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琴散文】有种美是朦胧
有种美是朦胧文/王文琴有种美是朦胧,看不透,雾中花。如山笼着云雾,如月梭过云层,如美人罗扇掩面。朦胧的美,产生意境。朦胧的美,令人神往。我喜欢月下的景物,如雾的月光,笼着万物。所有的树木花草,都隐在朦胧之中。我喜欢看山间林海,朝霭升起来,飘在山腰间。如林海飘逸的纱巾,看不透密林中隐藏的秘密。这让人感受到山林的纵深和云雾缭绕的无限魅力。朦胧的美,不是阳光下的赤裸裸。一眼望穿的景,让人如食快餐,失去了朦胧的意境,缺少了联想的羽衣,丧失了无限延伸的醉人境界,缺少了画境的卷轴和诗意的托盘。朦胧的美,如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里的经典描绘“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下的荷塘显得宛如仙境,撩人心怀。 美,有很多种,或灼灼艳丽,或素白淡雅;或宁静致远,或喧嚣热闹;或烟波浩渺,或风平浪静。但我更倾向醉意朦胧之美。杨绛和钱钟书先生曾有一封爱情书信为人乐道。有一次杨绛给钱钟书写了封信,内容只有一个字“怂”。 钱钟书的回信只有一个字:“您”。这可谓是世间最简短的情书。在于他们彼此心有灵犀,这是一种默契。这远比“你心上人有几个”来的超凡脱俗。这是一种含蓄的试探,是朦胧的传情达意。我喜欢这种朦胧式的美,如女子戴着面纱。让人有了想象和回味的翅膀。这是一种尺度拿捏合适的美,一种暗藏韵味的美。有的事情,保持一种朦胧境界,意深境远。如果点破了,说破了,反倒缺失了意境之美。如同贸然推开人际间应有的隔断屏风,彼此之间便有了嫌隙和隔阂,有了疏远和距离。我喜欢朦胧之美,这让我产生美好遐想,不论在对人、对事、对物层面。把持一份朦胧的美好氛围,如焚馨香,缭绕绵长。人和人交往,若保持一种朦胧美的距离,能使朋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长久。这意境就是一种距离,朦胧就是一个尺度,把握得体的距离,不宜靠太近,也不要过于疏远。过近容易把彼此的缺点看清楚,反破坏了你对他(或她)之前初见的好感。距离过远,超出视线,则不能看清楚对方的影像。做到彼此交往,既不会让朋友感觉累,也不会让自己心力憔悴。淡泊清交,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过于频繁打扰,彼此间的关系自会倦怠,产生离心力,而致关系疏远。保持朦胧,不必较真。无需走近用放大镜细观他人缺点,这是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秘笈。人能在和谐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温暖鼓励,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保持朦胧之美,是一种意境,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豁达心态。作者简介:王文琴,女,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西部文学网》、《当代文艺》、《现代物业》等。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用文字记录生活。已发表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专业类文章多篇。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http://www.xbwx.com/a/wxlw/swxk/2020/1021/16387.html
邓仲祥 发表于 2020-10-21 14:14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handshake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0-10-21 14:25
http://www.xbwx.com/a/wxlw/swxk/2020/1021/16387.html
谢谢编辑老师,你们辛苦了!:handshake
拜读老师佳作,内容精彩,问好老师! 罗凤霜 发表于 2020-10-26 21:39
拜读老师佳作,内容精彩,问好老师!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老师,经常在平台看老师的美文。 灯下看美人,美在朦胧中。 李劲松 发表于 2020-11-13 09:02
灯下看美人,美在朦胧中。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