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散文随笔
›
[刘振纪散文]《三谒后土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刘振纪散文]《三谒后土祠》
[复制链接]
839
|
1
|
2015-11-12 10:0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散文)《一路风景》之
《三谒后土祠》
‘ 我带了虔诚三次去拜谒后土祠,却三未如愿。
对于后土祠的印记约从孩提始,有一年清明上坟听大人闲谈说村里有个人当初没有投对队伍跟国民党走了,后来死在河对面的庙前了。村里的哲叔是黄河滩王把河东万荣临猗逛遍了,他又是出名的侃三,天上地下河东河西没有他不知不晓的奇闻典故。我便问他庙前在哪里?那时我们就站在我家东头塬边的麦场上,他用下巴朝黄河对面的东北方向噜了噜,又对我用手指说就在那山下边。
我透过二十里宽的黄河迷雾,矇胧中似有一个小山村但并不真切。”地母庙就在哪块,”他说。
那天我们缠着哲叔,我们答应给他摘酸枣。他兴致勃勃唾沫乱溅给我们讲了很多,什么对面山下面的村子都叫什么村,宝井是怎么回事,吴王崖(音Laj)是怎么回事等等等等,那时他说庙前的地母庙就是给人类之母修的祠堂,比司马陵烟火还盛。我就想,司马迁祠我们经常逛,那可够巍的,什么时候一定要去看看。+几岁那年几个人游过黄河到了庙前坝上,小刚把屁股在坝上蹲窝做记念时,(见《我的黄河》)我就想去看地母庙,看看曰渐落山否则天黑游不过去回不了家,几个人勾蛋子都得肿,我只好咽了咽唾沫恋恋不舍地跳进黄河往回游。这一来就是二十多年。
我第一次从榆林渡踏上对岸的沙滩是2008年的炎夏,其时我应聘到万荣荣河高中,利用暑假主持培训新聘任的57名本科大学生(见《一路风景》),我从南赵沿山下的沿黄公路一路向北,虽是正午12点的酷热,而自行车如飞的骑行也有屡屡清风扑面,所以我有心情左右顾盼周围的山意水色。在宝井盘桓时就生出顺道看一看后土祠(这时己知道所谓”地母庙”就是后土祠)的想法,但那时正是午后3点,一是天太热管庙的一定会以为我脑子刚被马蜂叮了,二是我得急着到学校报到,再说后面有的是机会。
第=次应该是开学的两个月以后了。几个年轻教师周末无事邀我一同去访后土祠。
从荣河镇西行数里有个叫周王的小村,小村坡下五七里便是庙前村了。因为路并不远我们步行。有个对后土祠熟悉的小伙建议不走大道而从周王村北的一条小路下坡,他说这样踞高临下可以看到后土祠的全貌,于是大家欣然赞同。
下到半坡就见一座不大的庙宇依山而立,因为是俯视并不感觉其巍峨,但雕甍依稀瓦棱参差,看样子也就三四进院落大小。周围的地形却有点奇怪,只见左右两边塬地成半拱园形,说通俗点就象一个女人坐下的大屁股,而后土祠正环供在中间。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睢上”了,而所谓”Shui读音,这个字可能只在《康熙字典》或能查出,似应写作月加佳字的,意思就指女人的臀部。
嗬嗬!
但扫兴的是这一天我们都没有进得庙门:管庙的老人不在!
我们在门外盘桓,我有很多的不解。
年轻人的心性,他们并不为之失望,而是邀我这个水边长大的黄河土著领他们去看黄河。我便陪这一群男女顺着二十多年前我曾爬上来过的这条堤坝走到黄河东岸的沙滩上。
虽然没有进得后土祠,但也是个愉快的周末,这群年轻教师,东北大汉杜云彪,甘肃姑娘周同丫,安康小子赵雨:琪都为乞势磅礴的黄河惊叹不已,他们在岸边秋草丛中捉水鸟,还象我们小时那样在河边沙滩上用手挖出一个个坑,然后高兴地看坑里渗出水渗满沙坑……
我在他们的笑声中凝望,正对面,西岸的梁山北麓,依山而建的汉太史司马迁陵清晰可见,蜿蜒曲折的石道尽头最高处是司马迁衣冠冢后的墓上柏。而我的身后便是遥遥相对的后土祠。
我隔壁办公室的孙主任是周王村人,我问他为什么后土祠没有司马迁陵更宏伟,是不是后土祠不是国家重点保护庙祠?他很使劲地摇了搖头说,那可是汉武帝建的!
