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老松小说】请讲文明(附:奇石图片和赏析短文)

[复制链接]
查看1903 | 回复8 | 2017-7-28 0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会骂一个女人,我说的是美女,你们会骂一个美女为小杂种吗?”双手插在裤兜里、在室内走去走来的晋宏问。
  “我想不会的。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玩石头的高雅的人,是不会对一位美女骂得出这种话的。”晋宏接着说出了他的观点。
  “虽然我也听过一些人,比如市井里的那种粗鲁人,骂过女人,包括骂他们自己的老婆为小杂种的,今天早上在一家过桥米线馆里吃早点时,我就听见了那个老板这样骂了那位漂亮的老板娘。但我们不会这样骂女人的,包括骂自己的老婆。”晋宏如动物园笼子里的狮子般踱过来踱过去,继续说。
  “是不是这样?‘校长’?”晋宏突然将矛头指向了“校长”。
  “这个……嗯……,这……得看情况。” 正在把玩一方约二十公分见方人物画面石的“校长”,边抚摸着石头,边漫不经心地回答。
  晋宏大吃一惊,将一直插在裤兜里的双手抽了出来,坐在了“校长”的身边。
  每年的七月十日,是“全国赏石日”,是奇石爱好者们自己的节日。
  今年“赏石日”的当天下午,位于滇东南的七叶市的几个奇石爱好者,在凑份子到酒馆里相聚喝了酒后,晚上,石友们又一起来到资深石迷罗松的家里,品茗论石。
  “我的这方彩蜡石,质色还可以,但难读出主题。”在将石友们的茶杯里倒上茶水后,罗松捧出了一方石给石友们看。
  喜欢玩象形石的石友史盖,建议将这石看成山景,并以古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入读;痴迷质色石的石友权秋,说看成《秀峰披彩》比较直观;而那个喜爱玩料石和雕件的石友大志,则建议别费心思瞎读了,说这就是个“金包银石”嘛,干嘛还非得读出点文化品味不成。
  罗松高兴地说:“‘金包银’,很吉利的名!好,就用这名”。
  这时“校长”接过这方石抚弄了一阵子,说:“表皮为金,里头如絮,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见到这石的‘絮’,已经外露了吗?什么‘金包银’?还不如就读个《金玉其外》吧” 
  墙头草般的罗松又说:“对啊,这读法新颖,还是‘校长’肚子里墨水多。”
  “校长”抚玩了这方二十厘米见方的“金包银”一会儿后,转过头,对坐在身旁的晋宏说:“你刚才不是问大家有没有骂过美女吗?我这里就有一个故事,要跟大家讲呢。姑且就拿这方《金玉其外》石做引子吧。”
  晋宏的双臂如士兵们开班务会般抚在膝上正襟危坐,说:“请讲。”
  “校长”滔滔不绝地讲开了:
  “‘金包银’这名,跟那些读《金玉满堂》、《年年有鱼》的石头一样,俗啊!而《金玉其外》这名,内涵却丰富得很。我现在说的金玉其外,通俗点讲,就是指一些人跟绣花枕头一样,外表漂亮,里头却是一包草,很没素养。
  “比如在我们七叶市,难道各位就没见过,一些穿着新潮时装的帅哥靓女,为抄近道,一个个像岩猴样去攀爬马路中间的隔离栏吗?这种情景,让外地人看了,会觉得我们这城市的很多人,素质真低啊!
  “记得有天一大早,我开车驶过市区某路段,猛地左眼帘就映入一妙龄美妇身影,我的天啊!瞧这妇人,其身形足以称魔鬼,其面容足以赛西施,其衣着,嘿嘿,比 T 台上走着猫步的那些小蛮腰女模特还更时髦。但是——就在我正陶醉于这无限美妙的视觉享受中时,这美女已欺近道路中间的隔离栏,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美女身体朝右一转,左腿便笔直搭在了高至胸口的隔离栏最上边,那架势,一点都不比台上正劈叉的舞蹈演员差。”
  “校长”抬起杯将茶水一口闷了,接着说:“话说那美女在左大腿勾搭上栏杆后,只见她双手抓牢了护栏,左脚下到栏杆下面的横栏上,蛇腰一扭屁股一翘,右脚便麻利地离开地面上了栏杆,整个人就骑在了隔离栏上,那情形,就如电视里头见过的赛马场地上那些英姿飒爽的女骑手一样,使得我都几乎要停下车,来欣赏她的精彩表演了。”
  “后来呢?”已将一双毛茸茸的臂掌托在下巴上了的晋宏,迫不及待地问。
  “后来,我骂她了。”
  “刚才你不是还陶醉于她的美吗?为什么马上来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罗松边为“校长”的杯子续茶水,边问。
  “啊呀!我这转变,可不正是与今天讨论的这石的名——《金玉其外》吻合起来了吗?!”校长耸耸一双剑眉,说。
  “校长”又呷了口茶,继续说:“瞧这美女,在她劈腿搭上栏杆后,我才反映过来,这里没有斑马线,隔离栏也没缺口不可以从这里横穿马路的,她可能是想抄近道到对面的女士服装专卖店去的吧?
  “话说那美女像杂技演员样骑在栏杆上后,蓦地风起,她那鲜艳的连衣裙,便如一把伞,望上撑开了漂亮的伞花,那雪白的大腿,随着伞花的绽放,几乎要全露出来了——然而——正在这时,正朝右打方向避让就要从栏杆上下来的这美女的我,听见从我右手边驶上来的一辆雪佛莱的车窗里朝我甩来了一句‘本地骂’,然后扬长而去。我一时鬼火冲(脑怒)起来,遂迁怒于正在栏杆上杂耍的这美女:你这个小杂种,穿这么漂亮人长的这般俊,为啥子要来翻栏杆?!害得我差点跟右边上来的雪佛莱啃了一回。斑马线离这也不算远你为什么不去那边等人行道绿灯亮却要在栏杆上朝众人展示你的大腿?你也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小母亲吧,就不怕还没进校门的你的孩子看见你这不文明的‘壮举’?你的所作所为与你的美貌和漂亮身形极端的不协调,映现出你的心灵,外表美而心灵不美,正如一句俗话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陡有外表,如空心萝卜一样让人讨厌。大庭广众之下劈腿越栏,引得众人包括开车的人观看,埋下交通安全隐患,你就没有一点羞耻感吗?”
  “你这些话骂出口了吗?”权秋石友问。
  “只是在喉咙里嘟咙了几句,也不知她听见了没有。”“校长”答。
  “那你也属‘路怒一族’,也属‘金玉其外’了。”史盖石友揪住了“校长”的尾巴,一通笑。
  “是的,那美女不该翻栏杆,你也不该骂人的。请讲文明!别忘了晋宏石友说的,我们都是玩石头的‘高雅人’。”大志石友眨巴着眼说。
  “是的是的。”众石友笑着连声附合。
  “校长”有些羞愧地笑了。

