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诚随笔】读《哈姆雷特》有感
本帖最后由 迟诚 于 2016-7-25 16:12 编辑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哈姆雷特是备受争议的,每个人解读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哈姆雷特也是各有千秋的。 在我的眼中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充满矛盾的人物。看到父王刚去世未及两个月,自己的叔父就继承王位而且还和自己的母后登上了婚姻的殿堂,他是痛苦的,纠结的。一方面他深爱着自己的父王,为父王不甘心;一方面他又是深爱着自己的母后的,他不理解母后为什么要嫁给叔父,难道爱情在母后的眼里一文不值吗? 当父王的鬼魂告诉了哈姆雷特自己死亡的真相时,哈姆雷特痛不欲生,他多想拿起利剑马上将恶人处死替父报仇,但是他还是犹豫着,因为他想设计最完美复仇的方案,不想就这样草草的处死叔父。从这方面看哈姆雷特是睿智的充满智慧的,他暂时还没有让仇恨冲昏了头脑。 为了复仇哈姆雷特不惜放下自己的情感,他装疯卖傻的在宫廷里游荡,用疯言疯语伤害着他深爱的姑娘奥菲利亚。奥菲利亚她天生丽质,有着十分美丽的外表,同时她感情纯真、心地善良。哈姆雷特因为父王的死和母后的改嫁“发疯”时,对奥菲利亚进行咒骂,而纯真的她真的以为哈姆雷特骂她仅仅是因为他发疯了,因此痛心惋惜。而哈姆雷特完全没有想到他的发泄会造成这个少女的悲痛和绝望。奥菲利亚得知自己的父亲被深爱的哈姆雷特杀害后,她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自杀了。奥菲利亚是封建贵族少女的典型代表,她深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坚守封建主义道德,保守懦弱,以家庭为中心。她虽然爱慕哈姆雷特,但是在父亲和兄长的教唆下,她不敢和哈姆雷特接近,又在父兄影响下去接触哈姆雷特刺探消息。封建社会的道德和她受的封建教育思想使她对父亲和兄长绝对服从。而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的爱上表现出的不屑一顾,最终导致了奥菲利亚走向自杀的归途。哈姆雷特因母后改嫁后对爱情失去信心,充分表现了哈姆雷特在对待个人感情方面懦弱的一面,是让读者深深失望的表现。同时这也是莎士比亚高潮的艺术写作手法的表现,让人物在不断的思想斗争中心灵走向死亡,从而向世人赤裸裸的揭露出封建社会阶级的局限性。 虽然最后哈姆雷特还是亲手杀死了叔父,替父王报仇了,但是他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在最后的博弈时刻,哈姆雷特的做法是受人敬仰的,他的心里还是有臣民有国家的。我想如果哈姆雷特没有死亡,可以继承王位,他一定是一位贤德的君主。 哈姆雷特拉上了帷幕,但是他的看似悲剧的一生,留给我们世人的是新的思考。哈姆雷特是不幸的,同时他又是幸运的。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就是一幕极具震撼力的悲剧。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导致了最后的结局。文中的奥菲利娅是最让人同情的,她柔弱、沉静、腼腆又天真无邪。可她那脆弱的身心被爱和恨一起挤压着、煎熬着。她不幸、痛苦、无助,却都逆来顺受地忍受了它,最终还是迷失了自己,离开了自己。“生存还是毁灭?是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个我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的事情,只是哈姆雷特选择了后者,承担起了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 亲爱的读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倘若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是去面对它,还是选择逃避?我想这是《哈姆雷特》带给我们的思考。《哈姆雷特》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困难,没有人解决不了的,除了死亡,所以我们要学会面对。如果在死亡面前,能够勇敢的接受挑战,你就是最高贵的勇者。所以,不论在什么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都应该勇敢面对,接受挑战。
作者简介:迟诚,原名迟明红,职业会计,文学爱好者,酷爱读书,喜欢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中平凡人的故事,以文会友,真诚待人。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哈姆雷特是备受争议的,每个人解读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哈姆雷特也是各有千秋的。 作者心思细腻,思维独特,看一本书总能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加油! 欣赏、问好 李劲松 发表于 2016-7-26 08:39
欣赏、问好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邓仲祥 发表于 2016-7-25 18:03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哈姆雷特是备受争议的,每个人解读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哈姆雷特也 ...
感谢老师鼓励,向您问好! 濮云 发表于 2016-7-25 21:45
作者心思细腻,思维独特,看一本书总能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加油!
谢谢濮云鼓励!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