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学孝德文化征文】【婵娟与共散文】我活在外婆的愿望里

[复制链接]
查看846 | 回复14 | 2016-8-14 18: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如果让我说出要感恩的人,那么携我一路成长给予我温暖的父母双亲、师长亲友、路人过客我都铭记在心。这其中外婆对我的影响确是融入血液的,从外婆那里我学会了生活,懂得了幸福,而这些收获,我是在外婆离世后才明白的。
      外婆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接生婆,过去生活条件艰苦,女人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十里八村就数外婆的手艺好。外婆从二十三岁就开始义务接生,不论三更半夜,酷暑雨雪,总是随叫随到,用外婆的话来说“人命关天,不能马虎”。终了乡邻送了“接生神手,德泽梓里”的匾额就是对外婆一生的最高评价。外婆在世的后十几年里,由于年纪大了,怕误事,也就没再接生。她是地地道道的文盲,也不知怎么学会接生的,也许实践出真知吧!外婆虽没文化,但她很相信科学,她经常感叹道:“现在的娃有福,医院多好,不用受罪,不用担心。我姐放在今天就不会死的那么惨了……”每每忆起此事,外婆满脸忧伤,泪如雨下……那惨烈的场景是外婆一生的伤痛,她不愿讲我们也不愿撕掉那疼痛的伤疤,总是避而不问。也许这就是外婆学接生的原因。
       我的初中是在外婆村子上学的,所以食宿也就都在外婆家。每到晚上我写作业时,外婆常常会陪伴在我的身边专注的看我写字。那时,我常常暗自发笑,大字不识一个还看,看了也是白看。外婆数数最多到三十九,这是我们几个孙子多次测试过的,而且任凭怎么教也没什么进步,平时买东西也不会算账,这也常常成了我们嬉笑的话题。可她在空闲时间就爱翻翻我的书,那神情极为庄重,看完一阵后总会若有所思的说:“我家那时是地主啊,我妈为啥就不让我读书呢?”我那时常常为外婆孩童般的心态感到好笑,都满头银发的人了,还想着读书。现在想来,这应该是外婆一生的渴望,我垂手可得的幸福应该是外婆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我不禁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感到可笑,也为外婆苍白的人生未达成夙愿而难过。
       记得外婆每天晚饭时都要盛三份饭菜在三个手掌般大小的碗碟中,说是三份,实际上也就是三口的量吧。然后她很虔诚的把这些饭菜敬献在外公和两位舅舅的遗像前。外婆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两位舅舅都因患有不治之症英年早逝,外公也悲伤成疾不久于人世。刚强的外婆以自己瘦弱的肩膀替两位舅舅支撑起了家,和两位舅母抚养了六个孩子长大成人。但即使再忙再累,外婆从未忘记给外公和两位舅舅每天晚上“盛饭”。外婆认为阴间的人晚上就会回家的。我经常会听到外婆对着遗像说:“快吃吧,再也不要饿肚子了,你们活到今天就有福喽。”每每说完,外婆就会逐个的抚摸遗像上他们的脸、他们的头,她会长久地对着遗像凝望。现在想来,外婆每天对遗像倾诉,内心该有多么多么的痛苦,她总是把这种痛苦深埋心中从不倾诉,只是经常感叹外公舅舅们没赶上现在的好日子。她说外公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年回回打仗,杀了那么多人,外公趴在死人堆里装死,才保住了一条活命。外婆常说:“现在社会好啊!多太平,没有打仗,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幸福!现在连皇粮都不用交了,吃药看病国家都管,还给我这个不干事的老太婆发工资,多好啊!”外婆是经历了苦难年月的人,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也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每次吃完饭都有舔碗的习惯,那啧啧地舔碗声我们听着极不舒服。用她的话来说,粮食金贵,不能浪费。在外婆的严格要求下,我们后辈儿孙也都吃饭提倡着“光盘行动”,但就是没人舔碗,觉得不雅,也许只有经历过刻骨铭心饥饿岁月的外婆一辈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外婆唯一能听懂的音乐就是国歌,她虽不会唱,但能听懂曲调。我第一次发现的时候是2008年奥运会时。当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外婆那沟壑纵横的脸庞会绽出开心地笑容。她常常会到荧屏前眯着眼睛仔细看,也会摸一摸我国运动健儿的脸说:“多好的娃,多争气!”我好奇地问:“外婆,你知道啥是奥运会不?”外婆说:“奥运会就是咱把他们赢了。”哈哈……多出彩的理解,这就是外婆简单世界里对祖国深深地祝福,还有自信。外婆虽不会表达,但我能听懂。
