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月疏影散文】冬天的感觉

[复制链接]
查看844 | 回复11 | 2015-1-22 1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米饭 于 2015-1-22 16:38 编辑

        春夏秋冬,春秋自不必说,单是一句春华秋实就可以让人沉醉,而夏虽然炙热,却也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只有冬,好像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萧瑟、颓败、冷酷的印象,天空中常常浓云密布,阴风怒号;旷野里花木凋零,枯草连绵;巷陌中行人蜷缩着身体,将厚厚的棉衣裹得紧紧的,匆匆向前。所有的这一切,似乎注定冬天是个苍白与寒冷的季节。

    这样的苍白和寒冷,在我童年时的乡村表现得尤其明显。那时,我的故乡一到冬天,弥眼望去,真可谓是万木枯瑟,所有的树木落尽了叶子,只有枯瘦的枝条在寒风里摇曳。那曾经叶碧花香的荷塘,早已过了红衰翠减的机会,如今只是叶败枝残零落在水面。而水面结着冰,淡绿色的冰面反射着太阳并不温暖的光线,有时有只几鸟儿蹒跚在池塘里,艰难地寻觅着属于它们冬天的食物。

    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冬天就是一个缺少生机与生活点缀的时节。记得,在这样的冬天,年少的我们总会有机会乘船来到旷野里,有时是为了刈柴收蒲,有时为张网取渔,还有时只是跟随大人们打猎。那时的水乡,一到冬天就是鸟儿越冬的场所,所至之处经常会飞起我至今不知其名的鸟儿,因此每次出猎都会有收获,除了鸟儿还有鸟蛋。只是旷野里风很嚣张,去到旷野的河道里结着厚薄不一的冰,小船得破冰而行。小船由父辈们掌握着,而破冰的任务便交给了我们。一路上,我们或用冰榔敲击厚实的冰面,但大多时候,我们几个人站在船舱中,使劲摇晃着小船,慢慢地,小船周围波浪越来越大,引得冰面开始发出吱吱的声音,不一会儿,冰面由近及远,慢慢绽起裂纹,破碎,最后随着波浪上下起伏。

    这样的时候,冬天的寒冷没有了踪影,小船在荷塘与芦苇荡里前行过程中,总会听到我们欢快的叫喊和笑声,而每当冰面破裂,不时会有人抓起一块碎冰放在嘴里。真的好惬意啊,淡阳笼罩,芦荻飞白,温暖的身体,晶莹的冰块,热闹的伙伴,旷寂的野外,在此时,已经演绎成一幅冬天里的游戏图。

    后来来到了现在生活的小城,在江南的边缘。小城距离故乡只有几百公里,依旧四季分明,只是,小城濒江临海,冬天时远比故乡温润。在小城的生活早已脱离了乡村的气象,一到冬天来临,虽然也有落叶纷纷,枝头憔悴的景象,便连城中的那片荷塘,也如故乡一般,让人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遐思。只是,尽管如此,这城中的冬多少有点暧昧的感觉:道路两侧憔悴的绿荫,街道上凉薄而不凛冽的西风,水面上难得看到冰面的涟漪,还有散发着懒洋洋气息的小鸟,来来往往身着暖和而不臃肿衣服的人流……

    这样的冬天,好像总让人感觉沉浸在暧昧的氛围里。浸染得久了,人渐渐变得容易松懈与疲惫,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敏锐和痛楚都融化为苍白、乏味、迟钝的意念,生活慢慢也就变得有点平庸、昏昧甚至无聊起来。

    如此,总是有少了一份刺激的感觉。于是,我常常会在冬天里想去北方,让自己拥有一个真正的刺骨的冬天来重新激活那些僵化的神经和肌肉,在享受冬季天然的苍凉时,清醒着自己的感官。五年内三去东北,领略着属于北方的我的冬。记得我第一次到哈尔滨,正是大雪纷飞,寒风和雪花扑面而来,有冰凉而湿润的感觉,也有寒意索索钻入骨髓的感觉。那样的时候,我禁不住欣喜,让友人陪我在雪地里徘徊,还让他带我走进那片白桦林,在黄昏里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

    而最刺激的莫过于在亚布力雪原上。零下二十多度的雪成了齑粉,车辆经过,扬起阵阵雪雾。而远处高高的滑雪场,人如蓝天上的小鸟,从空中飞速滑翔,既让人胆战心惊,又让人心生羡慕,期盼着自己也能一展身姿,驰骋在这莽莽雪野里。一路上,不时地我用手捧起一把雪,在手心里把玩,寒凉刺骨却又清新沁人。而坐在马拉爬犁上,原本浸入骨髓的冷风,变成了一把把剔骨的寒刀,在周身肆虐。更可叹的是,我竟然忘记戴手套,似乎我的手与我的思绪一样正慢慢失去知觉,只有眼睛,在迅速掠过的树林和总也看不到尽头的雪原旷野里追寻。

