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发表于 2016-9-2 11:09:05

【李建平散文】农家嫂子(九)

农家嫂子(九)  我在家排行老大,又是独男,注定这一生是没有亲嫂子的。可是下乡之后,生活在农村,我又平空里得到了许多嫂子,给下乡的苦闷生活带来了许多色彩和帮助,有些嫂子的形象,至今记忆犹新。下乡时,虽说我们知青年龄比较小,(十五、六岁)可我们辈份挺大,农村的老大爷都称呼我们知青,“老杜、老何",但把我始终叫名字,我总是老不起来,村里八、九岁的小孩更是把我们知青们叫叔叔阿姨,我们这些嘴上还没长毛,见了警察就叫“警察叔叔”的毛孩子,突然间也成了叔叔了,刚开始还不好意思,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我们知青对村里上了年纪的或中年男子我们统统叫哥,叫爷的都很少,这样一来,农村妇女我们几乎全部叫嫂,张嫂、秦嫂、大嫂、二嫂、翠嫂、莲嫂等等。我们知青住的窑洞上边的崖边,有一大户四个兄弟,我们知青和大哥程金玉(大队支书);二哥程金怀(小学教员);三哥程金贵(高中毕业返乡,农村少有的文化人);四哥程金锁(农民,后招工到耀县农机厂),他们的老婆我们叫大嫂、二嫂,后来三哥、四哥娶了老婆,我们又叫三嫂、四嫂。

  农村中的嫂子们对我们知青很好,看到这还是个娃们一样的知青,生活起居还无法自理,便经常指导帮助我们做饭及生活中的一些难事,她们和女同学更是亲热的不得了,也挺稀罕女同学的服饰穿戴,对女同学的小胸衣和月经带更是惊讶,因为她们可能从来就没有用过这些东西。农村妇女是不穿胸衣和短裤衩的,更没有用过月经带,经期里用棉花垫垫,照样干农活,这在城市妇女中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当时落后的农村,她们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过来的。

  农村的嫂子们还是一群乐天派,整天嘻嘻哈哈地笑声不断,她们的劳动强度应该说是很大的了,除了下地干活,还要带娃做饭,洗衣缝补,喂猪、喂羊、喂鸡等等忙个不停,而且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她们也把自已收拾的干净利索,竟管粗布衣裤还多有补丁,但这也遮挡不住她们天性的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记得我们在农村自己做饭,经常忘了留发面酵头,这时,知青不论是谁,会跑到任何一个嫂子家很快要来一块“酵面”,用酵面和面才可以发面蒸馒头和饹饼。不过,这“酵面”是要多还一点的,这是“发”的东西,农村讲究还回来的大一点,她们家就能发。嫂子们经常到我们知青点来串门,指导我们浆洗缝补,教我们腌菜做饭,尤其教我们做那诱人的花椒叶锅盔,给我们送些浆水菜和嫩绿的花椒叶,将花椒叶洗净切碎,揉在发面里,擀成厚饼,放到锅里,小火绕着,十八印大锅就饹这么一个大锅盔,翻过锅盔,细纤子扎些小眼,还不时告诫火不能大,心不能急,不然,锅盔外面糊了,里面还没熟。在嫂子们的指导下,我们的“瞪眼锅盔"(指瞪着眼看十公分厚的锅盔无法下口)终于出锅了,大刀一剁,嗵嗵几块,狼呑虎咽,那个香呵…

  和嫂子们一起干农活也是件愉悦和小心的亊情,她们边干活边说着家长里短的事,有时说到关键处,相互压低了嗓门,不让男人听见,紧接着“轰"的一片银铃般的大笑声,我虽然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笑什么,但从她们瞟过来的眼神和那有点淫荡的笑声里,感觉到肯定和男女之亊有关,农村有句顺口溜,我们听了都非常吃惊,但他们说起来好象又很随意,“男人不说X,日头不落西。女人不说X,饭菜做不熟”。

