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的智慧

[复制链接]
查看561 | 回复3 | 2016-9-14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弃的智慧
刘明礼
    朋友家女儿,考取一所有名的美术学院,读了四年本科。毕业后,想到出版社做美术编辑,又是托关系又是去应聘,却屡屡碰壁。她索性放弃,办起美术班,教小孩子画画,给艺考学生做辅导。谁知“有心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数年之后,她的培训班竟在这个城市里小有名气,每月都有上万元的收入,还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教画之余,她出去写生、创作,作品出售给画廊,也有不小的收入,日子过得轻松惬意。
    我觉得,似这种放弃,不失为明智之举。她的明智之处便在于,当发现自己开始选择的路径难以通达时,果断调头,另辟蹊径,最终实现华丽的转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救出来“。
    人这一生,会面临无数次选择。有所选择,就得有所放弃。知其可而为,知不可而弃,无疑是一种智慧人生。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便深谙此理。他身心疲受案牍行役,更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放弃高官厚禄,回归田园,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快意生活,从而为世人留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被后人尊为“山水田园诗人之宗”。纵观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智者。乔达摩·悉达多,放弃的是王子之位,得到的是佛祖之身;女皇武则天,放弃的是儿女情长,得到的李氏江山;汉时张良,放弃的是“留侯”之爵,得到的是身家性命和“文成”之谥。放弃不是胸无大志,不是理想泯灭,不是消极遁避,而是权衡利弊,明白取舍,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明智选择。
    有这样一个故事:猴子想变成人,便去找上帝。上帝说,你要想变成人很简单,只需把身上的毛拔干净。然而,猴子只拔了几根,便喊着疼不肯再拔。上帝说,“你不肯放弃身上的毛,何其为人乎”?是啊,有些东西不肯放弃,终究得不到命运的改变。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9-14 18: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一个故事:猴子想变成人,便去找上帝。上帝说,你要想变成人很简单,只需把身上的毛拔干净。然而,猴子只拔了几根,便喊着疼不肯再拔。上帝说,“你不肯放弃身上的毛,何其为人乎”?是啊,有些东西不肯放弃,终究得不到命运的改变。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9-14 18: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佳作,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知其可而为,知不可而弃,无疑是一种智慧人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