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云彩散文】农民诗人王老九
“八百里秦川一铲平,山青北秀有名声。一声春雷天地动,风吹云散太阳红。多少鲤鱼变活龙,能人多过满天星。”这是王老九的叙事长诗《王保京》的开头几句,充满了激情和豪迈。
王老九何许人也?
他的大名对现在的年轻人人有些陌生,但在五六十年代,他绝对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五次进京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王老九(1894.2.23—1969.2.14),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相桥镇北王村人。在十六岁那年免强念了一年书就去杂货铺当相公娃,一年后又回家种地。他官名叫王建禄,因为家贫这个名字没叫出去,因他在家族同辈里排行老九,大家便叫他王老九。
王老九从小就爱看秦腔戏,记性好,听上二三次就能把戏词记得滚瓜烂熟,三十二岁他开始编快板,这一编就是三四十年。他看到恶霸地主在相桥镇上开设烟馆赌场,专门设法陷害穷人,放高利贷,逼得穷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他就编了《洋烟歌》、《打麻将》来揭露恶霸的罪行并告诫穷人不要上当受骗。后来他又编了揭露军阀恶势力的《跑郭坚》。1936年冬,蒋介石在临潼山被捉后,他非常高兴,构思了三天编成了叙事长诗《张杨捉蒋临潼山》。
他的快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乡亲们都非常乐意听,平日里要是谁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说上几段快乐,图个吉利热闹,他也是有求必应。有一次,相桥镇的大恶霸秦颂丞要给儿子过满月,就派狗腿子叫王老九在过事的那天去说快板,他表面答应但心里却十分不悦意。过事那天他就谎称肚子疼去不了,从此,秦颂丞就给他记下了仇。民国十八年谨,秦颂丞派狗腿子抢走了他仅有的七斗粮食和四个包袱的衣服,并放枪打伤了他。1946年,胡宗南任命秦颂丞为渭北“剿匪”总司令,秦颂丞更是没了王法,不可一世。这一年轮到王老九当粮务甲长,他面情软又没势力,一些人就拒不交粮,完不成任务,不由分说,秦颂丞的狗腿子就将他一顿痛打。他把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都编成快板并窂记在心,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家人说说以解心头之恨。
“苦水吐尽把泪擦”,1949年临潼解放,在批斗恶霸地主秦世俭的大会上,王老九把从前编的那些揭露秦家叔侄的快板一古脑的说了出来。坐在台上的临潼县委书记董世峰听了十分高兴,让王老九会后到相桥区上,将他的快板抄录下来,一个礼拜后,《群众日报》发表了一首《秦颂丞画像》,署名王老九,这是他发表的第一首诗。
1950年10月12日,秦颂丞被解放军从汉中押解到相桥,开了渭北十二镇的公审大会,将秦颂丞和他的侄子秦世发狗腿子李振帮一同枪葬在南门外的城壕沿。会后,《群众日报》记者让王老九把会场情况编一个快板,因王老九不会写字,于是由王老九说记者记录,编成了四十多句的《肚里除了大疙瘩》,三天后此诗发表在《群众日报》。王老九一下子出了名,他的快板一篇接一篇的发表,人们送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农民诗人”。王老九清楚的知道,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他的很高的荣誉和很大的信任。事实证明,王老九没有辜负和玷污这种荣誉和信任。为了搞好创作,他以58岁的高龄开始学识字写字,每晚爬在炕沿子上写二三百个字,半年后基本上能读能写了。
1951年,他受邀参加了西北文代会,并参观了一些文艺机关并结识了一些文艺界的朋友,受益匪浅。回家后,他根据一路的所见所闻写了《进西安》,后来在陕西省文艺创作会上还被评为一等奖。1951年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习仲勋给王继洲(王老九的儿子)回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继洲同志:来信及你父亲的诗集都看到了。你父亲的诗作,因为反映了生活的实际,代表了人民的而主要是农民的心愿,通俗易懂,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读乐闻,亦为多数文艺工作者所爱戴;这是他的创作成功的地方。希望他努力学习文化,更加提高写作能力。此致敬礼。习仲勋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从1953年9月他第一次进京参加全国文代会到196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他一共五次进京、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成为他一生的传奇和美谈。参加第二次文代会期间,在颐和园里举办的赛诗会上,王老九当场写了一首诗并念给郭沫若,“郭老人老心不老,写诗更比李白高。日日夜夜我想见,胡子盼白也见不到。今日相会颐和园,我心里喜得像蛤蟆跳。希望老兄手托我,同往共产主义跑!”郭沬若听了直拍手,说“好诗,真正好!”
