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 发表于 2016-10-20 09:53:43

【一蓑烟雨散文】最忆是舟城

        由洛阳往西约三十公里,便到了美丽的宜阳县城,由于其南依雄伟峻峭的锦屏山,北临古老美丽的洛河水,而洛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在流经县城时分成两股,一南一北,把县城团团包围,到下游重又汇在一处,使得整个县城象浮在水中的一叶扁舟,于是便有了“舟城”之名。我就是在这个“舟城”中,飘飘悠悠,飘飘悠悠,度过了三年的读书生活。
  诚然,一个城市如果有了山的点缀,就多了一种含蓄,一种韵味。倘若,一个城市少了水的滋润,就会显得少了一些灵气,一些妩媚。而“舟城”则二者兼具,这也正是它的魅人之处。
  山,当然是锦屏山,山名为当年武则天所题。顾名思义,锦屏山确实如一扇屏风,点缀在宜阳县城的南面。时光如流,四季轮回,这扇屏风也随着季节变迁,时常变幻着颜色。初春三月,和风送暖,草木萌生,万物复苏,到处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一层浅绿;到了夏季,满山已是一汪深碧,青翠欲滴,远远看去,陡然觉得一身凉意;夏去秋至,锦屏山又换了另一种景致,碧云天,黄叶地,夕阳里更增添了无穷的诗意;可到了冬季,北风吹起,漫天的大雪掩盖了大地,锦屏山也仿佛在无边的寒夜里,沉沉睡去。
  那时的我,就喜欢坐在教室里,隔着窗户,远望锦屏山,从中找到了无尽的乐趣。西北风呼呼刮过,东南风又悠悠吹来,时而是春雨霏霏,继而是秋叶簌簌。静坐在教室里,真如坐在一叶扁舟,恍恍然,仿佛庄生醒自一场悠远的大梦,若有所思,却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
    苦坐静观自然是一种情趣,登山游览则是别一番情怀。我和三五个同学,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沿着逶迤如蛇的山路向上爬去。山其实并不算甚高,却很陡峭,山间绝少有路,要靠我们自己开拓向前。一路上我们相互搀扶着,亦步亦趋,气喘如牛,脸上身上全被汗水浸透。
  介甫先生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们自然不甘居于人后,况路上的景象,足以让我们忘记了登山的辛苦情状。一路走来,到处是争奇斗艳的野花,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如雪,紫的如雾,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其间,自不必说蜂飞蝶舞,忙的那叫不亦乐乎。我们不由得驻足观望,几乎忘了前面更为艰难的路。
  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然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一个小时后我们成了锦屏山新的峰巅。登高临远,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顶端,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你看,平时那些感觉高不可攀的大楼,如今正匍匐在足前,本来宽阔的洛河水,竟然变成了一条白练。眼下它正自西向东,婀娜婉转,把眼下这个“舟城”装扮得极富美感。再看山下的县城,竟然正如小舟一般,在洛河的怀抱里飘摇。其间一只白色的鸟在洛水上空盘旋,渐渐越飞越远,终于消失在一片苍茫水云间。回首望去,锦屏山后依然是一片荒山,更远处,却是一抹更高的山横在天边。突然,一两声唢呐随风传入耳畔,循声望去,只见身后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伙迎亲的队伍,时隐时现,那顶红色的轿子在黄土地的背景下分外抢眼。唢呐声一会儿近,一会儿远,一会儿温柔缠绵,一会儿高亢庄严,让人无端地生出许多感慨来。是啊!千百年间,无论是哪一块贫瘠的土地,无论它是多么的荒芜偏远,只要有了人的出现,那里的一切必将改观,人生的悲喜剧也将会在那里隆重上演。
  山顶有一些残缺的石碑,不知何时所传,字迹已经模糊不堪,无法加以判断。山的正中间,一些类似城墙的断壁残垣,听老人们说,解放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几场激烈的鏖战呢!后来,我们又来到一个叫做狼嘴峰的地方,确很险峻,那是一块形似狼嘴的山峰,突出山外,望之就觉得一阵晕眩,更别说亲临其间。但我们不想留下遗憾,沿着唯一的险径,进入狼嘴中。只见正中一块大石,足够三五个人围坐聊天,果真是一个天然的绝妙景观。
