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禄小说】老风口

[复制链接]
查看2766 | 回复16 | 2017-8-1 11: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宫务家书记没有想到,今年夏天会这么热;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比今年夏天还热的是夏日的乡村游。
  两年前对口扶贫,宫务家被单位委派到北安县明白村担任第一书记。时间是两年,本来再磨蹭半年就要光荣离开明白村的他,去年夏天“贪心”,在村里上马了一个工程。工程没结束,上边担心他拍屁股一走,摊子不好收,就让他再多干上一年。他也乐意为群众把这件事情办成,于是就留下了。
  经过一年时间的打拼,如今这个工程,刚刚煞尾,就被人们宣扬为本县新开发的旅游景点。这不,新修的公路上,这些天,天天都有小汽车来来回回地跑,新修建的广场上,城里来的人,手里端着照相机或手机,对着广场边上的古树狠劲地摄。还有一些时髦的女娃,打扮成外国女人的样子:棕红色的蓬乱头发,吃了生鸡肉没擦干净的嘴巴,穿着老头汗衫和儿童裤叉,光溜溜的白嫩大腿,要在树下摆出一个麻花型,两个指头举过头顶,叫喊着“茄子”。
  因为偏僻,早些年,在北安县的地图上,几乎找不到明白村这个地方。本县的年轻人,很少有几人知道北安县还有个“风景名胜”叫明白村。
  明白村里住着明、白两大姓和胡、刘、陈几个小姓。关于明姓和白姓是哪朝哪代、何年何月在村里扎根孕种的,有几个版本,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两姓原是一姓,后来由于兄弟阋墙,官司打到县老爷跟前,县老爷镇堂醒木一敲:“都回去,各过的各的,各姓各的!”从此老大姓明,老二姓白了。至于当初是姓明还是姓白,没人能说明白了,人们只知老大繁衍的后代成了明家,老二生育的后裔成了白家。
  几个小姓历史不长,来源简单。胡姓是明姓家族中某个朝代招赘的一个女婿引的种,刘姓则是清末民初一家外地流浪而来的人,到今天也传承了五代人。陈姓要复杂些,据说陈姓才是这个村子最早的姓氏,鼎盛时期人口有好几百,大清朝时期族里出了一个读书的举人,因为写字犯了上,近亲被斩抄,远亲被流放,剩下一家老头老太和年幼的孙子,几代以来,都是单线相传,到如今灯死火灭的还是一家人。
  宫务家作为这个贫穷村的第一书记,两年来,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实实在在地干事情,争取扶贫资金,动员村上有钱的大户和户籍在本村、人在外地安家落户的国家干部、企业家自愿捐资,修成了5.5公里进村水泥路;建起了大埝滩无公害蔬菜基地,并和城里几大超市、几大单位食堂签定了长期销售合同;尤其是借60多家贫困户搬迁之机,对全村居住进行了统一规划:采取村民自己掏一些,村集体补一些,国家扶贫政策争取一些的三结合方针,家家建了新洋房,把原先居住在半山坡、沟脑里、犄角旮旯的人家也归拢到一起。整整齐齐地建了3条街道,3条街道都铺了硬梆梆、亮晃晃的水泥。
  搬进新街道、住上新屋子后,在宫书记看来,明白村人还缺一个文化广场,如果有一个小广场,再建一个书屋,安装一些健身器材。就可以进行文化科学知识传播交流,还可以锻炼身体。比如,把闲散在家的陈老太、瘦二胡、刘懒三以及明家和白家的老汉、婆娘们集中起来,也让他们像城里人一样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拳。
  过去,明白村地形复杂,三沟四梁八面坡,住户分散零乱,如今,新建的街道推平了两个山梁子,填了一道夹皮沟,新街道提供了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条件。不过,想建一个广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资金况且不说,地点选到哪里合适呢?新街道已经把明白村里最好的地方占领了。哪儿还能再找出巴掌大一块平地?