       有时,外婆对着电视迷惑地自言自语:“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么大个匣匣怎么能装那么多人,那么多东西?多好!坐在家里都能知道外面的事。”其实,外婆仅仅是饱了眼福,她看不懂播放的内容。每每此时,我会为外婆无知空洞的人生感到难过,也为可怜的老人这简单的幸福感到心酸。当我们孙子几个把对象带回家,笑谈着让外婆参谋参谋,外婆经常会说:“你们看上我就看上。多好啊!你们自己可以选对象,我那时是用一斗麦子换来的,结婚那天才认识你爷爷。”多么生硬地结合啊!外婆的不幸应该是时代造成的,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可以自我做主的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面对电视上那一幕幕让人痛心的画面,外婆老泪纵横,她说:“多可怜的娃,才三岁就没腿了!一家十多口人就剩一个人了!老人一双儿女都没了!可怜的解放军年纪轻轻就没了……”也许,这是她一生唯一看懂了的电视内容。外婆有历经苦难和失去亲人的泣血伤痛,她比我们都伤心,每天跪在佛像前为灾区人民祈祷平安。后来捐款时,外婆捐了两千三百五十元,震惊了整个乡村。我们才明白平时给外婆的零用钱她从不舍得花,都攒了下来。村干部劝她一个老太太少捐些,她倒说:“快给受难的人捐去,咱多帮些他们就能少受些罪,国家负担也就轻了。”外婆说完周围掌声四起,一个文盲老太婆竟然说出这么大义的话,着实让我们汗颜。也许,生活中往往就需要个带头人,外婆的这一举动激活了人们骨子里的爱国热情与良善,第二天,捐款数额增加了好几倍。
       现在全国各地的广场舞规模宏大,在优美的旋律下男女老少尽情地舞蹈,无论老人动作有多么生硬,小儿动作有多么夸张,水平高低无所谓,舞姿优美与否也不论。不同风格不同规模,全凭喜好,想跳入队,累了走人,全民健身,全民愉悦,整个广场洋溢着欢快祥和的气氛,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每每看到这里,我耳边总会想起外婆的话语:“快去跳吧!我如果不是缠裹的小脚,也会去跳的。现在社会多好,多幸福!过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得织布纺线……现在人吃的好穿的好,你爷爷和舅舅都没我有福气,看不到这景观。”在外婆的鼓励下,我从以前远观到现在也积极参与了。风烛残年的外婆且能如此热爱生活,把这一看都认为是福气,我有什么理由把自己置身在幸福之外。
       外婆带着满身的沧桑,带着满心的遗憾,也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眷恋幸福地走了。我相信外婆会把她所看到的美好讲与外公和两个舅舅听的。外婆临终的最后一句话足以鞭策我一生:“现在社会好,好好过日子!”外婆用一生的体验告诉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幸福,也许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生才能深切体会这幸福的含义,就如经历苦难的犹太民族对于和平的珍爱一样。外婆没有文化,但是心中有大义,她明白有国才有家,她珍爱和平,向往外面的世界和自由奔放的生活,而我正活在外婆的愿望里。所以,外婆的叮咛我一定会牢记于心。我将不辜负外婆的期许,热爱生活,精彩地走过每个幸福的时光。
2.png
作者简介:婵娟与共  原名:解利娟  陕西乾县人,中学语文教师,热爱文学,用心感悟生活,用笔抒写感悟,用文字充实冬夏与春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北雁 | 2016-8-14 18: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的渲染力很强。
文笔流畅,生活气息浓厚。
欣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婵娟与共 | 2016-8-14 18: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北雁 发表于 2016-8-14 18:41
情感的渲染力很强。
文笔流畅,生活气息浓厚。
欣赏。

