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16-11-15 17:02 编辑
第二天 十月十二日 星期三 台北天气:阵雨 一早起来,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在这里住宿是包早餐的,梳洗整理完毕先下楼去六国餐厅吃早饭。 我们进入餐厅报了房号,手中还特意拿着房卡,因为国内酒店是需要出示房卡的,习惯啦。服务人员并未要求看房卡就让我们进去了。早餐是自助餐,吃饭的人很多,看到有一张桌子空着,我们便坐了下来,忽然走过来一个气喘吁吁的中年女服务员,对着我们接连说了几个对不起,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下来才明白由于她刚把桌子擦干净,还没有来及铺上桌布和放上刀叉,我们就坐在这张桌上了,看到她手脚利索地为我们铺上桌布,心想:这不是她的错,真正应该说对不起的人应该是我,因为在没有铺好桌布时就入座了。 早餐很丰富,海鲜、台菜、西餐样样俱全,我们由于这些年来以吃素为主,对生鱼片、大虾等只能望洋兴叹,拿了些油条、豆浆、青菜、鸡蛋、咸菜、靓粥、豆沙包等,感觉已经吃得很饱了。在我们旁边坐着一对母女,看似也是在哪里侨居的华人,女儿有十七八岁、妈妈四十出头,她们匆匆地吃了些食物,便起身离去,估计也是来台北旅游的吧,她们在起身的那一刻,同时用同样的动作把座椅推进了桌子底下,哎,真是具有良好的礼貌和素质啊,惭愧啦! 我正在向老伴夸奖这对母女呢,又进来一个貌似商务的人士,来到桌前拉出座椅,把随身的公文包往椅子上一搁,便去餐台取食物了,我心想:这个人也忒大意了吧,餐厅里流动人员很多,保不准有小偷呢?!我就紧紧地盯住那个公文包,如果发现小偷时至少可以大吼一声,让贼娃子闻声丧胆!过了一会那个人士端着满满一盘子美食回到了桌前,我和老伴才起身离去,离开时心中还有点洋洋得意:看看我们大陆人也知道帮助他人。 吃完早餐稍事休息,便背上包包出门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台湾中央研究院,也就是胡适先生曾经当过院长的那个科研单位。一般的来台旅行者都不会找到这里,我也是做功课时咨询了一个工友(这个工友曾经在台北居住过),才知道这个中央研究院的份量,也正好是我需要走走看看的地方。 步行到西门捷运站(地铁站),乘坐板南线至南港,出站时大雨如注,原本想坐公车(公交车)去中研院,但雨太大了只好叫了计程车,计程车大约十分钟便来到了中研院,这个中研院的规模有点大,像旧金山的硅谷,大的出乎了我的预想,只是听工友说可以参观许多历史文物和胡适先生纪念馆,却忘了问是中研院的那个研究所或单位,还是计程车司机有经验,直接把我们拉到了中研院的服务中心。 雨还是不停的下着,我和老伴走进了这个服务中心,一进门就有一个大妈迎了上来,看似与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大妈红光满面身着橙色马甲,我想这里怎么还有这把年纪的服务员?大妈和蔼热情,她听完我的陈述,马上领着我们去里面的服务台,请服务台的一个女孩帮助查查是那个单位,只见女孩在电脑上搜寻了一下,便告知说应该是历史研究所,但是这个历史所每周只开放两天,又帮我查了哪天开放,呵呵,很巧啊今天正是对外开放日。 按照服务员告知的路线,我们冒雨走在中研院的道路上,足足走了有二十多分钟才看见了历史研究所的大楼。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也是现在台湾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直接隶属于总统府。历任院长是:蔡元培;朱家骅;胡适;王世杰;钱思亮;吴大猷;李远哲;翁启惠。院士有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人,前院长李远哲曾经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进入历史所的历史博物馆,里面大都是穿橙色马甲的大妈和大爷,我感到好奇就问了一句:请问您们这个年龄还在工作啊?回答是:我们都已经退休了,现在是来做志工,也就是志愿者。听到这里感觉真好,一方面台湾社会能够安排这个层面的义务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这些大妈大爷们也找到了一个为社会贡献余热的机会。(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