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一】论人的实在性

[复制链接]
查看2596 | 回复7 | 2014-12-17 1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人的实在性

文/李心一

躯体站立在土地上,土地相对于躯体,是一种在的外显和印证,就如母亲总能印证孩子的存在一样,两者各自将自己,渗透于另一个客体,使得主体的感受宽泛化,形成一种肯定的意识。和这种肯定相对的,是这个世界,好似有这个人的存在---真实的,基本的,而非概念上的、意识上的:我意识到这个世界,我的存在使得这个世界也存在这种存在。

世界是人的意识组合起来的,它虽然有客观的疆域,但人的思维和思想不太受其限制,所以,人的意识可以强悍至使得世界因有这个存在而罗列出一系列的印证。可即使有这种似证明的东西,那只是外在反应的过程,它是以人为对象的,但并非人本身。所以,假如世界的生物性方面能形成对人的意识有所感知且能确认其存在的话,那么在世界它自我的意识上,人与人就不一定有其鲜活的印证,也就是说,人的存在,从某种程度来说,那是关于“我自己”的事情。外界是相对的,它所产生的张力或束缚,是建立在“我在”的前提之下完成的,但并不是“我存在”的本质。

人的存在是个性化的,这可以夸张的想象为,生成一批产品,只要这个产品一出世,就停止其加工过程,工厂只赋予产品“活了”或“来到这个世界”这件事实,其余的就是这些产品“自己的事情”。我们所探讨的并不是这件产品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以及有价值的东西,而是说,这件产品、以及与这个世界最基础的关系本质是什么?

和人一样,区分本质的意义在于,人不能模糊自己这个生而为人的整体,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个性所言。因为个性是自我扩展的结果,也就是说,它是人意识发展到成熟的产物。如果将人的存在可以比喻为小生活和大生活,那么小生活就是人对于自我的阐述,它有其清晰的边界和特质,就像在人群当中,你很容易就发现这个鲜明的人一样。小生活发生的环境即是这个现实的当下,人能在生活的道场,提取出关于自己发展的资源。同样,一个人在此,亦有自己的痛苦,但他知道,并能娴熟的化解,痛苦与快乐一样,在此只是一个人成熟所必须的营养,这使得他看这一切,就显得淡若许多。

对于大生活的理解,其基础就是人存在的本质,它的方向不是人内在激起的因素所导致的朝向对象,而是人对于“我”简单、本质的一种思考和领悟。它是超越于生活本身的。在佛教的文化中,讲求放下我执,这个执即是自我。人的贪念、欲望、执著源于自我的放纵、限制和禁锢。

中国的文化偏向于我所谓的大生活,它讲求的是一种精神意境,一种形而上的洒脱感和飘逸感;而西方文化偏执于我所谓的小生活,它讲求个性、自我、自由,他们的文化致力于个体潜在的发展,所以,他们的思想和务实感较强,这使得他们思想呈开放景象,以及有关现实方面的物质,发展的较为领先。

存在的夯实感是人对于存在本身的体认,人在意识层面,仅仅能拿取它的一部分,也正是这部分,人对于存在才有智性的认识。一种绝对的体验,是人的意识分散开之后,与外在有形的无形的接触,接触的本身,是人反过来看自己“在”的证据,这种蔓延于期间的过程,即是人的实在,它是充沛的、圆满的,它在人的世界,是人的思维,延展至体验,并超越体验,使得它有落于地,以一种形象化的东西被人所洞察。

人的实在和人的本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是人,那怕做为生物,与这个世界接触中,所觉识的一种整体感;后者是人这个个体,他所拥有的关于人本身的特质,以及他将要生存、发展和成熟的品质。它是趋向于个人化。人在执守于实在的时候,更像一种空间的建立,而非独独一个、一种。之所以人的意识有时候是单一的,那是大脑分析、判断的结果,它只朝向有利或有意义的方向,而对于实在的把握,实在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一方面,人在思维的有限之中,隐隐约约有种对任何外在的接触之感,另一方面,则完全是一种形而上的结果。

实在的精神意义在于人本身亦有的圆满。从人来到这个世界一种初化的圆满,到历经各种遭遇,使得人的心性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更多的时候就想湖面的莲花被尘染了世俗的东西一样,由此,首先对于自己的体认从一种不明确的肯定,到意识逐渐清晰的怀疑,以及要建设的愿望。再就是这些内在的变化,引发人对于外在一系列的反应。当人完成他生命有限的经历之后,又开始向心性的圆满靠拢,这好像是人不自觉的意识,然而它又实实在在的在每个个体身上发生。

人要经历多少才会有这种心灵顿化的感受了?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这个问题本身,就隐藏人的奇妙。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一生会发生多少事,更没有人知道发生多少事之后,人开始对于自己有所洞察,然而不言而喻的事情是,不管发生多少事情,人总会走向这条路,你看看那些老者就知道了,他们本身即是自己的答案,同样亦是年轻人的答案。虽然路径不同,但人的心性的发展,如出一辙。

能动摇人这种实在性的,是有关生死之事。亲人去世,活着的人会有一段恍恍惚惚的时间,亲情只是一种原因。在我看来,它晃动了人对于存在的确认。一方面在人的意识之中,无法明确死是一种怎样的事情,以及人们所幻想的死后的世界是如何,另一方面,人在精神上却可维系亲人的音容笑貌一些时日。人在此所遭遇的是,精神上的有关“他”的存在和实体之间的不存在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并非只是简单意义上人对于情感的固守,而是人的存在的一种质疑。相对于他者,我们是客体,客体所建立的画面和对他者的想念的对象,在这里就成想象的部分,它已失去本体,可以说和主体没有本质的联系。

这就使得人的更深入的层面接触到生命的本质,虽只是两极化的一种外显,但它所撼动的,却是根基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人对于实在,第一次领悟的其有缺憾的事实。心灵上的修行,一部分就是针对此的,将生死看做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从生的过程,创造、体悟超越于其上的圆满之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柳芽儿 | 2014-12-17 13: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的文字,将人生存在的本质来诠释,读来深受教育!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柳芽儿 | 2014-12-17 13: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文章,再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4-12-17 14: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心一】论人的实在性已经推至西部文学网首页。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心一 | 2014-12-19 12: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宁静个人认证 | 2014-12-19 13: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156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力溪 | 2015-1-19 2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问好{:soso_e181:}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疆孟杨 | 2015-2-2 0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使得人的更深入的层面接触到生命的本质,虽只是两极化的一种外显,但它所撼动的,却是根基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人对于实在,第一次领悟的其有缺憾的事实。心灵上的修行,一部分就是针对此的,将生死看做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从生的过程,创造、体悟超越于其上的圆满之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