  注:此文创作手法参考了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在甲板的天蓬下面》的文体制式,但内容、情节和人物对话等,全部属于自己原创,作者注。
  
  [作者简介]笔名:滇南老松,实名:韦建松,男,1965年7月出生,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人,学历为大专,职业经历为军人、公务员。现居文山市。喜爱文学、绘画、音乐、奇石。有散文、杂文、小小说、短篇小说散见于省级、地市级报刊和各类网站。杂文《做客记》被收录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杂文丛书·周末闲话》,散文《一碗面》获《文山日报》“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二等奖。

  附:滇南老松藏石赏析之《金玉满堂》
  此“金包玉”蜡石,形饱满,色灿如金。皮绽处,现几处玉化状晶体物,使整石呈流金淌玉状,正应《红楼梦》中那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语境。此等寓意金玉满堂,富贵安康,兴旺发达的石头,玩石人是十分喜欢的。这没什么,过年时人们贴春联,其内容,也多为这类吉言嘛。有的石友,不也将他们的一些类似石,尽配上些金元宝状底座、铜钱状底座和古代官帽状底座的嘛。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4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很给力!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7-7-28 22: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的文采,那收藏的石头也好漂亮哦!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滇南老松 | 2017-7-29 0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7-7-28 22:56
欣赏老师精彩的文采,那收藏的石头也好漂亮哦!

  多谢管理员关注,云南和广西、广东都是奇石资源较多的省区,而我们文山州就跟广西百色市接壤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9291047 | 2017-7-31 15: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了,看来老师是奇石方面的痴迷者,我也同样喜欢。文笔很精彩!推荐精华!
王尊让问好老师!祝写作快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滇南老松 | 2017-7-31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49291047 发表于 2017-7-31 15:30
领教了,看来老师是奇石方面的痴迷者,我也同样喜欢。文笔很精彩!推荐精华!
王尊让问好老师!祝写作快乐 ...

  谢谢王老师关注。西北地区,甘肃兰州是黄河石的聚散地,玩石氛围较浓,主要名片是黄河画面石。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7-8-3 1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滇南老松 | 2017-8-4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洛沙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风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17-8-5 1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老师佳作,向老师致敬问好,顺祝夏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滇南老松 | 2017-8-5 1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 发表于 2017-8-5 13:00
拜读欣赏老师佳作,向老师致敬问好,顺祝夏安。

谢谢长风版主阅。祝夏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