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忠散文】行走在乌蒙山上

[复制链接]
查看764 | 回复11 | 2016-7-26 1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nztlyz 于 2016-7-26 11:22 编辑



行走在乌蒙山上

昭阳区  李阳忠

       乌蒙山,地处滇黔交界,是古夜郎文明的发源地。在彝语中称为“术乌”,即“天上”“美丽”之意。乌蒙山区山野徒步、拉练三年的坚守,自由的游弋,在山脉与河流之间,只为心中的那片蓝天,那些唱不完的歌谣……

那一片湛蓝的天空

       如果不是在乌蒙山游走,我对蓝色绝对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验。
       乌蒙山区群山起伏,关隘四塞,雄奇连绵。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山中有山,峰外有峰,一座连着一座,山与山之间或山顶上会有星罗棋布的村庄,村里的田地就挂在一道道山梁上。游走乌蒙山,漫步在灌木丛野花丛中,高原的阳光,炽热,透明,从幽蓝的天空中泼洒下來,从一棵树到另一棵,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这是一种潇洒,一种意境;在五尺道、石门坎、可渡河、扎西镇行走,古色古香的历史长卷,散发着时间的芬芳,这是一种古朴,一种文化;在高山之巅,远眺群山,泛舟湖泊,蓝天白云,烟波浩渺,鹤飞鱼跃,这是一种气慨,一种情趣。
       乌蒙山的天空,蓝色是惟一的主宰。只要是晴天,仿佛被擦洗了无数遍,湛蓝得有些孤独,纯净得纤尘不染。
       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而自然,太阳缓缓升起,一团团、一片片、一丝丝白云,飘在天上。随着空气的流动,变幻着千姿百态的形状,白和蓝,在这里以最鲜明最纯正的色彩形成对比,白,愈加的白,蓝,更加的蓝。蓝天下,清新的空气、青草的气息、弯曲的山路、透明的泉水,以及擦身而过的膘肥体壮的牛羊,全都深藏在你的脑海。
       乌蒙山的夜空,并不比白昼单调,也不是黑色的,而是深蓝色,且感觉很近、很近。无论夏天还是冬季,傍晚,白云会忽然间从峡谷涌上来,升腾、翻滚、聚散,波涛汹涌,瞬息万变,这就是高原云海。即使你脚下踩着薄薄的冰雪,白云散去,留下蓝天,星月在高原稀薄的空气中也分外明亮,天地间,没有污浊蒙尘,没有嘈杂和喧嚣,只有一种空旷寂寥的美。仰望浩瀚的星空,沉默,孤独,寂静,而又充满希望的力量。那些在深邃的夜空中闪闪烁烁的亮点,定然是远古洪荒时代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点燃的火把,是在空中飞翔的苗族始祖泰黎蚩尤的“火弹”,更像是乌蒙山苗族美少女的眼睛,是关不住的遥远的乡愁。夜空也有云,有云就可能有清凉的阵雨,滋润这高山河流、草原万物。或许,乌蒙山的天空不仅仅是它的美丽、它的神奇,乌蒙山的天空一如大山里的山民,纯净自然,宁静安详,他们确信,乌蒙山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那些唱不完的歌谣

