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姚选富识百草之二
岐伯和园里的 “粘人草”:姚选富说鬼针草的药效智
开篇索引:鬼针草描形 田埂丛丛四棱秆, 黄花带刺粘衣衫。 路人嫌它勾布衫, 谁知是味救命丹。 晨雾刚散,岐伯和园的田埂还润着潮气,姚选富的布衫下摆沾着草叶上的露珠,药香混着泥土味漫开来。他忽然停在路边一丛野草前,指尖勾住沾在裤脚的黑褐色小刺球笑:“这‘粘人精’,可是藏在路边的宝贝。” 那草茎秆四棱,羽状复叶青翠欲滴,顶端缀着细碎的黄花,正是鬼针草。“认得这别名不?” 姚选富摘下颗带刺的种子,“《本草纲目》里写着呢,‘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叫鬼针,南人唤鬼钗,咱西北老乡更爱叫它‘婆婆针’。” 他把种子往我袖口一粘,“你瞧这倒钩,跟长了眼睛似的,这不就是它传宗接代的法子?” 蹲下身拨弄草叶,他忽然念起老话:“‘鬼针草不起眼,清热解毒是关键’。前阵子中医鲁向宁在园里割草崴了脚,肿得老高,就采这草捣成泥敷上,三天就消了肿。” 他指着叶片,“岐伯在《黄帝内经》里讲‘人以天地之气生’,这草长在路边荒地,耐旱耐涝,性子平和,正好治咱老百姓常犯的热毒肿痛,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 雨丝又飘起来,打湿了草叶。姚选富掐下一段茎秆,断面渗出青白汁液:“时珍还说它‘苦,平,无毒’,蜘蛛蛇咬了,杵汁服了再敷上,立马见效。” 他忽然想起什么,“村里老人常讲‘家有婆婆针,不怕热毒侵’,夏天小孩喉咙痛,采把鲜草煮水加蜂蜜,比啥糖浆都管用;就连高血压的乡亲,平日里用它泡水喝,血压都稳当些 —— 不过得记着,这是辅助调理,药可不能随便停。” 我们往岐伯和园深处走,路边鬼针草一丛丛蔓延开。“你看这草,没人种没人管,却在哪儿都能扎根。” 姚选富弯腰采了把,“岐伯尝百草,时珍修本草,说到底都是从这些草草药药里找出活命法子。就像老话说的‘野草是个宝,全凭人识货’,这鬼针草粘人衣裳,却不粘人的病痛,多实在。” 歇脚时他把鬼针草摆在布包上,与丹参、千里光摆在一起。雨珠滚过叶片,药香更浓了。“‘识得鬼针草,小病不用跑’,这话可不是瞎编的。” 他掂掂手里的草,“中医从来不是啥高深学问,就藏在这路边草、民间话里,跟‘上床萝卜下床姜’一个理,都是咱过日子的智慧。” 结尾语:“鬼针草述效” 捣烂能消脚面肿, 煮水可润喉咙干。 婆婆针藏本草智, 小病缠身不用慌。
洛沙,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