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青锋 于 2015-11-14 08:00 编辑
童年的记忆犹如一坛陈年老酒,愈久弥香,它散发这诱人的纯绵,令人欲罢不能;童年的故事就像沙滩上的贝壳,色彩斑斓,随便拾起一片,都会忆味悠长。在那片青涩的记忆里,只有欢乐没有忧伤,那么清新,那么自然,那么天真,那么烂漫,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和向往,那里有太多的故事令人难忘。在那个物质匮泛的年代里,也许最令人难忘的还是童年里吃过“美味儿”,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屑一顾,可是在我的童年里,确都是美好的盼望。
童年里最盼望的就是过节,特别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仅仅是有新衣服穿、热闹,更重要的是每当过年过节都会有好吃的。一到年根,家里都会忙着置办年货,每家都会炸鸡,炸鱼,做豆包等,这些在我们眼里都是平时难以尝到的美味儿。一到家里做这些,都会眼巴巴的看着,那叫一个馋啊。由于这些都是准备来过年招待客人的,本来就不多,所以也不能让孩子们多吃,偶尔的给一块,都会拿着跑出去炫耀。过了年最盼望的就是来客人,因为来了客人总会在兜里塞两个苹果,放包桃酥什么的,平时是难得吃到的。亲戚走后,父母总会拿出一点给我们吃,然后就放到墙上挂着的包里,隔几天再给一点,其实平时也是这样的,买点白糖了,糖块了的都这样,于是那个墙上高挂的包里便有了长长的向往。
在平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零食的,偶尔父母也会给一两毛钱,甚至几分钱,拿着钱便会跑去村里的小卖部.哪里有好多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有二分钱三块的水果糖,也有奢侈一点的二分五一块的高粱饴(开始我们村还没有,要去姥姥家才能买到),有五分钱一包的山楂片,还有一毛五的一包的五香瓜子......总之在我们眼里那里有好多好吃的。那时一年四季都有令我们难忘的零食,长辈们去赶集总会给我带回来一些吃的,春天会带回来一小碗煮熟的豌豆角或是几个粽子。夏秋天可吃的多,有桃子、葡萄、苹果等水果,有时跟着去还会问父母要汽水,就是一种兑了颜料的甜水而已,用各式各样的软塑料瓶装着,红的、绿的、黄的都有,一毛多钱一瓶,那时的小孩们都喜欢喝,跟喜欢那种瓶子。冬天吃的比较少,最多的就是糖葫芦和山药豆,一串串的沾了糖,甚是诱人,有时奶奶会从箱子底掏出一个秋天藏起来的苹果,虽然皮都起皱了,还是很难得的。即便只是几毛钱的东西,我们都会很高兴,他们赶集一会来,我们就会去包里搜搜带什么好吃的了,有时没有就会一脸的失望。在家里一听到外边有叫卖声,就会飞跑出去,围着看,看人家买了就会回家问父母要。有的是用废品或粮食换的,比如货郎的糖豆豆、玉米棍(是一种玉米做的空心的棒状零食,有红的、黄的、绿的),还有叫卖的油条等。更难忘的是夏天的冰棍,那时卖冰棍的都是用一个白色的箱子带着满街叫卖,每到这时都会问父母要上一两毛钱去买,一般是五分钱一支,有时到了阴天了或是快化了,也会一毛钱买三只,虽然只是个冰疙瘩,但却是那时最好的降暑品了,拿着冰棍的竹签,舔着凉凉的冰棍,还散发着淡淡的水果香,令人回味悠长。
由于那时经济条件不好,农村的孩子零食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也总能在乡村那个天然的环境里搜寻出许多的“美味儿”。春天来了,田野里到处都能找到吃的,我们会垮个柳筐,满地里挖野菜,什么荠菜、苦菜、面条菜,好多都能吃,还可以上树撸榆钱,回家拌上面粉或是玉米面,撒点盐,蒸着吃。春天一到还有一种小孩们喜欢吃的,就是茅草花还没长出了嫩穗,我们那里叫"扎引".麦收前后,是捉知了鬼的好时候,每到晚上都会拿个手电筒到树下照,每晚上能照好多,回家腌起来,腌好了,就可以炸来吃。夏天,就会结伴去河里逮鱼。到了秋天,就会编个蚂蚱拍子,在田间地头逮蚂蚱,有时还会去新耕的地里捡豆虫,回家炸着吃。有时还会几个人去偷人家的地里的玉米、花生、地瓜,逮点蚂蚱,跑到河边挖个坑,捡柴火烧着吃,有时会烧糊了,不过还是吃的挺香。新鲜的玉米秸也可以吃,两边一扭,吮流出来的,甜甜的汁液.田野里也会找到好多能吃的野果,比如我们烟柚,青饽饽,挂涝(都是我们那的叫法,具体学名,不得知)。到了冬天田野里一片死寂,没有可吃的东西,不过下了雪就有了,我们会找些干净的雪,里边加几块糖精,吮着吃。
天真的童年就在泥土的芳香里成长,伴着大自然的气息一路走来,就如那些至今还念念不忘的“美味儿 ”,甜甜的,涩涩的,嚼出了,甜美的梦想,嚼出了回味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