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老土散文】冰窖巷-我心中永远的痛
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17-7-7 19:13 编辑冰窖巷-我心中永远的痛 对于冰窖巷的印象,小时候就已经非常的模糊了,只是长大后,听家里人有时候唠叨几句,居然深深地记住了他,却不是因为明清两朝藏冰的史说。 至于冰窖巷在明朝和清朝,都是宫廷贵族窖藏冰块的地方,我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小时候只知道这里曾经是父亲工作的地方,后来长大了才读到冰窖巷的历史。 在史料上看到,冰窖巷是秦藩王宫和满族官僚用来藏冰的场所,由此而得巷名。至于取冰藏冰颁冰的记载,或者是传说,近年来在不少文人墨客的笔下已经写的很详细了,我百度了一下,内容基本相同,看来应该属实。 看了朱文杰老师(陕籍作家)的关于冰窖巷的博客,他说有一次下课后,跑到了这条巷子里玩耍,感到非常的阴凉,让他快步跑了出来,推测当时的心态应该是有点兴奋和恐慌吧,因为这条巷子与众不同。 我对冰窖巷的感受,没有兴奋只有恐慌,不是因为跑进去感觉到阴凉的缘故。 据史料记载,冰窖巷在民国时期,驻扎着好几个执法机关,据我的记忆,解放后这里也是省最高法院所在地,当然了还有财政厅等机关也在这里。 铁面无情、冰冷冰冷,应该是冰窖巷的属性。 那一年,省高院的司法训练班里,正在举行一场篮球比赛,有一个中等身材的球员,快速奔跑在球场中,一会传球,一会投篮,还跳起来盖了高个子的帽,赢得观众席里的一片掌声。 他就是教法律课的老师,在学校里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有做法官和律师的经历,不是只懂得课本,就连学校的炊事员都知道这个老师讲课学生爱听。高院里的一个女人,看上了这个老师兼法官,因为佩服他的才学与爱好,但遭到了这个老师的拒绝,因为他已经有了家庭。 在一个小会议室里,窗帘拉的严严实实,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正在制定中。 这个女人咬牙切齿地说:“咱们院里的那个X老师,看着就不像是好人,这次把他列到名单里去吧!”,有人问:“怎么找出他的马脚呢?”,女人说:“我按照上面的精神,去引蛇出洞,不信他不上钩!”,有人说:“百分比要完成,只好这样了”。 这个女人身份特殊,是有级别的老干部进城后新娶的老婆,说话飞扬跋扈没有人敢顶撞。 女人来到了篮球场,让人把这个老师从比赛中换了下来,老师问:“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女人说:“很重要,我讲给你听”。 女人巧舌如簧,说是现在号召给领导提意见,你文化高,又是院里和老师中的骨干,应该响应号召写出意见来,老师是个单纯的知识分子,不懂得那些弯弯绕,就同意了。 回到家,老师铺开了宣纸,挥舞起笔墨,不一会一张讽刺官僚主义的漫画就得了,老师不只是精通法律,而且是书画能手,怨不得女人看上他了呢。 第二天,这张漫画贴在了院里的报拦上。 第三天,还是那个小会议室,女人狞笑着说:“一抓一个准!看谁敢不听话?!”。 没有几天,老师便被戴上了帽子,流放到远方去了。 这就是57年那场运动,这个老师便是我的父亲,这出戏就在冰窖巷里上映。 冰冷冰冷,藏冰是冰清玉洁,冰冷冰冷,引蛇出洞、出尔反尔,不知是耍聪明呢还是耍流氓?!冰窖巷对于别人来说,可以书写风情民俗史,对于我来说,应该与朱老师小时候跑进去的感觉一样,是阴森和恐惧。 还好,拨乱反正还了父亲一个清白,但并未将始作俑者押上法庭,就如把红缨街的名字去了,为何改回冰窖巷?一样的说不清楚。 街巷怎么改变名称,都不会影响他的历史和典故,但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若被改动了名称会怎么样?你懂得!你懂得! 前不久还去过冰窖巷,看到了法院的家属院依然存在,看到了巷子那头的天主教堂整修一新,也隐约看到了这个老师的身影。 冰窖巷,我心中永远的痛!
2017年5月1日星期一 于闻声·土居作者简介西部老土,真实姓名:高光宇,西安市人,老三届下乡插队学生。工科电子专业,工程师,现已退休,爱好文学写作,爱好音乐,爱好独自旅行,爱好健身锻炼。
2005年开始步入写作,至今已经写有一百多万字的各类作文,2016年注册进西部文学网,2017年建立了个人工作室《闻声·土居》,用来学习写作和交流HIFI音乐。
我小时候一岁左右在那里住过,听父母亲说的。前十年前经常通过冰窖巷,女儿在高级中学上学感觉 阴冷的。今天得知老师的痛在那里!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阴冷的。今天得知老师的痛在那里!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阴冷的。今天得知老师的痛在那里!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有些伤痛那是刻骨铭心的,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可悲! 盛唐从容 发表于 2017-7-7 19:39
我小时候一岁左右在那里住过,听父母亲说的。前十年前经常通过冰窖巷,女儿在高级中学上学感觉
谢谢从容,问好 罗凤霜 发表于 2017-7-8 04:12
阴冷的。今天得知老师的痛在那里!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有些伤痛那是刻骨铭心的,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 ...
谢谢罗凤霜!问好 拜读了老师的文章,感觉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梁永涛 发表于 2017-7-10 13:25
拜读了老师的文章,感觉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谢谢永涛,问好 西部老土 发表于 2017-7-10 14:55
谢谢永涛,问好
问好老师,今天回到西安,天太热,更感动的却是西部文学的文友老师,敬业执着文学的精神。虽然时光匆匆,年华易消逝,祝福您以后的岁月幸福常伴
2017年7月12日下午 于西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