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也不知道母亲节的具体日期,总觉得那是西方的节日,离我们很远。前天弟弟在电话里就再三叮嘱,一定要在母亲节那天给妈妈打电话,我嘴上答应了,可心里还是想,到时想起来就给妈妈打个电话吧,反正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给家里电话了;今天晚上,刚登上QQ,就跳出来好多关于母亲节的祝福语,才知道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恰在这时,清脆的手机短信铃声响起来了,打开短信一看,原来是好朋友给我发来的母亲节祝福短信。 母亲,一个亲切的称呼,可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很依赖妈妈的怀抱,当我们长大时,似乎就会把母亲淡忘,以前上网的时候,在一音乐网站上无意中搜到王宝强演唱的一首歌《乡下住着咱爹妈》,听了好久,每听一次,心里总会有种酸酸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或许就是真的在外很久了,有些想妈妈了。 我的妈妈,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全,只知道把农活干好,把饭做好,把自己的丈夫、孩子照顾好的女人。 妈妈做的一手好面,以前没有体会到妈妈的面食做的多好吃,可出门漂泊在外,时间一长,吃腻了饭馆里的面食,就想起了妈妈做的手擀面,那是我至今为止吃过最好吃的面食。尤其是她用西红柿、洋芋丝、茄子、辣椒等熬的卤,再加上她的手擀面——“转百刀”,每当想起来时,心里就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做的面,前段时间,自己买菜做西红柿卤面,不论我怎么做,始终做不出妈妈做的味道来。只可惜现在,只能在心里回味那西红柿卤面的味道了,也不知道那时候再回家,再次吃到妈妈的西红柿卤手擀面。 妈妈,不会写字,就连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在家时,多次给她教电话号码,可不是记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就是拨号时拨错了。我们兄弟出来上学了,都是我们给她打电话,有时,时间一长,都是她催着爹爹给我们打,就是想知道我们是否平安,过的怎么样而已,哪怕就是听听孩子的声音。她觉得心里踏实。 总觉得妈妈对我不好,总觉得她偏心,对弟弟比我好,可当我上学后,我才深切的知道,妈妈也是很爱我,一点也不亚于弟弟。每次假期回家,母亲首先就会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鸡肠子”。在案板上把面行好,不管我多晚回家,锅里的水不知滚了多少次了,也添了多少次水了,总会吃到热气腾腾,久违了的“鸡肠子”。在回家的日子里,我是最幸福的,每次做饭时,妈妈都会问我吃啥,总是想法合着我的口味,有时,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妈妈总想让我在家里吃好,隔三差五的就蒸“酿皮子”;给我蒸月饼吃;给我做“油饼卷糕”吃,总怕我在学校里吃不到,吃不好。其实,我在学校里吃的比他们还好,我也知道,当我们不在家里时,他们也就是很随便的做点吃的。 每次家里那边天气变化时,总要给我打电话,问我新疆的天气怎么样啊,也忘不了叮咛几句,这几天要下雨了,记得带雨伞;这几天要降温了,出门时要穿厚些;有时就会给我们说些把自己照顾好,不要牵挂家里的话。 每次回来时,妈妈都会把她积攒了零钱全部给我,有时就是些卷曲的都不能张开的五毛、一块的零钱,厚厚的一沓,都是她平时一毛一毛攒起来的,平时舍不得买菜,买衣服穿,可把这些“私房钱”给儿子却很大方。每次,妈妈给我她攒下的毛毛钱,我都全部放在我的储蓄罐里,那一张张毛毛钱都渗透着妈妈挚诚的爱。 妈妈做的布鞋,现在我们都好好的压在箱底,那鞋一针一线都是妈妈熬夜赶做出来的,妈妈的唠叨,现在想听,也只能在电话里听了,听她说家里的琐事,听妈妈的叮咛。 依稀记得,我们上学,每天早上,都是妈妈很早起来给我们打鸡蛋汤喝,这一做就是十二年啊,也知道妈妈为了挣钱,曾给别人家油菜地里薅草,干一天才15块,大热天的,在地里一干就是12个小时啊,中午回来还要给我们做饭吃。也知道每次当我们坐上火车时,母亲总不愿意去送我们,那是因为她不愿意看到我们离开,妈妈虽不善于表达对我们的爱,但她对我们的爱全都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点滴里。 在家里,其实,妈妈是很苦的,家里一大堆的家务活,就让她从早忙到晚,再加上地里的农活,可她从没在电话里给我们诉一声苦、一声累。时间一长,就会打电话给我们,倒是我们做子女的,经常不给她电话。好在前段时间爹爹给她也办了手机,尽管她不会拨号,可只要对着手机说出我们的名字,电话就会打过来,这样,他就可以经常给我们电话了。 又一个母亲节到了,我的妈妈是不知道母亲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你给她说,她也不会明白,而我,我首先必须承认,给妈妈说声节日快乐也很难为情,我也不可能买束康乃馨亲手送给她,我只会用我的文字写下我对妈妈的爱。 最后,借朋友发给我的短信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有一棵树,春天倚着她温暖,夏天倚着她清爽,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就是妈妈”,真心的祝愿妈妈能每天开心,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