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雨原创】薪火传承,勇当道义上的挑夫

[复制链接]
查看618 | 回复3 | 2016-7-21 1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风4·.jpg 采风1.jpg 采风4.jpg

薪火传承,勇当道义上的挑夫
——咸阳市知名作家采风团来淳化活动座谈会记略
采风2·.jpg
接到“采风团”到来我县的通知,已经是716日下午5点的样子。我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潮,便急匆匆驱车从铁王镇赶到了近30里的县城,等待座谈会的召开。
大概是因为采风在县城还有其他活动要搞,座谈会延迟到第二天早晨举行。
719日上午8点,座谈会在小县城的“名苑酒店”四楼会议室如期举行。会场不太大,但容纳下三五十号人不成问题。条桌摆成一个四方圈,东西至少各有10人的位子,南北至少有15人的位子。整个会场简洁肃静,座无虚席。主席台的一面上方,横幅所写“咸阳知名作家来淳化采风座谈会”。正前方主席台上就坐有市作协主席董信义老师,副主席王海老师,著名作家冯西海老师,评论家、陕师大教授畅广元老师等。两边是采风团的作家成员,有《咸阳日报》主编韩晓英、《秦都》主编宁颖芳、《太白文艺》咸阳站主编陈芳,以及秦汉文学社与重大题材写作团成员贾松禅、幕千雪、林仑、郭中凯和梁新会等十多位知名作家。我们淳化诗词学会成员与文联在对面就坐,有老剧作家程明老师,还有小说家普洲,风俗作家席景凯,《淳化快讯》编辑、青年作家丁延平,诗词学会会员李美丽、郭飞燕、赵亚亚、杨力鸿等青年作家。
首先董主席致辞,介绍了咸阳市文学创作的现状。他认同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观点,以当地文学的现状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学有高原无高峰的倾向,鼓励县区作家多和地市作家交流,相互激励,拿出攀登华山西峰精神,勇攀文学创作的高峰,人人都要有决不辜负所处大好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勉励作家们要放开眼界,站在云端,思想与认识要处在时代前列,引领人民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为基层作家带来了福音,咸阳市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后季将开班,希望大家踊跃报名,努力创作,提高个人文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
与会采风团作家们先后发言,讲述了昨天一天的切身经历,从动身感想,到沿途见闻,再到汉云陵、甘泉宫和秦直道等地采风的经过,印象极好。高度赞扬我县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如诗如画;厚重的人文历史,令人震撼;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使人感动。表达了有机会的话,愿意长期住在历史遗存之旁,哪怕是拥有一间茅屋,也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让满天的星光把智慧的思想点亮,用闪光的文字把别样的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
《快讯》编辑丁延平代表淳化作家发言,感谢是作家团能来淳化采风,并召开座谈会,让我们无名的写手有机会和大作家们欢聚一堂,聆听教诲,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淳化文化史上的盛事。他提出众多基层作家的困惑,即就是视阈狭窄,水平有限,写不出文学上的可供观览的“工艺品”,更达不到怡情悦志的“艺术品”,写出的只是普通实在的“实用品”,殷切地希望在座的知名作家予以解答。
评论家、师大教授畅广元老师作了文艺创作的专题讲座。他指出,文学之所以称为人学,就是它以塑造典型人物为核心人物的原因。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人,捕捉人物最为感人的瞬间,描写人出这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进一步深入其灵魂,才能成功塑造出的富有个性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思想高度上,我们不到那要向前看,追赶潮流。更要朝后看,捡拾那些曾经被我们当做“垃圾”、当做“绊脚石”而决然抛弃和无情批判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是不可阻挡的进步的,但我们也要自觉反思,反思自身在前进当中的过错。一个民族的存在,文化的渊源流长正是他长盛不衰,永远年轻的根基。
他要求作家们要时刻保持人格上的独立与自我精神上的清醒,自觉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自觉构建自身的思想内涵,使自己以敏锐的思想认识时刻处在时代的前沿。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学习,学习哲学和美学,学习文艺批评和创作理论,大量阅读中外古今经典,汲取营养,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因素,不断锻炼提高自身语言的表达技巧。写什么,怎样写,写给谁,这是我们必须随时思考的议题。他指出,“要有自己交朋友的作家,把自己的创作向人家的高度方向靠拢,创作水平才有飞跃的可能。”同时也要深入生活,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之中,以敏锐的异于常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于细微频繁之处人发现一个别样的世界。这是一种主动切入生活的方式,要比被动深入生活的效果起码要好一大半,值得提倡。
他提出了成立文艺沙龙的建议,建议定期聚会,建议同题创作,保不准,我们的作家老师们到时能带出几个像小说王子莫泊桑那样优秀的学生来。
题字2.jpg           题字.jpg

最后著名作家们纷纷现场挥毫泼墨题字,勉励基层作家们创作进步,多出精品,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魏晓鸣生活照.jpg
何心雨,本名魏晓鸣,陕西淳化人。中国散文协会写作中心会员,陕西文化网艺文社会员,咸阳诗协会员,江山网签约作家。
    坚信“文艺是心灵的创造”,因此我愿与读者分享诗歌世界,开启心灵之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6-7-21 1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薪火传承,勇当道义上的挑夫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6-7-21 18: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刻保持人格上的独立与自我精神上的清醒,自觉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自觉构建自身的思想内涵,使自己以敏锐的思想认识时刻处在时代的前沿。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学习,学习哲学和美学,学习文艺批评和创作理论,大量阅读中外古今经典,汲取营养,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因素,不断锻炼提高自身语言的表达技巧。写什么,怎样写,写给谁,这是我们必须随时思考的议题。他指出,“要有自己交朋友的作家,把自己的创作向人家的高度方向靠拢,创作水平才有飞跃的可能。”同时也要深入生活,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之中,以敏锐的异于常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于细微频繁之处人发现一个别样的世界。这是一种主动切入生活的方式,要比被动深入生活的效果起码要好一大半,值得提倡。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何心雨个人认证 | 2016-7-23 11: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朋友们了,希望多多批评,促我进步。家中无网,没能及时回复,勿怪。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