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薄荷糖的记忆
本帖最后由 程贤富 于 2016-7-19 16:23 编辑街边有人高声叫卖,不经意地转头一瞧,原来是推销薄荷糖的。好些年没见过这糖了,不自觉地走过去,掰下一块,丢在嘴里,细细品味,还真是儿时的味道。犹豫一阵,抬腿走开。人生往往是事与愿违的。能吃的时候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身体却对糖类食物发出了抗拒的信号。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商店里只出售两种糖。一是火炮糖(水果糖),圆柱形,拇指粗细,形如火炮(鞭炮)而得名。二是薄荷糖。手帕大的方块,上面划满拇指头大小的格子,消费者购买几颗,营业员便掰下几颗。两种糖都是一分钱一颗。火炮糖甜如蜂蜜,融化缓慢,适合衔在嘴里慢慢品咂。薄荷糖呢,顾名思义,糖料中加适量薄荷制作而成。它初进嘴时凉幽幽的,凉意过后,逐渐透出甜味儿。它入口即化,虽然嘴里的糖很快没有了,但仍然满口清凉,让人回味无穷。
那时的气候,该冷的时候比现在冷,该热的时候也比现在热。一到三伏天,连桌子板凳也热得发烫,家里家外就像一个大蒸笼。只有薄荷糖放在嘴里,能感受到一丝凉意。有薄荷糖相伴的日子,也不是天天都有,整个伏天里能享受一次两次就算不错了。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狗趴在屋檐下,伸出长长的舌头喘粗气。父亲给我们每人发一分钱买薄荷糖消暑。心急的马上跑到商店里,高高兴兴地往回走时,钱没有了,薄荷糖也没有了。发给我的那一分硬币,始终舍不得花,捏在手里怕丢了,便把它衔在嘴里,用舌头顶着玩翻筋斗的游戏。一不注意和着口水吞下肚去了。有人说,硬币入胃是要死人的。也有人说,没关系,拉出来就好了。一连几天,每到内急时,便跑到野地里,拉完了就用小木棍扒开仔细寻找。直到又找回那枚硬币,洗净,换成美味的薄荷糖为止。
一次办家家时,发现洗衣的肥皂,划成小块儿,像极了薄荷糖。于是,学着大人的样子,每人掰一小块,放在嘴边假装吃得津津有味的。伯父家的一个小兄弟,以为真是薄荷糖,丢进嘴里大嚼,碱水刺得他一边呕吐,一边哇哇大叫着朝家里跑去。父亲问明了情况,吓唬我们说,肥皂能毒死人,死了人是要偿命的。第二天清早,从铺上一爬起来就往伯父家跑。伯父家大门紧闭,从门缝里盯进去,堂弟活鲜鲜的,正在穿衣起床,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在老家读书时,无论距学校多远,通通走读。上学时,同学们用麻绳织成的小网子,装上几根红苕作为午餐。大多数同学都卖了三两分钱,买美味的薄荷糖了。放晚学后,一个个腹中空空的,蔫头耷脑地行走在回家路上。
记得有一天,邻家的小伙伴在家里偷了个鸡蛋,计划卖了买薄荷糖吃。揣在衣兜里,怕挤烂了,在上学路上一直用手捂着。到学校时,蛋的表面已被搓得光光的,像一个未孵出小鸡的寡鸡蛋了。拿到街上没人要,他就把校长鸡窝里刚生的一个鲜蛋换了,卖给一位老师,然后买了薄荷糖。校长听见母鸡咯咯叫,跑去一看,鸡蛋却被人调了包。查出是那位邻家小伙伴干的。放晚学时,校长将全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让他上主席台亮了相。此后,他便得了个浑名:寡鸡蛋。每当他与别人产生纠纷时,只要叫一声寡鸡蛋,他的脸就羞得红红的,站在一旁无言语了。有时行走在回家的山路上,缺乏题材时,同伴们也爱拿这事取乐。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里的糖食琳琅满目,加工粗糙的薄荷糖,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我记忆深处,它仍是世上少有的美食。
甜蜜的往昔,学习,问好您!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里的糖食琳琅满目,加工粗糙的薄荷糖,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我记忆深处,它仍是世上少有的美食。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里的糖食琳琅满目,加工粗糙的薄荷糖,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我记忆深处,它仍是世上少有的美食。 甜蜜的糖果,甜蜜的回忆,学习佳作,问好您! 细腻的描写,推荐之首页共赏! 罗凤霜 发表于 2016-7-19 22:57
细腻的描写,推荐之首页共赏!
感谢编辑妹妹,问好,夏安。 翔鹰 发表于 2016-7-19 17:21
甜蜜的往昔,学习,问好您!
是的,往事都是甜蜜的。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