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
生病如果不把尘封在医院里的那本厚厚的病例偶尔摆在我面前,我难以回忆起生病的事儿是哪一年。
我依稀记得那是我人生的重大事件。假定那一年,我抱着三岁的女儿周沫身无分文地回了我的故乡——唐山。
我生病了,我隐约知道我是病了。家里亲朋都看出来我病了,但不知是什么病。周沫可怜;我可怜。周沫命大;我也命大。我记得矿井,记得花坛,记得一个铅笔刀,记得莽莽雪山,还有那翻腾的冰雪中矗立的华表。这是真实的记忆。当这些记忆有可能变成文字时,我撕心裂肺。对于我个人来讲,像亲历的唐山大地震,我没有问过父亲,他是什么感受。现在再也不能问了。
通过天津第五中心医院副院长周德元先生介绍,我开始接触心理医生,一直到二零一七年的今天,天晴。安好。
今天看到了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散文,引起我的感慨。
梁先生说:我们中国人最不适宜住院。在不病的时候,每个人在家里可以做土皇帝。我也是这样。尽管离婚后我又娶妻生子,我也是养尊处优惯了。一般的病抬进医院,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进去,家人朋友照顾的很周全。
我不理解,我很不理解,我每次被送进医院的时候,我的身份地位感受完全变了,我变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实际我心里知道我很正常。首先医生很难见到,你是不可以随便喊医生的,也许很长时间你根本不知道谁是你的主治医生。护士脸色变了:没有和颜悦色,那个词应该叫呵斥,不管你的理由正当与不正当,全是一付腔调。家人见不到了:这时艳萍只是监护人,一切听大夫的。朋友更是亲疏随缘了。
弱者才需要同情;同情要在人弱的时候施给。才能容易认识那份同情。一个正常的人生活在大部分不正常的人群当中,如果有人来探视,那一点同情就如同甘露滴在干沙土上一样。立刻被吸收进去。病人会觉得人类还存在,自己没有与世隔绝,人对人究竟比兽对人温和的多。探视是一种艺术。
细节上讲起来很可笑:比如吃喝烟茶。尤其是烟。抽烟像是捉迷藏。更见不得钱。中国人聪明,哪里都有市场经济。手里没有通讯工具,就当是“世外桃源。”
尽管记忆是痛苦的,我相对好些:知道自己状态,能预测几时出院。内心世界清晰而充实,我有追求,没有消极,没有颓废,这种努力追求的过程是美好的。即使很有可能得不到。
我在天津市塘沽从事房地产工作。这些年亲历并见证了官场的某些尔虞我诈,争名逐利。这是我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十年来,我依然热爱生活,关注生命,关注心灵。价值观从未改变,并一直在以我的真性情去追求我所喜欢的事情。
文笔精彩,词意激昂,描述真实,韵味悠长,佳作欣赏,拜读学习,遥祝写作愉快! 细节上讲起来很可笑:比如吃喝烟茶。尤其是烟。抽烟像是捉迷藏。更见不得钱。中国人聪明,哪里都有市场经济。手里没有通讯工具,就当是“世外桃源。”
拜读老师作品,欣赏!学习,问好! 本帖最后由 罗凤霜 于 2017-3-26 18:11 编辑
这些年亲历并见证了官场的某些尔虞我诈,争名逐利。这是我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十年来,我依然热爱生活,关注生命,关注心灵。价值观从未改变,并一直在以我的真性情去追求我所喜欢的事情。
是这样的,当不能恭维一些做法,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好!赞同!
注意排版!便于推荐!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一篇好文章再配幅图就更完美!! 感谢邓老师罗老师。见笑了。我会努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