谢谢版主点评,遥祝老师写作愉快哦!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8-14 2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婆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接生婆,过去生活条件艰苦,女人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十里八村就数外婆的手艺好。外婆从二十三岁就开始义务接生,不论三更半夜,酷暑雨雪,总是随叫随到,用外婆的话来说“人命关天,不能马虎”。终了乡邻送了“接生神手,德泽梓里”的匾额就是对外婆一生的最高评价。外婆在世的后十几年里,由于年纪大了,怕误事,也就没再接生。她是地地道道的文盲,也不知怎么学会接生的,也许实践出真知吧!外婆虽没文化,但她很相信科学,她经常感叹道:“现在的娃有福,医院多好,不用受罪,不用担心。我姐放在今天就不会死的那么惨了……”每每忆起此事,外婆满脸忧伤,泪如雨下……那惨烈的场景是外婆一生的伤痛,她不愿讲我们也不愿撕掉那疼痛的伤疤,总是避而不问。也许这就是外婆学接生的原因。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8-14 2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真情实感的渲染力极强。生活气息浓厚。
欣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8-14 2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婆带着满身的沧桑,带着满心的遗憾,也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眷恋幸福地走了。我相信外婆会把她所看到的美好讲与外公和两个舅舅听的。外婆临终的最后一句话足以鞭策我一生:“现在社会好,好好过日子!”外婆用一生的体验告诉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幸福,也许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生才能深切体会这幸福的含义,就如经历苦难的犹太民族对于和平的珍爱一样。外婆没有文化,但是心中有大义,她明白有国才有家,她珍爱和平,向往外面的世界和自由奔放的生活,而我正活在外婆的愿望里。所以,外婆的叮咛我一定会牢记于心。我将不辜负外婆的期许,热爱生活,精彩地走过每个幸福的时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8-14 2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婆带着满身的沧桑,带着满心的遗憾,也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眷恋幸福地走了。我相信外婆会把她所看到的美好讲与外公和两个舅舅听的。外婆临终的最后一句话足以鞭策我一生:“现在社会好,好好过日子!”外婆用一生的体验告诉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幸福,也许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生才能深切体会这幸福的含义,就如经历苦难的犹太民族对于和平的珍爱一样。外婆没有文化,但是心中有大义,她明白有国才有家,她珍爱和平,向往外面的世界和自由奔放的生活,而我正活在外婆的愿望里。所以,外婆的叮咛我一定会牢记于心。我将不辜负外婆的期许,热爱生活,精彩地走过每个幸福的时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6-8-14 2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推荐赏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婵娟与共 | 2016-8-14 2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凤霜 发表于 2016-8-14 20:38
文笔流畅,真情实感的渲染力极强。生活气息浓厚。
欣赏。

谢谢版主评价,辛苦了,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8-14 23: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盈实,学习佳作, 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6-8-15 08: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让我说出要感恩的人,那么携我一路成长给予我温暖的父母双亲、师长亲友、路人过客我都铭记在心。这其中外婆对我的影响确是融入血液的,从外婆那里我学会了生活,懂得了幸福,而这些收获,我是在外婆离世后才明白的。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婵娟与共 | 2016-8-15 11: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翔鹰 发表于 2016-8-14 23:08
情感盈实,学习佳作, 问好您!

致谢问好,向版主学习!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婵娟与共 | 2016-8-15 1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仲祥 发表于 2016-8-15 08:13
如果让我说出要感恩的人,那么携我一路成长给予我温暖的父母双亲、师长亲友、路人过客我都铭记在心。这其 ...

感谢版主来过,辛苦啦!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6-8-15 13: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婵娟与共 | 2016-8-15 2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谢问好,辛苦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