  在农村山区里劳动干活,想大小便是没有厕所的,野地里背个人转个弯,或到草丛后面都可以解决,男人很方便。嫂子们每次大小解时,刚蹲下,一块干活的男人就故意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狼就在草后面蹲着呢。”这一喊,大家停下手里的活,眼光齐刷刷地朝那看去,那嫂子也不知方便完了没有,提着裤子红着脸骂了起来,(并不是真生气的骂)“贼日嗐的,饿让你皮干,小心把你的蛋给掐碎咧”,男人们则笑着叫着,“饿看到勾蛋子咧",“饿看到茅草大湾咧”,更有小伙子边说边唱起来,“嫂子嫂子勾蛋子,兄弟兄弟一半子”。笑声喊声此起彼伏,嫂子们和小伙男人们由文斗到武斗,由动嘴到动手,你抓她一把,她摸你一下,有的甚至在地里搂抱翻滚起来。我们村里的张老汉和李舵老汉是这方面开玩笑的能手,他们说逗功夫好,动手更胆大,他们俩能把对方的老婆又搂又抱,最后压在地上,骑在嫂子身上,还要亲嘴,两位嫂子被压在下面,只见双手乱挥舞,不见两只拳落下,一边蹬腿一边喊叫,“你个贼日嗐的死鬼,又来老娘身子上骚情,你个欠下债的嗐怂哟"。农村的嫂子真是开得起玩笑,农村的男人也真是大度的可以,此情此景,我们知青在电影和小说里都从未见到过。

  更有甚者,干农活碰上男少妇女多的时候,这男的一定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就这,也避免不了嫂子们的挑逗和捉弄。或者,你小伙就注定“孙猴子跑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嫂子们问这问那,直问到床上之交、欢弟之事,小伙稍有对答不恭,嫂子们倒象是性饥渴的“男人们”,一哄而上。俗话说的好,“好汉难敌四只手”,更何况这么多嫂子,这么多双手,把小伙三下五除二就按到了地里,抓的抓,摸的摸,解的解,脱的脱,农村人男男女女都只穿一条裤子,嫂子们也真够可以的,三两下就解掉了小伙的裤绳,脱掉了小伙的裤子,把裤子挑到锄头上高高地举着,小伙则捂着下身见嫂子就求饶,众嫂子们打打他的屁股,掐掐他的腿,就是裤子不会给。最后,小伙只能自己光着屁股高举双手跳着抢自己的裤子,当晃来晃去的“圣根”完全暴露时,又引得嫂子们滿意地轰笑。小伙子一边穿裤子一边恨恨地说道,“你们等着,小心找活,我也要把你们的裤子扒咧。"你说啥,你这碎怂还没玩够,还想耍一耍。"“你这货,抓住叫爷,放了乱蹩"。小伙子看嫂子们又围上来咧,直说,“不敢咧,不敢咧”。随着嫂子们滿足狂野的笑声,一天劳作的疲惫不堪早已跑的不见踪影了。每当想起当年心惊肉跳的过份之亊,不由得让我对农村嫂子们的大胆直率肃然起敬,看似有点下作的事情,让她们干得倒是人性直白的洒脱。嫂子们在山区吃苦耐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千年封建文化的桎梏,那被压抑的心灵,有时也会放肆地释放出来。

  农村有句话,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指的是男人挣钱,女人管钱和攒钱。我下乡的时候,好象没有任何挣钱的渠道和来源,男人只是挣的工分比女人多一些,一年累到头还是见不到钱,每个农户都欠生产队上的,这日子的好坏,全靠嫂子们的勤俭持家,嫂子们手上的一点钱,也是卖鸡、卖蛋、卖猪、卖羊、卖柴换来的,那时卖个东西也得悄悄的,否则,会被认为资本主义尾巴没割净。嫂子们戏说,“鸡屁股银行”,家里养鸡下蛋,鸡蛋是不能随便吃的,鸡蛋要交到购销社换点钱,买点盐、煤油等生活必须品。嫂子们还有一个特点,下工时,男人们扛着农具朝回走,她们提着篮子在山上转悠,一会儿,篮子就象聚宝盆一样,里面装着野蒜、野姜、野菜、野韭菜等等,也不知她们啥时候弄的,在哪弄的,这本亊可非一日之功。回到家里,嫂子们生火、和面、做饭等家务亊又全是她们来干,碰到男人不在,她们自己还要下河边挑水,因下河之路必经我们知青点,每当这时,我们仨个男知青都会帮嫂子们去挑水,让嫂子们歇一歇,和女知青拉一拉,水挑回去,嫂子们总是送这送那的报以感激。

  农村的嫂子,亲亲地嫂子,她们的一生相夫教子、黙黙无闻,出了十里八里就没人知道她们,但她们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这贪穷的山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春还未展开,就早早嫁入未曾谋面的男人家,生儿育女,操劳家务,和男人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承受着历史本不应让她们承载的重轭,直到老去,直到生命的终结。

