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峰辉散文】回家的路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间,离家到榆林施工已一月有余。从更换第一组道岔的小心翼翼,到看见列车驶过时的自豪喜悦。从饭食不适引起的胃痉挛,到紫外线暴晒过留下的黑皮肤。从失信于妻儿暑期到昆明游玩的承诺,到他们电话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问候。每一天都在不断忙碌的工作中得到充实,又无奈的打发着寂寥的工余生活,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毛乌素沙漠的一棵面包柳,享受着阳光雨露的关怀,又迎接着风沙的侵袭和肆虐。
记得初来榆林的那一天,我透过车窗扫视陕北的那山那水时,我的心情开始沉重:这也是一方黄土坡啊,为什么我看不到它的凝重,它的沧桑,它的魅力呢?是我漠视了这片黄土坡,还是这片黄土坡冷落了我?刚来陕北的多少个夜晚,我一遍又一遍重复听着陕北民歌,《泪蛋蛋洒在沙蒿蒿上》、《赶牲灵》、《三十里铺》。 那最原始的歌词,最原始的乐曲,最原始的倾诉让我渐渐感受到了陕北地域的宽广和陕北人的简单豪爽与侠骨柔情。
施工期间,我曾无数次久久地凝视着黄土地上奋战在一线的工友脸庞,那里有平原,又有沟壑;那里写着饱经生活磨难的风霜,又透着北方汉子的坚毅与果敢;皮肤粗了又黑、黝了又糙,像历史轱辘碾过的车辙,刻着陕北沙漠时断时续的烽火台和胡杨树层层显露着的年轮……因了这样的工程人,才在陕北黄土大地的映衬下勾勒出了如此大美的画卷,原来他们都和黄土地一样的质朴、简单、柔情。一月以来,工友们承受着大漠风暴的剥蚀,却用激昂的臂膀和汗水,表达着铁路人豁达和超越。
14:25分,当讲机传来“提前5分钟销记开通,撤除停车防护”的声音时,我心中涌出一股暖流。最后一组道岔终于安全正点插入,标志着曹家伙场车站已由一个小站变成了12条股道的大站,西铁工程人在大漠留下了印记,也留下了骄傲,旧日的车站不复存在,西铁工程人即将离开这片撒满汗水和辛酸的陕北高原,带着些许眷恋和刻骨铭心的记忆,坐上火车,驶过自己新铺的铁路轨道,踏上回家的路。 劳动是美丽的。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幸福! 谢谢老师!铁路人的劳动更辛苦,也更光荣。 生活点滴最动人,欣赏了,问好您! 欣赏作家精彩文章。
祝你快乐。 翔鹰 发表于 2016-6-26 22:14
生活点滴最动人,欣赏了,问好您!
谢谢!问好老师。 梁北雁 发表于 2016-6-26 22:21
欣赏作家精彩文章。
祝你快乐。
谢谢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