  这时候,有人提到了老风口。
  老风口在新街道对面山豁里。因为要翻一道二三里路深的河沟,距离新街道虽说直线距离不算远,但走起来却不算近。
  这里是一个过风道,一年四季都有风。别的地方不吹风,这里吹风;别的地方风小,这个地方风大。尤其奇怪的是,冬天吹暖风,夏天吹凉风。炎炎夏日,只要你往老风口一站,风好象就从地里边钻出来一样,顺着裤管嗖嗖地往上窜,瞬间就钻过裤裆,扫过肚脐,吹到胸口上,吹进肺腹里。所以,人们把老风口的风叫跟沟子(屁股)风。
  老风口上长着两棵古树,树身都是七八个人才能合抱的粗,树冠遮了半亩地。这地方是人老八辈子都知道的老风口,天热的时候,一天到晚,附近的人有的手里提着马扎,有的腋下夹着凉席,都来这地方享受跟沟子凉风。他们或坐或躺或趷蹴,老男人们敞开胸怀,嘴上噙着烟袋锅,手里摇着蒲扇,女人们则手里捏着针线活,有一针没一针在一起说家常。如今这些年,又多了一些城里回来的学生和打工归来的闲散人,他们拿着手机,边听歌子边欣赏手机里丰富多彩的世界。
  据说这两棵古树是陈姓人家当年栽植的,解放后收归集体。上个世纪,缺柴火烧的村人经常攀上树冠折干枝。文化大革命中,有红卫兵小将想把两棵古树当“四旧”根除了,无奈十多个“兵”围着大树挖腾了十多天却无可奈何。最后,有人建议浇上汽油烧。汽油浇了,火也点着了,可是烧掉的仅是大树的老皮和一些树叶、干梢。经了大火的古树非但没有被烧死,后来反而越长越旺势。
人们都说这两棵大树是神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树从树身到树冠被虔诚的人用红布挂满了。有人还在古树旁边垒了一个砖房房,里边敬着一尊五官不全、雕刻粗糙的石头神仙,据说是明白村的土堆爷。房房门口永远贴着不知哪位高人拟定的对联。上联是“日日送福来”,下联是“月月添新喜”,横批“九十九个祝愿”。稍有点知识的人都能猜到这是“明”“白”二姓写给自己的。时间一久,风吹日晒,对联旧了烂了,就有人再贴上一副新的,内容还是照旧。古树和砖房房成了老风口标志性“风景”。
  去年夏天,还是这个时候,宫书记在村里转悠。那天,天也似乎特别的热。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地面热得滚烫滚烫,新建的街道上,水泥路面就似烙锅,烤得街两边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枝条一动不动,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仿佛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似的。明白村里,走到处难觅一丝凉风。
  转着,转着,宫务家转到了陈老太家。
  陈老太有一个儿子,懒殃殃地,承受不了城里打工繁重的活路,呆在家门上,守着亩把薄地,喂了一头瘦母猪。老太的儿媳在城里干零工,挣几个零钱供儿子上小学。家里油盐酱醋都靠老太养的几只鸡下蛋变钱花。其时正是暑假,陈老太从城里回来的儿媳和孙子,因为天热,一个“衣不蔽体”,一个赤身裸体地躲在屋里不出门。陈老太的懒儿子眼皮耷拉着,歪在院当中一棵椿树下面掺瞌睡。因为没有一丝丝风,汗水顺着他的额头、脸颊、脖项、光胸膛直往下淌。陈老太正在屋后的石槽边给鸡拌食。宫书记问陈老太他们怎么不到老风口里去乘凉,陈老太说,地儿太小了,没有他们这些瓷笨人下脚的地方。
  对于很少使用风扇、空调的乡下人来说,自然界的凉风是降温的最好方式,老风口是明白村人最佳避暑去处,可是像陈老太家这样的瓷笨人却占不到位子。这个在任何地方都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明白村竟然成了问题。宫书记当时就想把这地方整饬一下,建个文化广场,让明白村的人,人人都有一个纳凉的点儿,人人都能得到休闲,人人都能学点科学文化知识。
  可真要建成这样一个文化广场,有两大难题需要化解。一是建广场需要平整土地,平整土地会不会损伤两棵古树;二是宫务家刚进村时就听到过一股议论,说是村人准备扒掉砖房房,集资在原址修建一座气派的祖庙。明、白二姓意见已经达成了一致,只是陈老太迟迟不肯表态。毕竟这地方过去是姓陈人家的。
  是建文化广场,还是建祖庙,拟或不破坏它原貌,让它就这样的存在着。宫书记一时没了主意。当然最好的抉择是按兵不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再有半年时间,自己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可是那样,似乎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能想到、努力就能办到的事,能为而不去为,不应该是第一书记的作派!脑袋里经过多次打架,宫书记最后心一铁,建。
  宫书记决心已定,但他并没有盲目贸动。他首先向村委会干部谈了自己的想法,在得到村委会干部一致同意后,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征寻村民意见书。没有想到,这份征寻稿刚一公示,就遭到明、白两姓不少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贫穷的山村建文化广场,是叫花子坐花轿——穷讲究。如果实在想建广场的话,必须重新选址,因为老风口是明白村的风水宝地,只适宜建祖庙。况且建祖庙的计划早已有了。
事情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几个明姓和白姓的老人,堵住宫务家的办公室门说,建祖庙是对古建筑的修复,是保护传统文化。什么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宫务家明白,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要打消自己在此建文化广场的念头。
  对此,宫务家并没有妥协,他苦口婆心地把老人们请进办公室,让人专门给他们做了可口的饭菜,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保证建文化广场不伤及古树,还要对古树根基加固。他发动村委会一班人,走家串户,分头做工作。工夫没有白花,过了几天,包括胡、刘、陈几小姓在内的大多数人和向他请愿的老汉老婆都表示支持村委会决议。但这时候,却有人背地里嚼舌头,说宫书记不务正业,之所以下决心建乡村文化广场,是喝了陈老太儿媳灌的“迷魂汤”。
  宫书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是打退堂鼓呢,还硬着头皮干成这件事?他认为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即使再难也不能回头。他在群众大会上表态,建明白村文化广场的事,自己一定要负责到底!对于有人造谣中伤他,他说,等把文化广场修建成了,如果还有人说这话,那他可就要拿起法律武器了。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接下来所做的是,宫务家从城里请来了一位在园林规划局工作的专家同学,实际堪察,设计方案,绘制建设图纸。专家同学充分考虑利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提出围绕两棵古树朝四周开掘,西边修广场建书屋,北边豁口建凉亭,东边坡上栽植景观树,南边河沟架座桥和新街道连成一个整体。再把公路延伸到东边山梁后的塬上,和新修的省道相连接。让偏僻的明白村成为镶嵌在崇山中的一颗明珠、一个新开发的景点。
