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丫散文】原上的白雨
在秦岭北麓,关中平原南侧,错落分布着不少黄土台塬。我的家乡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台塬----白鹿原。原上比较干旱缺水,我从小就喜欢下雨,可以尽情的玩水。然而秋季的“霖雨”往往一下就是好几天,拖泥带水的,加上天也渐凉,倒有些令人生厌。对于夏季的“白雨”我就有些偏爱。
麦收时节是白雨最频繁的时候。早上,天气晴朗。一望无际金黄的麦田里布满了割麦的人头,路上搬运麦子的架子车、三轮车也来来回回穿梭着,家家门前的场上都晒满了麦子。午饭过后,人们就开始提防白雨突袭了。有经验的老人总是不时地到开阔处“观云”,一旦发现有大团厚重、毛糙的云头升起,尤其来是自东北方向的云头,就得赶紧收麦子,稍慢都来不及了。十几分钟之后,乌云迅速漫到头顶,遮天蔽日,跟着几个黄豆大的亮闪闪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了下来,未收完的场上顿时乱作一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写的就是白雨初来的情景。紧接着,如珠串般的大雨翻空而至,把手脚不麻利的人全浇成落汤鸡。
白雨不像霖雨那样拖泥带水,绵延多日。它来的紧,走的也快。一般下几分钟就戛然而止,然后云开,日笑,晴空万里。清代屈大均曾有这样的描述:“凡天晴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点大而疎,是曰白撞雨,亦曰过云,亦曰白雨”。
白雨也不像霖雨那样蓄谋已久,绵延千里。白雨的范围比较小而清晰。一片云,一片雨;沟这边下雨,那边却是大红的日头。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家乡有句谚语“白雨不过犁沟”更加形象的描述了白雨的这个特点。
白雨偶尔也会勾结同党,狂风作势,雷电开道,肆虐上一二十分钟,弄个横七竖八、水流成河后扬长而去。
白雨过后,天空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会吸引着你踩着潮湿的小路,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到村外去漫步和远望。“雨过云收山色净”。夕阳下的秦岭仿佛挪近了许多,沟壑分明,草木依稀可见。白鹿原上村落点点,袅袅炊烟,一幅宁静和谐的水墨画卷。
我常想:做人若能像白雨那样干脆利落,人生该会轻松许多;做事若能像白雨那样风风火火,人生该会酣畅许多。
本帖最后由 邓仲祥 于 2016-11-8 12:34 编辑
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白雨不像霖雨那样拖泥带水,绵延多日。它来的紧,走的也快。一般下几分钟就戛然而止,然后云开,日笑,晴空万里。清代屈大均曾有这样的描述:“凡天晴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点大而疎,是曰白撞雨,亦曰过云,亦曰白雨”。 描写细致,有同感,欣赏佳作,学习,问好您! 邓仲祥 发表于 2016-11-8 12:32
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谢谢老师关心!也问您好! 翔鹰 发表于 2016-11-8 17:59
描写细致,有同感,欣赏佳作,学习,问好您!
谢谢老师点评!也问您好! 轰轰烈烈的白雨 描写的细腻中透着跃动的律感。欣赏。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6-11-11 13:36
谢谢鼓励,我继续努力! 白雨不像霖雨那样拖泥带水,绵延多日。它来的紧,走的也快。一般下几分钟就戛然而止,然后云开,日笑,晴空万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