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庭散文)《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他曾是一个为官者,官至副县。但从来不像有的官员那么官僚,那么有官架子;更多的时候,他倒像是个文人,一个学者,浑身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他一向礼贤下士,文质彬彬,与大宁的教育和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常常心系之,魂牵之,不时有相关研究文章见诸于报刊之端。不少认识他的人,都赞他为人正派,随和,厚道,是个好官。现在他退居二线了,仍全身心致力于全县的文化事业。他,便是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张九锁。 说到他,那也算是我的老领导、老上级。那几年,他还在县政府任副县长的时候,我就在政府办公室任秘书,与他共事几年,对他的为人甚为钦佩。 他生得高大英俊,浓眉大眼,可谓一个仪表堂堂的美男子。虽身为县官,但见了谁都没有架子,啥时都是客客气气,笑眉笑眼;同事、下属与之好共事,百姓、外人与之好接近。为官有政绩,为人有好缘。 他阅历丰富,历任过教师、工人,当过厂长、省人大代表,后来到县人大担任了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但不论在哪,干什么工作。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念好什么经。他的多半生心血都倾注在家乡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上,既当挂帅的领头羊,又当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早在县政府任副县长时,他就分管着科教文卫工作,与文化事业结了深缘。经常深入基层农村、学校,搞调研,摸情况。曾领导制定了《大宁县教育强县发展规划》,出版过10余万字的指导全县教育工作的论著——《教育情结》一书,完成了“普九”达标工作,使全县高考和中考成绩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旅游文化方面,他带领制定了《二郎山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仙子旅游文化景区建设规划》,完成了黄河仙子祠的修建,推动了全县旅游文化事业发展。 前几年,他退居二线,在县政协担任副主席一职,仍兢兢业业,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在政协分管文史信息工作间,他带领一班人,克难攻坚连续奋战,先后收集、整理、出版了6辑近100多万字的《大宁文史》资料,填补了多年来大宁文史资料存在的空白,受到上级政协部门、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随后,他创办了大宁三晋文化研究会,成为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研究会成立后,他团结带领老中青会员,组织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他说,大宁三晋文化研究会,就是围绕“打造黄河仙子文化”这一主线,以繁荣大宁文化,服务大宁经济为目标的。按照这一目标,近几年来,学会发展会员40多名,创刊了《大宁文化》会刊,先后编辑、出版会刊二十几期,发表会员作品200余篇;召开了几次大规模的研讨会,安排部署《黄河仙子研究》一书的整理、出版工作,征集有关创作作品100余篇,近20万字的《黄河仙子研究》专著已经面世,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城北有处历史文化遗迹——浮图结,为了挖掘、开发这一历史文化遗址,他带领部分会员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结集出版了3万余字的《浮图结研究》专刊,引起省、市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他还身先士卒,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出版了5万余字的专著《黄河仙子初探》,撰写各类研究文章20余篇.。 近两年,他卸任了政协副主席的职务后,便把全部精力投身到大宁的文化建设及黄河仙子文化的发展上,不遗余力为之奔走呼号,专心做研究会的事。同时他也虚怀若谷,甘为人梯,精心呵护培养着各类文化人才。在他的身边,凝聚了许多有识之士,大宁的文化人才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正如他所说,大宁虽小,但我相信,只要有了队伍,有了平台,有了氛围,自然会带动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让大宁文化繁荣起来,也许就是他多年的夙愿。
高山巍巍,人皆敬之!九锁会长在我心中就像一座魏巍高山,时常让我仰慕敬畏。 简介)曹金庭,笔名,温暖,男,1962年10月生,山西省大宁县人,县直机关工作。爱好文学、书法、旅游,曾在省报做过编辑记者,在县市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
感谢老师鼓励!问好! 赏读佳作,问候师友!福临福随! 提上精华之作,问好您!祝福 感谢殷传道老师。感谢版主翔鹰老师!祝编安! 高山巍巍,人皆敬之 谢谢文友关爱!问好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