  专家的宏伟方案让宫书记和明白村的群众热血沸腾。也应了一句老话,机会是给有思想的人准备的。虽然这个方案当时仅仅只是纸上谈兵,但不久实现的机会就来了。
  自从省里在这一带修建了一级公路以后,省公路投资开发公司,也早有开发这一带旅游资源的设想。当明白村人找上门提出合作时,他们便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结果一拍即合。这个大单位钱是有的。他们的开发方案把明白村人和宫书记的设想提高不至一个档次。不久,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和起吊机就顺着山豁口那儿爬了过来,轰隆轰隆地在明白村里吼叫开了。
  如今,刚刚过去一年时间,明白村的文化广场就建成了。阻隔老风口和新街道的河沟上也架起了一道彩虹桥,村上的人们只需三五分钟就可以到广场上溜达了。跳广场舞的人数也已经发展到了三四十人。有些眼尖手快的庄稼汉也在自己的门楣上挂出了“农家乐”的大匾。
老风口“日月交辉,风跟沟子”,已经成了北安县十大景点之一。
  天空中虽然没有一丝云,头顶上虽然朗照着一轮烈日,城里来的汽车却一辆接一辆地朝不再偏僻的明白村里跑。成天闷在“水泥匣子”中的城里人说,他们到老风口来,就是为了爽一回跟沟子凉风。

   

作者简介 董怀禄,笔名小河水;新浪博客和微博昵称:长安亦君;微信 和QQ昵称:细水长流。陕西礼泉人。中学高级教师,十堰市首届十大名师。1996年9月、1999年9月,先后入选《中国中学骨干教师辞典》和《中国当代专家大辞典》。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作协十堰分会会员,《西部文学网》湖北分站长,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学会会员,曾任十堰市语言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并有多篇文章在征文评比中获得大奖。出版有个人专集《怀念与忧思》、《黄土魂》、《董怀禄短篇小说选》。
       照片提供:一老碗面、壮美昭陵。在此表示感谢!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4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很给力!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董怀禄 | 2017-8-1 1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批评!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7-8-1 21: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董老师精彩的小说,问好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董怀禄 | 2017-8-3 18:4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也问总编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董怀禄 | 2017-8-3 18:4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也问总编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董怀禄 | 2017-8-3 18:4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也问总编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盛唐从容 | 2017-8-5 18: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点赞!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7-8-5 2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风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17-8-5 21:3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形象传神,情节叙事感人。向老师佳作致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盛唐从容 | 2017-8-6 1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1090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代重 | 2017-8-19 14:1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好小说,学习了。祝佳作不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代重 | 2017-8-19 14: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好小说,学习了。祝佳作不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代重 | 2017-8-19 14: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好小说,学习了。祝佳作不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代重 | 2017-8-19 14: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好小说,学习了。祝佳作不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代重 | 2017-8-19 14: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好小说,学习了。祝佳作不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代重 | 2017-8-19 14: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好小说,学习了。祝佳作不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董怀禄 | 2017-8-24 15: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版主!向大家学习!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