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老土 发表于 2016-11-30 21:35:47

【西部老土散文】长安名点

   说起长安的美食来,那可是林林总总,即便是老西安,也未必能说得清楚,更不是看个什么“舌尖”就能体会到美味的精髓。    由于我从小在西安生长的原因,再加上嘴馋爱吃,就对西安的名吃有了一些了解,无奈少小离家一去便是数十载,退休以后回到了西安,就开始了变本加厉地品尝家乡的各种美食。    前些日子与文友约在西大街相聚,便特意提前了两个小时出家门,先去鼓楼后面的回民街,买了两包白胖子的五香花生米(最好吃的黄土炒货),然后又去了一家食品店,准备买一封长安名点水晶饼,老西安人把一斤点心,用麻纸包紧再用纸绳捆上,一提溜起来就称作“一封”。    我来的这家糕点店名气可大了去啦,听说当年慈禧太后逃难,来到了西大街这家店门外,一阵飘香将太后勾的东倒西歪,便喝令马车停下,让太监去店里看看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太后品尝了这家店的水晶饼后大呼过瘾,钦点为贡品,从此以后这家店便名扬了四海。    这家店铺名曰:德懋恭,据说创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有一个李姓的后生,在西安东福盛酱油店当学徒,这个娃聪明好学,技术提高的太快,东福盛的老板怕日后抢了自己的生意,便在年关时把他解雇了。后幸得其族叔李岳瑞的帮助,就在西大街广济街口开了家酱货店,开业后李姓店主迷上了糕点的制作,博采各地糕点制作的工艺、配方、用料等,不久便做出了用料讲究、口味纯正、玫瑰清香的酥皮点心,由于点心馅晶莹透亮,好似白玉,便起了个名字叫做“水晶饼”。    资助店主的族叔是一名进士,选用“予懋乃德”之意,给这家店起了个名称叫做“德懋恭”,望其谦恭待人、勤奋向上、生意兴隆发达。    德懋恭经过了百年沧桑,解放后曾经停业,后公私合营,文革中又受涂炭,曾更名为“东方红”和“秦风”食品店,直到文革结束才恢复原名。    德懋恭的水晶饼是古城西安的名特风味食品,水晶饼小巧玲珑、皮酥馅足、滋润适口、层次分明,水晶般的点心馅油而不腻、入口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和橘饼清香。这款点心面色金黄、四面漂白,素有“金底银帮鼓鼓腔”的赞誉,让人见而望食、难以抗拒。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该说说咱买的水晶饼了,话说来到店里,只见有十几个人在排队,心想:什么年代了买点心还排队?好奇心让我也站在了队伍里面,问了问队友才知道排队买的是现制热糕点,也就是刚出锅的水晶饼。    过去水晶饼都是在大型超市里买,有各种包装的类型,比如传统的、六味的、珍珠的等等。说实话与小时候的吃感有所不同。记得那个年代物质短缺,德懋恭水晶饼就成了人们梦想的美食,一年下来也未必有吃一块的口福,我也是偶尔一次尝到了德懋恭的水晶饼,那个啥呀!真是好吃呀!后来母亲偶尔还买过德懋恭店里的点心渣子,呵呵,同样的好吃呢。    也许是这些年不缺吃了,吃的水平提高了,也许是德懋恭的大师们都走了,留下的徒弟手艺不精了,也许是年龄大了,味蕾蜕化了,想到的原因很多,所以感觉德懋恭的水晶饼没有那个年代好吃了。    等排到了柜台跟前,问了问价钱,店员说二十元一斤,还热乎着呢,什么也没有想就买了一斤,店员用订书机订住了纸袋的封口,然后用一个小塑料袋装好,递给了我。    我用手摸了摸纸袋,哈,确实是热乎乎的,听店员说不要着急吃,放凉了会更好吃。    第二天早晨起来,梳洗整理完毕,便沏上了一杯张一元的茉莉白毛猴花茶,一边品尝着德懋恭的水晶饼,一边喝着香茶。没有想到的是,一小口吃下去就感到了水晶饼的清香,啊,这不就是小时候的那种味道吗?!紧接着又是一大口吃下去,一整块水晶饼便吞进了嘴里,呵呵,吃相虽然不怎么好看,可是这店家现制的点心,就是比超市里卖的好吃的太多了,怨不得那么多人排队购买呢。    听说坐落在古城西安西大街的这家店铺,每天只有几十斤的现制热点心卖,我准备每个月都去买一次(虽然好吃,但还需节食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啊)。    听说德懋恭的水晶饼已经入围非遗名录,听说德懋恭的水晶饼被誉为秦点之最,又听说德懋恭的水晶饼成为了“陕西名片”。    有人问了,德懋恭就这么一味点心吗?呵呵,德懋恭的镇店之宝就是这么一块水晶饼,君不见一生只有一件作品,却惊世骇俗的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等。    我想说的是:西安德懋恭的水晶饼虽然具有一招鲜的美味,但还是需要开动脑筋,就如创始人李姓店主一样,开发出来更多更好吃的德懋恭糕点,现在店里虽然也有一些什么桃酥、老婆饼、江米条之类,但与水晶饼的魅力相比那可差大发啦。    愿德懋恭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美味。
    2016年11月30日    于西安    西部老土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6-11-30 21:45:49


红叶无霜 发表于 2016-12-1 11:17:14

老字号美食,也算是民族品牌吧。

郭忙龙 发表于 2016-12-1 22:57:34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847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郭忙龙 发表于 2016-12-1 23:06:35

热爱陕西,传播家乡美食,爱心点赞!

西部老土 发表于 2016-12-2 07:53:20

郭忙龙 发表于 2016-12-1 23:06
热爱陕西,传播家乡美食,爱心点赞!

谢谢郭忙龙!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部老土散文】长安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