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线装的经典,在每一页,鉴古知今。 握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湿漉漉的手感。 在“湖天一览”的空濛里,寻觅登眺之所的清辉。 在剑戈、嘶鸣、血火、呼啸里,褪去骨膏凝脂的繁华。 在“分烟话雨”的画轴,听春雨,瞭夏荷,览秋烟,枕冬雪。 在风花雪月的眼睛里,嵌满了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临的胸臆。 肉体与灵魂的盛宴,是石碑上的盛世。兴,也烟雨。衰,也烟雨。
一粒涴濯的晨星,在每一天,抚今追昔。 听见“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热辣辣的心跳。 在“波光迎日动,浩气与云浮”的诗境里,迎迓天地的美。 在兴于盛世、毁于战火的残余里,触摸人性的痛。 在兴于共登青云、毁于血脉喷张的文字里,翻检思想的浑浊与澄澈。 在南湖烟波粼粼的历史高地,渺渺红船,大地如碑。 骨头与血液的江山,是民心上的旗帜。苦,也烟雨。甜,也烟雨。
【作者】郑立,男,作品散见《星星诗刊》《散文诗》《诗歌月刊》《华语诗刊》《四川文学》等,重庆作协会员。 【地址】重庆市武隆县卫生计生委。【邮编】408500。【电话】13983580705。
补充内容 (2015-9-11 16:56):
“分烟话雨”应更正为“分烟话雨”,谢谢编辑老师。是我的粗心!
补充内容 (2015-9-11 16:59):
呵呵,“分烟话语”更为“分烟话雨”,是烟雨楼之匾上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