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凤霜 于 2016-9-9 15:30 编辑
秋风凉,树叶黄,秋意浓,玉米快要熟了。
老公知道我喜欢吃嫩玉米。这个周末,他回乡下老家随礼,捎回十几个嫩嫩的玉米棒棒,它们被我剥去那层层碧绿的外衣,连最后那层淡淡的、嫩嫩的、如嫩绿鹅黄的羽衣的皮也被退去,嗅着散发出一股甜润的玉米气息,望着那金黄的、晶莹温润、如丰满水嫩的少女般的颗颗玉米粒,排着整齐的方队,正笑眯眯地望着我,好不诱人,真想马上就能吃到它甜甜的美味!
我将如那个个胖娃娃的玉米棒棒爱不释手地放进锅里,加水煮沸,十几分钟,那一大锅黄灿灿、晶莹剔透的煮熟的嫩玉米,香喷喷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等晾凉,我便迫不及待地就拿在手里,两手倒换着,吹着凉气,急忙插上一只筷子,捏着,或者拿毛巾包上,一口咬下,满嘴的甜香,伴着扑面的热气,甜透心底。
顿时,甜甜的玉米芳香溢满了整个房间,牵出我一丝丝强烈的食欲,忍不住把她贴在上唇,贪婪地吮吸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陶醉在故乡那温馨的意念里。此刻,在我品尝着玉米的同时,也不由得联想起了自己与玉米的半世情缘,
啊,罗家河,我的故乡,那里,有我儿时的欢乐,有我少年时的期盼,更有我少女时的向往,甚至有我的辛劳与我播洒的汗水,还有我如今对远去的父母兄弟的怀念。我悲喜交集,思绪翻飞,往事历历,……
眼前我仿佛又看到了年迈的爹娘田间劳作的身影,他们为养育儿女压得不再挺拔的身躯,那像饱经风霜的脸上已布满的条条皱纹,他们虽不再傲然劲松,但依然艰难地辗转在那些绿色的生命间。温热的泥土里浸透着他们的希望和对儿女们多少爱意,同时,回报给他们浑厚的大爱—— 一个个颗粒饱满似棒槌般的玉米,那是土地最慈爱、憨实的心肠。
儿时,在罗家河那偏远的乡下,那成片的玉米地,玉米秆成排成行,亭亭玉立,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常穿梭其间,找猪草、捉迷藏,嬉戏的情景还时时浮现。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口粮都比较紧张,饥荒无米下锅时,母亲就搬几个嫩玉米煮食,替代主粮为我们充饥,那已经是不错的选择。有时,母亲和我们姐妹用手指甲轻轻掐下就迸出奶液的嫩嫩的玉米粒儿,用石头手磨磨细,那白胖胖的,似胎儿般的嫩玉米粒马上就变成了玉米糊糊,母亲用筷子夹成块,放进开水煮熟,这便是甜甜的玉米浆粑饭,我们就着浆水菜,和青椒辣子吃,那个香甜可口,无与伦比,真是爽极了!
还有雨天里,我们一家人围着火塘烤火,烧晚玉米吃的情景一直温暖着那个雨季。红红的火苗舔舐着嫩嫩的玉米,一个玉米棒棒烧好了,好香!但都不舍得自己独食,分给爹妈,姐妹,兄弟,然后才轮到自己。那玉米散发的香味,顿时弥漫整个房间,甜到心底,洋溢的是满满的幸福和爱意。那时,家很温馨,我与玉米也就此结缘。
最难忘的是,那时候的玉米秆,我们叫它甜杆。甜杆撕去皮后嚼在嘴里,汁液也甜丝丝的,味像甘蔗一样甜润、凉爽可口。小时,我还常常割最甜的甜杆,送给05厂我的几个好姐妹吃,现在她们远在北京,蚌埠,她们还时时在微信里思念我们家乡的山果,还提到有关那甜甜的甜杆、香香的玉米搅团的事。
每当,玉米的缨须渐次由白而黄而黑,玉米便成熟可搬玉米了,看着玉米一定似纺锤一般饱满圆润,我就想吃大珍。那时,母亲在那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提前搬一背篓新玉米,剥下玉米颗粒晾晒干,淘净,放在石头幺麽上磨碎,我和两个妹妹帮母亲抱着幺麽推磨,听着母亲讲的《丁郎刻母》《卧冰求鲤》等好听的故事,将玉米磨成玉米大珍,和红豆子煮粥,慢火煮熬,那红艳艳的如八宝粥一样诱人的大豆米汤,香甜美味,清爽润肺。夏天吃它,就着凉拌黄瓜,或是青椒拌酸菜,别提有多好吃,多香了!那味好鲜,是城里人天天吃鱿鱼海生吃腻了,花多少钱也许都无发买到,无法享用的农家美味!
特别是帮家人掰玉米、剥玉米、挣工分更让我难忘。那时大哥上大学,二哥读高中,姐姐出嫁了,家里就爹爹和妈妈劳动挣工分,一年工分很少,很难分到充裕的粮食,刚刚读四年级的我,那时就和村里的伙伴一起在星期天和忙假回家,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如背粪、打土块、锄草、割麦子、搬玉米等,样样活都行,虽然嫩嫩的小手曾磨出多少个亮亮的血泡,然后磨破流血,钻心般生疼;肩膀也勒出道道深深的血痕。可是,一年下来,我也挣二百多分工分,这都是为了活命。家乡啊,那每块土地上都倾洒了我多少汗水,凝聚着我的鲜血,还有付出的辛劳!
故乡, 我守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守候生命的源泉,我的确懂得了劳动的艰辛。一缕炊烟,煮着的香香的玉米珍,升腾着幸福的日子。一个个玉米棒棒,一碗碗黄米粥的香甜,一个个窝头的缕缕幽香,都是甜蜜的日子。那种熟悉的乡情和甜甜的玉米的味道,让我留恋乡土。让纯净的灵魂归宿故乡的泥土。那些难忘的童年故事,美味佳肴是我一生也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
[size=18.6667px]作者简介:
罗凤霜,笔名,墨梅幽香,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教学研究组研究员,《西部文学》会员,散文版版主,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作协会员。钟爱文学,痴迷文字,笔耕不辍。有作品发表在《中国创新教育》《宝鸡教育》《凤县文史资料》《宝鸡日报》副刊等杂志刊物。 电话:15091268991 微信:1509126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