    北方的冬似乎颜色过于单一,除了雪便是冰,大概远没有南方的冬色彩纷繁。南方的冬我一直没有经历过,只是在那年岁末去了云南腾冲,但腾冲的冬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寒冷,在我的感觉上只是相当于江南的初春或深秋。不过,腾冲的冬自有其自身的风流,虽然也有草枯叶落的景象,但天蓝水碧,绿意盎然,凉薄而轻柔的冷风,温暖而不张扬的阳光,让人觉得真是一个读书、喝茶、聊天、发呆的好处所。

    这样南方北方迥异的冬总让我回想,想着想着,便恍惚觉得,这小城的冬也许是汇聚了南方北方冬的特色,寒冷而不失温馨,苍白而蕴含多彩:有时,夜风掠过窗外,那些枯瘦的树影,孤独而峻削地摇曳在灰白的天空里,或者晨雨淅沥,将寒凉大地湿淋淋地垫衬在雾蒙蒙的背景里,我们自可以躺在被子里,进行无边的遐思;有时,当浅阳临窗,便可泡一杯红茶,或抱一册书帙,慵懒地阅读,或点一首歌曲,闲逸地倾听;有时,雪霁月明,便可以踏雪寻梅,或许在一个不经意时,会有一个令人诧异的邂逅,会有一段琴瑟和鸣的旋律。

    冬天的感觉还不仅如此。有一年的冬天,我去了黄山,登山的前一天黄山刚刚下了大雪。从山脚到山上,我拄杖踏雪攀爬。山路崎岖湿滑,树木凝雪结冰,所有的树枝,落尽叶子和依旧鲜绿的,都镶嵌着冰雪的晶莹,硬朗而孤独地簇立在山坡上。很少看到飞翔的鸟,却在雪的起伏中,看到憔悴的小草、枯瘦的落叶和悬挂枝头的果实等为生命的轮替和潜伏而绽放的色彩,这些色彩映衬在雪后山谷的雾岚流云的背景上。于是,冬天就如此这般将它的纯洁与苍凉、轻盈与厚重、单调与华丽、颓败与庄严全部都展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刻,我真的为大自然的美丽而惊讶,真的为有这样的冬天而荣幸,真的想定格在这样的背景里,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变迁、升华。

    原来冬天就是这样,用它的寒冷、冷峻收藏起自春而来的芬芳、美丽,在颓废与苍凉中蕴含着生命焕发的希望,以给人一种生命力坚强与旺盛的力量。至少,当一抹淡阳穿过窗棂,可以给寒凉的人一丝温暖,拿书的手不再颤抖,那缕暖意,便也随着文字映入眼帘,注入心头。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朗月疏影 | 2015-1-22 16: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严冬 想念冷酷的滋味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米饭个人认证 | 2015-1-22 16: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的感觉真好   欣赏   下次请把帖子标题编辑成这样 谢谢     [感悟生活] 【朗月疏影散文】冬天的感觉
打赏鼓励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5-1-22 16: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抹淡阳穿过窗棂,可以给寒凉的人一丝温暖,拿书的手不再颤抖,那缕暖意,便也随着文字映入眼帘,注入心头。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1-22 17: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没有这样的冬季了,也很多年这样的记忆越走越远了,看这样的文字回忆冬的种种,真好。。

欢迎朗月疏影老师,问好,喜欢你的文字~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夜雪 | 2015-1-22 20: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内容太流散,感受表达不够深度,读起来不痛快。
期待老师更多文字
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夏日荷风 | 2015-1-23 0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雪 发表于 2015-1-22 20:11
文字内容太流散,感受表达不够深度,读起来不痛快。
期待老师更多文字
问好

支持,用直觉写作效果会更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朗月疏影 | 2015-1-23 17: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几位老师的指点 尤其是关于文字的不足 
其实 一直就知道自己在大局观上不够 而在深度上 有时故意避开 不想说太多 只是要一点放松的状态 所以 对于文章而言就有点流散了
真诚希望多给予指导 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鹿放歌个人认证 | 2015-1-24 10: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的感觉在心上,赞一个。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星月夜 | 2015-1-24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体上切入与转换还算自然流畅,但叙写得有些平淡,细碎的零散的关于冬的体验与认知,并没有在文中形成合力,故而,这样的一篇文字,也就很难留给读者更深的印象!

      另,散文贵在一个“情”字,要融情于景,才能触动读者心灵。此篇这方面也稍欠缺!

      个人浅薄看法,直言见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柳芽儿 | 2015-1-24 1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朋友的好文,个人感觉此文文笔细腻,但有些时候越是要做到面面俱到,反而冲淡了主题……说得不对处请谅解。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朋友 | 2015-1-24 13: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美,但神不够凝。将季节的所以姿态描述的唯美而富有诗意,文路宽,角度全。
但一篇好文章,需要是神形兼备的,立意与思想相结合的。才会深刻,而见精神。
一点个见,不对无怪。
问好,周日快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