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琴随笔】赶秋
赶秋文/王文琴丹桂飘香时间往后挪移不久,晚秋的彩幕便徐徐拉开。秋风用她无形的神来画笔,恣意挥毫,给世间所有的林木点色上彩。连林下低矮的各种灌木、草类也一株不落。她似乎在向人们急切展示她的卓越画功。她以气吞山河之势将人类的风景画大师直接pK下去。以迅雷之速,仿佛一夜间,就完成了所有的泼彩布点行动。接着,她与阳光协作,徐徐晕染。深深浅浅,红橙黄绿,巧用调色板。经晕染的不同植物的叶片,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致。又是一年彩叶翩,我在心里计划着去赶秋。每天在街道穿行,可看到城市绿化带内各类树木的叶片,一天天渐变上彩,处处都有秋风落笔的痕迹。虽然一叶知秋,但我内心仍有着小小渴盼。总觉得这街景展示的秋味,不够浓烈,缺乏气势。我想欣赏波澜壮阔的大美,秋风的大手笔上乘佳作。于是趁着周末午后,我与家人驱车前往韩城的香山观赏红叶。韩城的香山,非北京的香山。韩城的香山是原生态的景观,满山遍野生长着无数的黄栌树与其他多品种树木。秋天的景致美极了。到香山赏红叶,主要就是观赏黄栌的秋叶。黄栌属于漆树科黄栌属的落叶小乔木,树叶呈卵圆形,生长季为绿色,秋季则变成美丽耀眼的红。黄栌是著名的秋色叶树种。黄栌因叶形美丽,叶面光洁,大小适中,红色鲜艳,所以黄栌树成为景观设计师营造红叶秋景的优选树种。当然,秋天叶色变红的树种也很多,如火炬树,元宝枫、盐肤木,鸡爪槭等等。但那些树种都没有黄栌的红叶视觉观感效果优秀。去年,我也曾于十月中旬来过香山,赏到红叶的盛景。去年的气温高,赏红叶的时候,身着单薄的风衣都感觉热。而今年,受低温天气影响,再加之前段时间阴雨连绵,双重原因致使今年红叶的最佳观赏期缩短。去年赏红叶的时候,观景小道两旁的黄栌,红叶满树,十分艳丽,上镜颇佳。而今年此时,观赏路两侧红叶已有部分凋零。 我满怀期待来赶秋,赶上的是晚秋。今年此时近景效果逊色,但远景却波澜壮阔,所以我并无憾意。那红橙黄绿色带交织着,没有一处重复的图案。重山叠巘,所有山体都披着华彩的衣裳。植被丰茂,色彩浓艳。暮霭在山间缭绕。环视四周,像环形银幕在上映大片。我心情雀跃,举手机连拍。我赶着晚秋的脚步,追赏到大美大景。心情奔放,快乐涌流。虽不是盛秋的景况,但晚秋也别是另一番韵味。秋叶或红,或黄,或浓,或淡,绚丽的秋叶是树木一季生长结束最后的挽歌。以绚丽的姿态,像生命中的回光返照,做最华美的自奠告别仪式。可以想象,若疾风乍起,秋叶纷纷离枝,像植物自扬的纸钱,零落成泥。到那时,秋在冥冥之中呜咽。若在落叶翩翩的时刻,同步聆听舒伯特的《小夜曲》,那是最美不过的应景音乐。能将心中的秋思及淡淡的忧伤,淋漓尽致地代为抒发出来。倘若每年在同一天去看同一处的秋景,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和感受。因为秋景是动态的,秋叶是灵敏变化的。北方的秋,我觉得最具韵味。秋味不仅体现在秋叶,秋草上,也蕴含在秋天成熟的各种果实里,以及隐在草丛中秋虫的凄切鸣叫声中。我驻足饱享香山红叶远景的眼福,且由此及彼联想到很多。若不是暮色渐起,我还真不舍得这么快踏上归途。在返程道路的两旁,草丛中到处都有盛开繁密的黄色小野花迷人的眼。野外自然生长的植物枝叶舒展、惬意。让人感觉一切植物浸润在秋风中都是美的,都是带有诗情画意的。春给人带来生机盎然,那么,秋更多的给人带来沉甸甸的思考。赶秋,赶的是美景,赶的是心情,赶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赶的是深深的思考和领悟。
作者简介:王文琴,女,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西部文学网》、《当代文艺》、《现代物业》等。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用文字记录生活。已发表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专业类文章多篇。
http://www.xbwx.com/a/wxlw/swxk/2020/1102/16445.html
谢谢编辑老师!你们辛苦了! 韩城的夏天,我去过,古朴、整洁,印象很好。 拜读佳作。韩城香山,一个大学同学在韩城。向老师问好。 马驰北 发表于 2020-11-4 16:49
拜读佳作。韩城香山,一个大学同学在韩城。向老师问好。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老师!: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