为了写的真实感人,他三下礼泉烽火大队,实地釆访,三易其稿写出了有名的长诗《王保京》。他还到富平指导群众诗歌活动,去河南参观,还去学校作创作报告,他还撰写了多篇文艺论文。他生命不息、创作不息,在去世前他赶写完了自传体长诗《泪悔波涛》。他一生共创作了三百多首诗,先后出版了《王老九进西安》、《进西安》、《王老九的诗》、《王老九诗选》等多部诗集。他的多部诗集还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他曾被选为并担任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中苏友好协会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王老九的诗多为叙事诗,少部分是揭露和鞭挞旧社会,大部分是歌颂党和新社会、新生活的。他喜欢秦腔、民歌﹐熟悉民间故事﹑传说﹑谚语﹑谜语﹑对联﹐善于从中汲取养料。他的诗富有生活气息。在表现上通俗﹑生动﹑活泼﹑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繁缛的用典,就是口语白话,风趣幽默,是农民用农民的方式歌唱农民的心声,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风不正是当下最需要的吗?
王老九,可以说是陕西当代农民诗歌的奠基人。当年,受王老九诗歌创作影响的农民诗人有长安的庞惠农、蓝田的张凤翔、户县的李强华,以及贺丙丁、周维新、刘玉明、穆志远、何成海,祈守业、李登峰、谢懋功等,还有辽宁的霍满生、青海的韩友鹿、安徽的殷光兰、湖南的刘勇、河北的刘章等,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农民诗歌创作流派。有人把这个流派叫作“庄稼汉诗派”,王老九是“庄稼汉诗派”的创始人,是新中国农民诗歌创作的开拓者。
王老九去世己有四十七年了,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临潼的王老九诗社并没有解散,社刊《庄稼汉》仍在出刊。一些报刊和媒体时不时的还会提起他和他的诗作,许多老人至今还能说唱他的诗句,做为一个农民诗人,我想这就足够了!
王向前,网名唱歌的云彩。生于渭南现居西安阎良,现为西安市阎良区作协会员。乡村医生,爱好写作,作品多发于网络,偶发在报纸。
王老九,可以说是陕西当代农民诗歌的奠基人。当年,受王老九诗歌创作影响的农民诗人有长安的庞惠农、蓝田的张凤翔、户县的李强华,以及贺丙丁、周维新、刘玉明、穆志远、何成海,祈守业、李登峰、谢懋功等,还有辽宁的霍满生、青海的韩友鹿、安徽的殷光兰、湖南的刘勇、河北的刘章等,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农民诗歌创作流派。有人把这个流派叫作“庄稼汉诗派”,王老九是“庄稼汉诗派”的创始人,是新中国农民诗歌创作的开拓者。 王老九的诗多为叙事诗,少部分是揭露和鞭挞旧社会,大部分是歌颂党和新社会、新生活的。他喜欢秦腔、民歌﹐熟悉民间故事﹑传说﹑谚语﹑谜语﹑对联﹐善于从中汲取养料。他的诗富有生活气息。在表现上通俗﹑生动﹑活泼﹑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繁缛的用典,就是口语白话,风趣幽默,是农民用农民的方式歌唱农民的心声,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风不正是当下最需要的吗? 学习佳作,问候老师。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724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王老九诗选在初中就拜读过,云彩老师的散文让人感觉很亲切。 陶然国 发表于 2016-7-29 21:12
王老九诗选在初中就拜读过,云彩老师的散文让人感觉很亲切。
多谢老师提读。王老九离我十来里路,一提到他许多的老人都能说出一串串关于他的故事,这个老汉不简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