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和园里土豆香:姚选富说土疙瘩的养生道 秋阳晒暖岐伯园, 土疙瘩藏养生丹。 叶儿青青筐里卧, 姚翁开口说真诠。 秋阳把岐伯和园的田埂晒得发热,西部文学健康大使姚选富挎着竹篮走在前头,裤脚沾着的泥土里裹着细碎的土豆叶。他低头瞥了眼裤脚,指尖拈起一片嫩绿的叶子:“这土豆叶可不是废料,‘薯叶赛菠菜,清热又养胃’的老话没说错。岐伯讲‘草木全用方得真意’,这土疙瘩连带着叶子都是宝。” 说着又蹲下身,指尖摩挲着刚挖出的红皮土豆,外皮还沾着湿润的黄土。 我捏起个鸡蛋大的土豆,表皮坑洼处还嵌着小石子,又看向他手中的土豆叶。姚选富笑了:“‘土豆土中生,赛过灵芝翁’,老辈传的这话不假。《本草纲目》里早写了土豆能治‘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咱岐伯和园里中医赵彩萍老师常说‘吃块蒸土豆,胃病不露头’,就是这个理。” 他又举起土豆叶,“这叶子含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比菠菜少,焯水后炒着吃,能调理肠胃、去胃火,上周李婶犯胃炎,吃了两天土豆叶炒鸡蛋就舒坦多了。” 他掰开土豆,乳白的断面渗着细密的淀粉,“你看这质地,入脾、胃经的东西都带着这份绵密,土豆和叶子搭配着吃,和中养胃的功效更周全。” 竹篮里的土豆滚出个青皮的,姚选富立刻捡起来:“这个得留心,‘发芽土豆毒如蛇,青皮土豆莫沾牙’。” 他指尖点着芽眼,“这里含龙葵素,土豆叶里也有少量,不过只要选嫩尖、彻底焯水就安全了。岐伯讲‘顺其性则养,逆其性则伤’,药食同源的讲究就在这分寸里。” 远处菜畦里有人喊他,原来是张婶的孙子起了湿疹,正等着要生土豆片。“‘生薯敷疮,消肿止痛’,这是《本草纲目拾遗》里的老法子。” 姚 选富挑了个光滑的土豆,又顺手摘了几片新鲜土豆叶,“要是皮炎痒得厉害,把土豆叶捣成泥敷上,清热解毒的效果比单用土豆还强,去年马大爷的腿上长痈肿,就靠这法子敷好的。” 他把土豆和叶子递过去,“切片敷在患处,比药膏还温和,昨天李家娃烫伤,敷了两次就不红了。” 坐在田埂上歇脚时,姚选富翻出竹篮里的干土豆块,又指了指田边晾晒的土豆叶干:“去年冬天下雪,王大伯犯了便秘,我教他用土豆煮水加蜂蜜,三天就通了。要是平时上火,用干土豆叶泡水喝,还能缓解咽喉肿痛呢。” 他指着远处的玉米地,“岐伯说‘微动四极,食养为先’,这土豆含的膳食纤维是给肠子‘松筋骨’的,叶子里的纤维更细密,能帮着清肠毒。城里人大鱼大肉吃多了,不如来盘炒土豆叶配蒸土豆,‘肠清一身轻’的道理古今一样。” 晚风里飘来厨房的香气,是女中医赵彩萍在炖土豆牛肉。“‘土豆配牛肉,赛过活神仙’,这搭配可有讲究。” 姚选富眼睛亮起来,“牛肉补气血,土豆护胃黏膜,正合了岐伯‘五谷五畜相济’的说法。要是再加点焯水的土豆叶,还能平衡牛肉的温性,不容易上火。” 他话锋一转,“但记住土豆不能和柿子同吃,老辈传‘薯柿同餐,堵胃难安’,犯了食忌就得不偿失了。土豆叶也得注意,过敏体质的人可别随便吃。” 夕阳把土豆地染成金红色,姚选富把装土豆的竹篮递过来,里面还躺着几片鲜嫩的土豆叶:“李时珍说土豆‘益气强身’,这叶子能清热解毒、健胃整肠,岐伯讲‘形神一体’,这土疙瘩连带着叶子里藏的,正是咱老百姓的养生智慧。” 我捧着温热的土豆,指尖轻触那片嫩绿的叶子,忽然懂了 “药食本同源,对症胜仙丹” 的老话 —— 原来最好的良药,从来都长在最朴实的土地里。 薯肉绵密薯叶鲜, 药食同源一脉连。 顺时吃对无虚耗, 土中藏着活神仙。
笔名:洛沙,本名:王养斌,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