  不幸的亊情发生了,我们的二嫂生病了,二嫂是村里皮肤最白的女人,她如果生活在城市,她的生命将灿烂的多。她洁白的肤色传给了她的两个男孩,这在山区里的确不常见,二嫂也是村里面能开玩笑的女人之一,也是村里男人们喜欢挑逗的对象,人缘特别好。二嫂对我们知青也特别亲,以至我们有时集体到她家吃,道谢她时,她反而不好意思,说道:“这有啥吗,谁还没有个三长两短的日子,等你们回了城,能回来看看二嫂就行了。”这不巧,二嫂头开始疼了,扛了几天还不见好转,农村人生病大部份都靠硬扛,当时赤脚医生都走不到我们村里。二嫂头疼的扛不住了,我们帮忙把她抬到小丘镇卫生院,路上她还喃喃细语地说不去看,怕花钱。到了卫生院,大夫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我们又不知所措地抬回了没了气的二嫂,年仅三十岁的二嫂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突然地走了,得的病是脑膜炎。

  我和李老汉把二嫂放进了棺材,二嫂身边塞滿了纸包的草木灰。一声起驾,我们四人抬棺向四亩圪塔山梁走去,一路过河上山不能停歇,棺木重,路又窄,知青中抬棺就我一个,这也是与二哥关系好的一种体现,等抬到山上挖好的墓地时,我的肩膀再一次压的血肉模糊了。滚木把棺材送进墓穴,封好墓,堆了土,烧了纸,这才完了事,好象没什么人哭,我也好象人的思想还转不过弯来,漠然地跟着大家。回村后,二哥金怀张罗着大家吃饭,虽然有肉,但我无论怎样也吃不下去了…

  几十年以后,我回村两次,见到过几位当年的嫂子,她们也都到了耄耋之年,依稀中,还能认出我,我却拉着她们苍老的手潸然泪下…

李建平
   河北,湖北人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老三届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并创建陕西建筑能源专业委员会,担任学会主任,并曾任《陕西建筑设计》、《建筑能源》内部刊物总编,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并编写有《浮云朵朵》、《思念妈妈》等,工作之余写作散文、诗歌、随笔、评论等,文章见于《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法制周报》等刊物,对历史的追忆,对灵魂的注解,让老知青又用文章诠释演绎一曲悲壮的歌。

邓仲祥 发表于 2016-9-2 12:31:07

 农村的嫂子们还是一群乐天派,整天嘻嘻哈哈地笑声不断,她们的劳动强度应该说是很大的了,除了下地干活,还要带娃做饭,洗衣缝补,喂猪、喂羊、喂鸡等等忙个不停,而且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她们也把自已收拾的干净利索,竟管粗布衣裤还多有补丁,但这也遮挡不住她们天性的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李建平 发表于 2016-9-2 14:29:41

感谢邓老师的关注,向你问好!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6-9-2 14:46:09


翔鹰 发表于 2016-9-2 23:06:47

学习情感朴实的篇章,问好您!

李建平 发表于 2016-9-3 07:33:55

回翔鹰,每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人心灵的撞击又不同,感谢你关注,问好!

罗凤霜 发表于 2016-9-3 10:18:43


学习情感朴实、文笔流畅的篇章,问好老师您!

李建平 发表于 2016-9-3 20:48:38

回罗风霜,其实时间紧了些,我第一次接受逝去的熟悉的人。心中很难承受,但文章没写出来,还要细心挖掘。谢谢关注,向你问好!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9-5 09:10:23

学习佳作,问候老师。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9-5 09:19:01

学习佳作,问候老师。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9-5 09:58:01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762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李建平 发表于 2016-9-7 10:49:45

农村的嫂子竟管生活给予她们以重轭,可天性的达观和随和让她们对这不公的命运却报以欢歌。向朋友们问好!

刘蓉 发表于 2016-9-7 10:58:27

昔日的嫂子,苦难中背负着重轭的嫂子,生活给你们太多的磨练,可你们以冲天的微笑报以欢歌!拜读欣赏,问候老师!期待下篇…

叩心弦 发表于 2016-9-7 12:48:38

拜读老师佳作,难以忘却的回忆。祝快乐。

李建平 发表于 2016-9-8 08:36:22

谢关注,叩心弦,心情在回忆的思海里浸来荡去,时而悲痛,时儿欢歌。祝你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建平散文】农家嫂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