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人间烟火 于 2015-12-8 15:24 编辑
农妇心声 文歌 我是个年近五十的农妇,从几十年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巨大变迁与农民创业的艰难。 小时候,家里生活艰难。那时按劳分配,父母整日劳动,却因我们姐弟多而年年短款,每到年底决算后父亲常因无法补款而作难。记得我十四岁就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参加生产劳动。那时力气十足的男人记十分工,女人记七分工,学生记四分工。我和姐姐除了上学外就出工,可到年底仍要补款。家里就靠我们放学后拔草养猪卖的钱补济。每到年底,父亲就愁云满布,动辄大发雷霆,吓得我们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过年的新衣是母亲夜间快纺勤织、一针一线缝制的粗布衣。那时一尺纯棉花布三角五分钱,一件衣服用五六尺布,花两元钱左右可我们也买不起。上学学费姐妹几人不到十元也常让父亲作难。但父亲再难也不耽误我们的学业。他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跳出农门。我们也曾九载寒窗十载熬油,使出浑身解术却因力不从心而被拒之门外。跳不出农门,我便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农家女。十八岁回乡务农,结束了人生最宝贵的学生生涯。 回家后的我除了劳动外就和姐妹们坐在一起做那些毫无价值的手工:鞋、鞋垫、门帘、枕头等嫁妆,即耗时又费眼。若听说哪个村子有电影,我们就结伙成群的跑几里路站着看一两场电影后再徒步回家。那时的我们真是少小不谙事,依旧乐呵着,碌碌无为,虚度青春。其实那时的农家女几乎都那样,从不想出去谋求发展之事,整天守着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昏昏然到了婚嫁年龄,虽无父母之命,但有媒妁之言,两情相愿后就草草地结婚。结束了我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涯,开始了为人媳、为人妻、继而为人母的生活。 有了家和孩子后,我以家和孩子为重,丈夫秋夏两忙收种完后就出外跑运输了。丢下我和孩子守着三亩地打转儿。从播种到收割期间付出多少无从记得,只知草出要除,天旱要浇。浇地时队上开井轮流浇水。深更半夜、日照正午都可能轮到你,你若不去就等下茬再浇,我只好随叫随到,穿着泥鞋深一脚、浅一脚的踏进酥软的泥土里,有时灌了一鞋子的泥水,实难从泥地里拔出。冬天的刺骨、夏日的酷暑此时无觉,只知付出就有收获。可谁知在其中一年的大旱中,我同样的付出却因水未及时而颗粒未收。这更让我懂得秋作靠墒的道理,为多打粮食只好付出更多,但日子仍紧巴巴的。 后来两孩子稍大些,为搞活经济,三十多岁的我不耻下问,求学于我的舅父门下,他是六十年代西安医科大学毕业的眼科专家,毕生精力于眼光学,验光配镜数十年,在那儿我精心学习了三年后自行创业,成为验光配镜个体户,开始了我半农半商的生活。我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回店经商。经营眼镜店多年,虽钱没挣多少,但自觉改变颇多。在这里我有更多的时间,看我喜欢的书和做我喜欢的事。我有好多的朋友,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和一些做工的技巧。近年来,我自学了电脑,虽然只会些简单的操作,但我兴致尤浓。它让我大开眼界:足不出户可观世界之美,坐视方寸可购心仪之物,鼠标轻点可通千里之亲。这不,这次征文活动也是从电脑上获知的。这正是我倾吐心声之时,我要一吐为快! 现在,我的女儿已出嫁,儿子正谈婚论娶,我也在向人生的中壮年迈进。但我雄心不已,好似有好多的事要做,好多的东西要学,我正努力着。我相信,如能这样继续下去的话,我会和大家一样成为积极向上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农妇的。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