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凤霜 发表于 2025-1-22 16:18:19

【罗凤霜散文】小年里的故事


                                                                                                                                       在岁月的长河中,节日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给予我们无尽的欢乐与期待。而小年,这个预示着春节即将到来的节日,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它如同一扇开启时光之门的钥匙,引领我们穿越回那些温馨而又充满味的往昔岁月。
      小时候,小年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寒意与清新,却也充满了活力。每当小年,天边初露的曙光中,父亲已经换上了那件旧旧的棉袄,手中紧握着一把陪伴了他多年的扫帚,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扫尘仪式。他先是站在院子里,仰望着蔚蓝的天空,仿佛在向天地宣告着新是年的花响,也仿佛在向过去的一年告别。随后,他弯下腰,从门槛开始,一丝不苟的清扫着每一寸土地,连最不起眼的角落也不放过。我跟在他的身后,用小扫帚清扫着他遗漏的细小尘埃,偶尔还会和他开个小玩笑,比如偷偷地将扫帚藏在身后,假装找不到,惹得他哈哈大笑。整个院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
   扫尘,不仅仅是为了清洁家园,更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个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藏”物。有一次,我在清扫里屋的时候,竟然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旧旧的铁盒子,装着几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和信件。那些泛黄的照片上,父亲年轻、帅气,充满了活力,信件中则记录了他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与温馨,仿佛穿越时空,再次触动了我的心弦。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父母年轻时的爱情与梦想,也更加珍惜与他们共度的每一刻时光,
      午后,厨房里弥漫起了甜蜜的气息,那是母亲正在制作糖瓜。那时候,条件艰苦,日子清苦。糖,是父亲卖了一头肥猪,留够给大哥上大学的学费,从剩下的十几块钱中省下几角钱买的。糖瓜,这个小年中最甜蜜的记忆,总是让我垂涎三尺。母亲先将麦芽糖放入锅中,小火慢熬,那金黄色的糖浆在锅中欢快地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我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母亲的手法娴熟而优雅,她将糖浆倒入模具,冷却后,一块块晶莹剔透、形状各异的糖瓜便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轻轻咬下,那酥脆中带着丝丝甜意的感觉,瞬间在舌尖绽放,仿佛整个冬天都被这份甜蜜所温暖。
      制作糖瓜的过程中,我们也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母亲在熬糖浆的时候,我不小心将一勺水倒入了锅中,结果糖浆变得稀稀的,无法凝固成糖瓜。我看锅失败的糖浆,想着家里本来就没钱,心中充满了愧疚。但母亲却并没有责怪我,父亲也是,反而笑着安慰我说:“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糖水,一样很好喝。”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父亲的宽容与慈爱,也更加珍惜与他们共度的每一刻时光。同时,我也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大意。
   傍晚时分,祭灶的仪式开始了。父亲在院子里摆上了一张小桌,上面放置着各种祭品,有新鲜的水果、香甜的糕点、热气腾腾的茶水,还有一对陈旧的烛台,点燃一根香烛,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又神秘的气息。我们一家人围站在祭桌前,父亲开始讲述灶王爷的传说。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灶王如何上天汇报人间善恶,如何保护着家家户户的安宁。我听得入迷,仿佛能看到灶王爷骑着马,穿过云层,向天庭飞去的身影。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也能深刻体会到家的凝聚力与传承的力量。
   祭灶仪式结束后,我们使开始准备晚餐。母亲是家里的烹饪高手,她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佳肴,有大哥、二哥和我最爱吃的红烧肉、炸虾片,还有父亲母亲和大姐、妹妹、小弟最爱的炒花生米、凉拌豆芽猪耳朵。餐桌上,父亲拿出了一瓶自家酿的包谷醪糟酒,与我们小酌几杯。他讲述着自己年轻时的趣事,那些关于成长、关于梦想、关于奋斗的故事,更让我难忘的是,大哥讲的小年与朱元璋的传说:
   传说这个节日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关系渊源。由于天灾人祸,年轻时的朱元璋穷困潦倒。有一年,他想在肉铺里赊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赊,他退而求其次想赊一个猪头(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也不赊给他。朱元璋别无他法,无奈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下:
可怜可怜真可怜!别人有年我无年,赊个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当皇上,      老子要过二个年。   后来,朱元璋果然当上皇帝,下令,年前,腊月23,再过个小年。   另外,还有父亲讲的一个故事让我至今难忘。他说,他年轻时曾经在一次小年里,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灶王爷选秀”。他们找来村里的几位老人,让他们扮演“灶王爷”的候选人,然后让村民们投票选举出最受欢迎的“灶王爷”。选举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纷纷为自己支持的“灶王爷”拉票,最后还选出了一位“最好灶王爷”,并给他颁发了一份特别的奖品--一块自制的糖瓜。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年轻时的活泼与创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他共度的每一刻时光。
   大哥和父亲讲的故事,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晚餐过后,我们一家人坐在灭炉旁聊着天,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烦恼。外面的寒风呼啸着,但屋内却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看着父母那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激。是他们,用爱和关怀陪伴着我成长,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也是他们,将那些充满传统韵味的习俗传承给了我,让我在每一个小年里,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童年的温馨与甜蜜。
   那一夜,大哥、大姐和父亲聊了很多很多,从过去的趣事到现在的生活,从未来的梦想到家庭的计划,我们其余几姊妹很小,但听得仔细。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温情与感动。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鞭炮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我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家人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随之,父母、大哥、大姐、小弟,都先后离开了我们,但每当小年来临,那些与父母、大哥大姐、小弟与亲人共度的温馨时光,以及那些充满传统韵味的习俗和趣事总会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我仿佛能看到父亲在院子里扫尘的身影,能听到母亲在厨房里制作糖瓜的声音,能听到大哥讲故事的声音,能感受到祭灶时那份庄重而又神秘的气息,能闻到晚餐时那熟悉的家的味道。这些记忆,如同珍贵的宝藏,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位母亲,也开始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小年。我教他们扫尘、制作糖瓜、祭灶,讲述那些关于小年的故事和传说。看着他们兴奋又好奇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我知道,这些传统习俗和趣事,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幸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时光。
小年,这个预示着春节即将到来的节日,总是能让我感受到那份来自童年的温馨与甜蜜。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次心趣事与温情,则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成长的道路,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小年里的悠悠岁月与温情趣事,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铺展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幸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时光。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记忆将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 者 简 介:
      罗凤霜,女,出生于陕西凤县,陕西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楹联协会会员、凤县作协理事、西部文学编辑,酷爱文学,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擅长于散文、小说。作品在《中国摄影报》《延河》《读者》《骏马》《西安日报》《国际日报》等国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2023年3月出版散文集《青枝绿叶花朵朵》。有作品曾获得国家、省、市文学作品奖。


罗凤霜 发表于 2025-1-22 16:19:16

洛沙总编,各位老师,编辑小年好!

洛沙 发表于 2025-1-22 18:19:53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洛沙 发表于 2025-1-22 18:20:08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admin 发表于 2025-1-22 18:24:48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史海潮 发表于 2025-1-22 18:29:25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梦之旅 发表于 2025-1-22 18:31:17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5-1-22 18:34:49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晓汶 发表于 2025-1-22 19:28:20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白鹿放歌 发表于 2025-1-25 19:38:46

欣赏佳作!支持!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凤霜散文】小年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