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峰随笔】乐怀居乡土记忆系列;家门口的石头
我老宅子在长安中部一个不咋起眼的村子,一条主街,还有几条略显窄小的巷子,我家就座落在主街的东头,坐北朝南。我非常喜欢这个宅子,有钱难买向阳房,冬天暖来夏天凉。
母亲经常端个小凳子坐在门口。板凳太低,说是坐着,可又好像趷蹴着,说是趷蹴,确又好像坐着,我看到母亲的样子很不舒服,就专门从山上拉了一块形状较好的石头放在街门口,供母亲平日里歇息,打发寂寞,卖个闲眼。
这块石头两侧和迎面能坐三个人,母亲有理气长的坐在中间,一是年龄大,肯定受人尊重,二来嘛彰显这石头是我娃给我弄的。嘴上不说,心里乐滋滋的。
时间久了,东隔壁的六婆七婶,西隔壁的妈妈嫂子,街中间的乡党爷们,对门的几家小辈媳妇都集中在这块石头前凑热闹。特别是一到薄暮时分,在外做生意的,给人当小工的,收破烂的大男人们回来也都踅摸到这里来。
。慢慢的这里竟然成咧石头会咧,连来村子卖菜、卖豆腐、提篮叫卖做小生意的人都聚集到这里图个生意兴隆。女人们两手一操,拉着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家常,谝着不着调的闲传,说到兴奋处挤眉弄眼,嘴还一蹩一蹩,腰还一拾一拾的。下苦的男人们喝着仨钱一木?的茶叶,虽味道不咋地,但他们的感觉还是余香满口,品麻的让人陶醉,偶有一天生意好了叫娃到代销店买瓶啤酒都要叫媳妇炒个鸡蛋,拿到石头会上来显摆一哈!这可能就是人常说的不管贫贱,只要自己觉得活的舒服奏好。
人多了,消息来源奏多了,谁家生咧个带把的(男娃),谁家又生咧个包子(女娃)。谁家婆媳大战,谁家的狗又咬了人,有的说,没的捏,传来的消息大多都是负能量。这等闲传虽不讨人喜欢,但额颅上戴镯子抹不下脸(碍于面子)么,只能左耳进右耳出了,全当没听到。偶尔也有正能量,谁家的娃考上名牌大学了,谁家的老母猪下咧十几个猪娃子咥咧个大活等等,但这都是凤毛麟角。
母亲坐石头的时间一般都是后半黑咧比较固定的,而且头始终朝一个方向迈着。她老人家操的啥心,只有我和媳妇知道,操心我下班了是否能按时回家,至于别人说的啥她是一句也没听到,旁若无人一样。
自母亲因病去世,门前的石头也被冷落了许多,来的人也少了。再后来我举家搬到了县城,但当我逢年过节每次回家看到这块石头时,石头好像对我说,也黑(昨晚)你母亲好像知道你今个回来,她还在这坐了一会,并叮咛我给你说,她一切都好,请你放心。
撰文/卫旭峰
校对/任伯绳
图片来自于网络
2025年01月01日于清水湾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