坚持不让狼吃羊而让它去吃青草,可以看到这颗种子的存在并且已经发芽,但它会不会伴随着宝宝的成长而不断地生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就看能不能给它提供适宜的阳光、空气和雨露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6-25 2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赏佳作!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6-6-25 2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