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xinyou 发表于 2018-1-9 18:48:51

【曹新友散文】我们的芳华

           电影院热映《芳华》,朋友们热议《芳华》,手机上爆满《芳华》,我们在被《芳华》包围了,今天我在凤五奥斯卡观看了《芳华》,这不由得也回想起我们自己的芳华。在那《芳华》的年代,我们这些正值芳华年龄的人,想当兵也没那么容易,女兵是我们眼里的女神,部队文工团更是高山仰止。其实《芳华》的故事离我们遥远,可又很熟悉,又很模糊,因为那时我们是乡下的孩子,连上山下乡的资格都没有。《芳华》的故事也许感动了很多人,激起了一些人内心的波涛。但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些小感动,心湖只是微起涟漪,没有触及到心灵的最深处,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芳华”更能感动自己。
         在那《芳华》的岁月,我们所能欣赏的文艺节目,就是村上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每当逢年过节,宣传队就排演一些样板戏或者秧歌舞蹈演出。我们这些大孩子小青年们,还进不了那宣传队的圈子,只能是站在戏台前的冰雪地上,围拢在一起,一边跺脚蹭肩取暖,一边瞅着那些舞台上的男女,心里羡慕着那些演员们,舞台上是多么令人荣耀向往呀。我们不会表达,只会傻笑,只会狂喊,甚至有些做坏,宣泄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渴望,释放我们身体里膨胀的能量。这也许就是我们的一段青涩的芳华。
后来的时候,我们在时代滚滚的黄土风尘中,被卷入到民工的旋涡中。当时农村青年想成为工人太难了,跳出农门比登天还难。而当民工是能看到转为工人的一线希望,我们许多人就走上民工之路。那时不叫农民工,而叫作三线战士,来到铁路、煤矿、工厂、水利等需要劳动力的地方。我们来到了西延铁路段养护铁路,就是每天用洋镐把石子砸进铁道枕木下,用钢钎把弯曲的铁轨拨直。我们那时候刚刚20岁出头,还有稚嫩的孩子气。在我们那个工棚里,这也是一个社会,好在我们都是来自农村同一个起点。我们都很懂事,知道求进步,相处的也比较融洽,但不是那种勾心斗角,没有谁去陷害谁,我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争取转为正式工。虽然我们最后都落空了,从哪里来,再回到那里去。我们那时是快乐的,心里是有希望的。这是我们一段初开的芳华。
         我们也是希望和刘峰一样走进军营,穿上军装,戴上军帽,英俊潇洒。但我们这些人大多没能走进军营,有的却走进了矿区的煤井。军营与煤井,虽然都是流血流汗的地方,但煤井与军营相比,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农村小伙子,煤矿也就是最有可能走的通的出路。我有幸到了矿区的工厂,在经过了这样那样的十年磨炼与捶打之后,给我肩上压了一副车间主任的担子。在哪熊熊燃烧的电弧炉前,在哪高大宽阔的厂房里,我指挥着那些工人师傅们,将钢铁化成了钢水,钢花飞溅如画,红艳艳的钢水,浇铸在砂型模具里,成了一个个钢铁铸件。那时,我很年轻,我很激情,我也很向上。我经历了很多,感受了很多,有成绩的喜悦,也有成长的挫折;有欢愉的失去,也有经验的收获。这是我们一段绽放的芳华。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已经两鬓斑白的时候,我们的那些年,有时清晰的就在眼前闪亮,有时模糊得就感觉在遥远的天外。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人,有过年轻,但其实很难说有美好的青春;我们这些在煤矿上的人,有过年华,但那很说那就是青春芳华。我们有过年轻时快乐的流淌,也有过痛苦难耐的徘徊。不过有一点是很肯定的,我们很努力。我们在学习上很努力,虽然起点很低,但我们从未停步,从未懈怠,学习成了我们终生的不悔不改的习惯。我们在工作上很勤奋,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们却很认真,也很吃苦,干好每一件事情都是我们的追求与成就。今天,当我们回首往事,虽然有过哪些不愉快,不满意,不称心的事情,但毕竟都走过来了,今天再看哪些都是过往的故事。
                                   梅花,芳华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寒冬的梅花,
                山川沟壑绽放开,
                青春血汗浇灌它。
                啊,梅花,梅花,
                一花温馨千万家。               地下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矿工的芳华,
               下井不说脏和累,
               采金掘银迎彩霞。
               啊,芳华,芳华,
               一生默默献国家。

长风 发表于 2018-1-9 19:47:01

欣赏佳作,赞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8-1-9 22:53:24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问好!

邓仲祥 发表于 2018-1-10 07:24:18

欣赏佳作,遥祝问好!祝创作愉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新友散文】我们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