  将要下山时,山上竟然起了雾,越来越大,越来越浓,远处的山,远处的树,以及山下的城市渐渐模糊,终至无法看见。近处的花儿也仿佛害羞了一般,撩起一缕轻纱,欲遮还掩,我真正体会到“雾失楼台”的意境。我们眼前,到处是白茫茫一片,让人联想到混沌初开,太初万年,竟然不知今日是何世,又因何居其间!      舟城的美当然也少不了水,到了夏天,您最好还是去水边。课余时间,我们常常信步来到洛水河畔,遥想当年,曹植曹子建,一篇《洛神赋》,让洛水一时声闻天地间,不过文中所述,决无半句溢美之言,洛河的美,确实让古人今贤,舞文弄墨,流连忘返。
  洛水河畔,高高的白杨树林,浓荫匝地,绿茵茵的草坪,如梦如烟。每到夏天,无处消夏的人们,不约而同来到水边漫步游玩,晚风吹拂下,心情怡然。再看河面上,一桥飞架南北,如长虹卧波,连接着“舟城”和外面的世界。夕阳西下,天边烧起了五彩的晚霞,映在水中,顿时染红了半条河面,大概是洛水女神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吧!此时再看锦屏山,一带深碧,犹如待字闺中的女子肃然静立,迟暮的炊烟升起,连成一条白色的轻纱,缭绕在在半山腰,使她尽显妖娆妩媚的本色。
  洛河水流清澈,水底的石头五彩斑斓,杂然横陈,纤毫毕现。有时还能看到小鱼小蟹优游自在,乐然陶然。这样的清流有谁能忍住不濯足其中,感受那份特有的清凉呢!每当这时,我们常常会把学校三令五申禁止游泳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宽衣解带,进入水中,水并不算深,刚刚没腰,潜入水中,顿觉心旷神怡,一身清爽。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仰泳,四肢舒展,素面朝天。看,天空中风起云涌,随意变幻;听,水流潺潺,鸟鸣婉转;闻,花草的芳香在弥漫;感,身下水流的温柔缠绵。那种欢乐,那种惬意,让我从此不再羡慕天上的神仙。
  然而“舟城”三年,时光如流水一般轻轻划过指间。不知何日能再回“舟城”,再次徜徉于碧水青山之间,洗掉这一身的风尘?然世事难料,归梦如烟……作者简介:一蓑烟雨,本名:马英哲,男,河南洛阳人 ,现居住在郑州。从小热爱文学,2004年开始在网上发表作品,至今百余篇,曾担任过文学网站编辑,在《三门峡日报》发表过几篇文章,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要走的路还很长。

叶枫 发表于 2016-10-20 10:32:32

文字行云流水,饱含情意,像老师学习,问好。

一蓑烟雨 发表于 2016-10-20 16:34:46

谢谢您临帖并点评,祝安好!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6-10-20 16:47:20


一蓑烟雨 发表于 2016-10-20 18:34:11

谢谢老师鼓励!问候编辑老师!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10-20 21:18:06

本帖最后由 刘雪儿 于 2016-10-20 21:19 编辑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806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一蓑烟雨 发表于 2016-10-20 21:24:07

谢谢刘老师,您辛苦了!问好!

温暖 发表于 2016-10-20 21:29:26

拜读佳作,问候文友!

一蓑烟雨 发表于 2016-10-21 09:47:21

温暖 发表于 2016-10-20 21:29
拜读佳作,问候文友!

谢谢温暖,你的问候,让我感觉很温暖,一起进步!

一蓑烟雨 发表于 2016-10-22 08:17:52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10-20 21:18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806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 ...

看到拙作在微杂志推出,倍感鼓舞,谢谢雪儿版主的精美编辑,使拙文增色不少,辛苦了,衷心祝愿一切安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蓑烟雨散文】最忆是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