       乌蒙山区山多、水多、树多、花多,歌谣也不少。处处皆有,或曲调高扬,声线绵长,或高亢辽阔,跌岩起伏。都有明白如话,想象大胆,即兴唱和,雅俗共赏的特点。无论在山野还是坝子,在小河边还是在田边地角,歌声与水声相映成趣,或柔美或洪亮。“昭通坝子宽又宽,咕噜团转都是山,中间有只金凤凰,山头山尾路弯弯,呀儿海棠花罗连罗。”这就是歌谣,一首世代相传,久经不衰,广泛流传在乌蒙山的民间歌谣,一首渐渐远离我们的原生态、纯天然的昭通山歌。
       乌蒙山人爱唱山歌,回、汉、彝、苗都爱唱山歌。特别是几十年前,花山节、火把节要唱山歌,红白喜事要唱山歌,插秧挑担要唱山歌,山野牧场要唱山歌,茶余饭后要唱山歌,甚至走路、喝酒、恋爱都要唱山歌。最有代表性的什么《盘歌》《打鼓草》《莲花落》《放羊调》《乌蒙情调》《爬山调》,什么《点兵歌》《祝英台》《瞧郎歌》《赌钱歌》等等,山歌日夜不停地回响在乌蒙山区的山山水水之间,让你百听不厌。乌蒙山歌成了乌蒙山人的精神支柱,成了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记得小时候,在云南与贵州交界处的大山脚下,小河边,每逢赶集天,几百人,不,是上千人,云南人与贵州人就隔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对起歌来。开始是几个人,后来是十几个,再后来就是几十个,从早上唱到晚上,甚至月亮出来了还唱,星星出来了还唱,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男女老幼齐上阵,那场面才叫感人,叫人吃惊,其感染力让听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直至那悠扬的山野和欢畅的歌声,如鲜美芬香的花瓣沿路纷纷撒落。他们大多数是边唱边现填歌词,反应十分快捷,歌词均为现场发挥,临时随口填上的,原汁原味的。有歌为证:“郎一声来妹一声,好比先生教学生。先生教学有书本,山歌无本句句真。”正是杜鹃花开时节,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满山遍野的歌手,一位恰似山间的杜鹃花挺拔俊俏的青年自然洒脱地唱到:“隔河望到映山红,七十二朵做一棚。七十二朵做一朵,那朵向阳那朵红。”如杜鹃花一样灿烂,纯朴大方的姑娘在对岸也不甘示弱:“隔山闻到荞酒香,三十三斤装一坛,三十三斤装一坛,情哥不到不开坛。”
       杜鹃花的魅力,清澈的小河,多彩绝艳的姑娘,诗情画意的内涵,哪一样不让你倾心?哪一个不让人沉醉?野性的语言放牧到妹子温润的唇边,梳理好汉子们纷乱的心事,细腻的歌声,自嗓门间流行开来。正是“鸡嘴没得鸭嘴圆,郎嘴没得妹嘴甜,八月十五亲过嘴,大年三十还在甜”。这些来自民间无所谓作者的乌蒙山情歌,其构思之巧妙,用语之精粹,艺术水平之高超,令听众喜不自禁,如饮甘醇。
回味久远的歌谣,或许,这歌中会夹杂些许如丝如缕的哀怨抑或悲伤。但那必然是一曲曲悠扬婉转的天籁,它一定很纯,很美。那个时代已渐行渐远,但空气依旧那么清新,山依旧那么清秀,杜鹃花还是那么鲜艳,那一丝丝纯朴还像山间流淌的清水永远香甜。徒步在乌蒙的山水之间,我仿佛听到如花朵般绚丽多彩的乌蒙歌谣依然在山谷间回荡,从远处传来,又渐行渐远。

IMG_20151011_130632.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北雁 | 2016-7-26 13: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文章。
欣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北雁 | 2016-7-26 1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作者。
文笔丰富。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nztlyz | 2016-7-26 14: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北雁 发表于 2016-7-26 13:49
精彩文章。
欣赏。

谢谢版主的点评,辛苦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nztlyz | 2016-7-26 14: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北雁 发表于 2016-7-26 13:49
问好作者。
文笔丰富。


     都是在“昭通山野徒步群”长期徒步的一些真实的生活感悟,与文友们共享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7-26 19: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很精彩,欣赏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nztlyz | 2016-7-26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翔鹰版主的高度评价。虽然是原创,可惜在我们“山野徒步微信群”里发过一次,获得特等奖。请文友多多指点。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nztlyz | 2016-7-26 2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翔鹰 发表于 2016-7-26 19:02
文笔很精彩,欣赏学习,问好您!

   谢谢翔鹰版主的高度评价。虽然是原创,可惜在我们“山野徒步微信群”里发过一次,获得特等奖。请文友多多指点。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7-27 05: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问好作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7-27 05: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之首页,共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nztlyz | 2016-7-27 0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凤霜 发表于 2016-7-27 05:06
拜读美文。问好作者!

感谢版主的关心与鼓励,敬茶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nztlyz | 2016-7-27 09: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凤霜 发表于 2016-7-27 05:07
推荐之首页,共赏!

谢谢鼓励,祝创作丰收。扎西德勒!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