停了一会他笑笑说,也许后土祠供的是女人的缘故吧
此后一直忙,天也渐冷,没有机会再去看后土祠。
第二年春我看《史记》之《汉孝武本纪》才对后土祠有所了解。
中国人对于鬼神的信奉是从汉武帝开始的。祈求国强民安是母个人君的望,有人建议武帝拜祭天地神,武帝从言而建太一庙,'也就是屈原曾指责的不主持人间公正的东皇太一庙。为祈福祉汉武帝每年都要祭拜天神太一。后来连年自然灾害,又有人进言应祭地神,而恰在此时河东太守报黄河东岸水中现出宝鼎一尊,武帝以为此乃天吉,于是改出鼎之村为“宝鼎村”而在宝鼎村(即今宝井村)北五里依山建”后土祠”以祭地母。
汉武帝对天地的拜祭是虔诚的,据说对于后土祠他每年要拜祭四次,春夏秋冬的祭拜分别称”祠褕丞尝”,在古汉语中”祠”是动词拜祭的意思,在《孝武本纪》中记载武帝共“祠后土”13次,每次都从对河的芝川渡坐船到这里拜祭,苏武的哥哥即是护卫武帝少子祠后土时,少子不幸坠亡而引咎自尽的(见《汉书苏武传》),李商隐曾有《贾生》诗讽刺刘彻的迷信: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信人才信鬼神
宣室是汉武帝召见贤才的地方,以《论积贮疏》《论贵粟疏》闻名千古的贾谊是西汉第一贤才。宣室召见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待遇,就连唐初万荣才子怀才不遇的少年王勃也叹息“奉宣室以何年”,只可惜刘彻“虚前席”只是为天下人做做爱惜人才的样子!
每年古历的3月18是后土祠庙会,这一天善男信女达官士人摩肩接络绎不绝,求子息传承求官运亨通求招财进宝求康宁万福的。运城老叟代高三语文的赵先生对后土文化颇有心得,他邀我去凑热闹,我公务缠身未能成行。
其时孙主任早已通融过管庙的武老先生,他是热爱后土文化的且有专著出版,他说他天天都在,让我什么吋侯有功夫来都行。于是几日后我邀了代高三历史的陕北安塞人学宾先生前往,真是好事多磨,不巧老先生那天正好进城去了。
不久老先生专程到学枚邀我,他很是抱歉,还送我两本书。此后我再没有腾出时间去,不久又离开了万荣。
从老老生的书中我领悟了后土文化。我常想虽然我三次未得进谒后土祠,但有了对后土文化的了解也就够了。我们常常追逐有形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寻求无形的精神的满足?
从老先生的专著我才知道,今天的后土祠两干年来向东挪建了三次,最初的祠庙应在今天的大河中央,距东崖至少一千五百米。
一代一代人供奉拜祭着这座祠庙,这不应只是我们并不信的神,而是一种民族拥有热爱誓死捍卫的魂,这是对祖先留下的寸寸土地的敬意和依恋。
这就是晋文公重耳在逃亡路上虔诚地举过头顶的泥土!
这就是我们表白忠贞表白纯洁”实所共鉴”的”皇天后土”!
这就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我终于理解了这隔河相对守望千年的默契和永恒。因为太史陵只是一座历史的记录,而后土祠,却是中华民族复兴昌盛的见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
个人认证
|
2015-11-13 0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信人才信鬼神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诗词歌赋
刘振记
个人认证
67
主题
93
帖子
779
积分
VIP会员组
VIP会员组, 积分 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 积分
VIP会员组, 积分 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 积分
积分
779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2022-01-23
关于注册会员和登录《西部文学网》的通知
2022-01-03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9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
10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