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子民评论】以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芒,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

[复制链接]
查看2864 | 回复2 | 2018-3-12 11: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黑河子民 于 2018-3-12 11:29 编辑

以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芒  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
                           作者:王本军
处世为人,尤其是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何处理好与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在单位受人尊敬等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重大课题,只有处理好上述关系, 您才能在单位、社会、家庭和朋友圈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活得愉快、健康;才能成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被社会和单位颂扬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中的不少论断为我们如何处世为人,提供了打开思想方法智库的“金钥匙”。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人的一生要经历呱呱坠地的婴儿、牙牙学语的幼年、 意气风发少年、热血沸腾的青年、阅历丰富的中年和步履蹒跚的瘪瘪老年阶段,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个问题往往需要终其一生来探索。那么,还是让我们从《论语》中来寻找答案吧。
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  子曰:“汝, 器也。”曰: “可器也?” 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第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请教老师说,赐的表现如何呢?子贡的名字叫端木赐,他问老师认为学生的表现怎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具,他请教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庙宇里面贵重的瑚琏,所以第一个孔子曾今说过君子不器这样的话,而他现在直接说子贡是一种器,这并不代表他批评子贡,而说明什么呢?说明你是一个人才,我们一再强调说,孔子说君子不器是要强调你不能只做一个人才,不能只是一个专家,你还要设法能够培养在人格方面、人文方面的教育成效,所以他对子贡说你就是一种器具,这种器具很高贵放在宗庙里面,可以盛粟稷(suji), 粟稷就是我们种植的五谷里面的两种粮食,粟跟稷在宗庙里面举行祭礼时候使用的,代表子贡是一个人才,可以上得了台面,子贡后来确实也表现杰出,孔子过世以后,子贡在鲁国表现非常好,是杰出的外交官,站上台面上说话是一流的,他可以让任何听众觉得他讲的话很有道理,都愿意跟他来配合做事。所以孔子提到子贡的时候,他强调他的学生很多都是人才,子贡也是一位,子贡听到老师说他是一种器具,也并没有说哎呀怎么老师好像在批评我,因为老师说过君子不器,那我现在就是一个器呀,他知道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所以他就问是哪一种器呢?孔子给他回答,他应该也相当满足啊,因为你对一个人的要求不应该求全责备。
第二段是另外一件事在《公冶长篇》的第四章: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第五》。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就说了,雍这个人可以行仁,但口才不够善巧,雍就是仲弓,他在孔子学生里面排名是德行科的第四名,仲弓(公元前522年——?,姓冉名雍,字仲弓,鲁国人),德行科有四个好学生,包括原元、米子坚、冉伯牛、还有字仲,仲弓就是雍,冉雍。所以有人就传说了,说仲弓这个人可以行仁,但口才不够善巧,因为口才不是他的专长,何必需要口才善巧呢,以伶俐的口才与别人争论,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行仁,但是何必一定须要口才善巧,这里面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口才好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有些人口才很好,可以颠倒黑白,说实在的孔子也害怕这种人,因为这种人一出现的话,善恶黑白分不清楚,那不就乱套了吗?价值观混乱了,所以如果说你光口才好,而没有原则,没有清楚的理解的话,对一个团体反而是一件坏事。
第二个,孔子直接指出来“不知其仁”,说明他对于仲弓这个学生提到他时公开说,“我不知道他是否行仁,这代表行仁很困难,一般人都以为他是好人,应该没有问题吧,不过在孔子思想中,善人跟仁者要区分开来,我们将来还有很多资料会谈到这两者的区分,我先把答案说出来,善人就是行善的人,社会上认为怎样叫善他就做,但是他跟仁者不一样,因为仁者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仁者知道为什么要行善,也就是我人性向善,我真诚,有内在引发力量去行善,这是仁者。另一方面,仁者为了行善可以牺牲生命。而一般所谓的善人,他不会牺牲生命的,你叫我去做好事可以,叫我牺牲生命,这个道理说不通。但仁者就了解这一点,叫做杀身成仁,所以如果我们学孔子的思想,就要记清楚,他如果讲的一般说,你们都要行善避恶,那何必孔子说呢?自古以来讲这种话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们自己的父母亲,我们的老师们也都叫我们行善避恶,但是他们讲的和孔子讲的有什么不同?因为孔子讲的是仁者,他要了解为什么要行善,因为行善很辛苦,压力很大,见了父母要孝顺,见了朋友要讲信用,见了任何一种人都有适当的行为规程和要求,压力很大,那你就告示我为什么非要行善不可呢?因为你是一个仁者,就懂得人性向善,最后才能止于至善。所以在孔子的学生里面,今天特别介绍两位,都是高材生,一位是前面说过的子贡,他是可以上台面的,他是一个人才,表现杰出,这不容易啊!有些人上了台面,可以担任外交官,说话冠冕堂皇,办事情也干净利落;那么第二个学生叫做仲弓,他的人格教育很成功,他德行非常好,但他口才就稍微差一些,所以跟子贡两个人正好有一点点对照的情况,都是好学生,但是一个是口才好,可以上台面,说话得体;一个是德行不错,他正努力修炼,但是口才不怎么样,所以孔子看来雍,冉雍这个学生,就是仲弓,他能不能行仁呢?孔子说我不知道,他也不说你不能行仁,因为你直接说不能行仁,儒家不可能这样讲,这样等于否定一个人的自我向善的要求,所以他说我不知道。他特别强调不要完全靠口才,你完全靠口才的话,你看孔子说得很清楚,你用口才来跟别人争论,就算你赢了,你也失去了人心,很多人常常说我跟你辩论,我是口服心不服,因为我讲不过你,但我内心里面觉得不愿意接受你那种说法。因此,如果说你口才很好,让别人觉得对你口服心不服,那你就算赢了又怎么样呢?别人将来有机会找到更好的理由随时反驳你,你要让别人心服口服的话,一定不能只靠口才,那还需要靠什么呢?靠你的德行,孔子在教这两个学生的时候,有不同的重点,因材施教,也有不同的这种想法,希望这些学生们能够精益求精,你在这方面做的不错,就要注重另一方面,这样才能慢慢地让一个人获得全人教育的表现,能够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古人诠释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基本标准,那就是能力强,加上德行好,才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德艺双全的人,一个能受到人们普遍尊重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讲,人的德行比能力更重要。
二、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人际关系包括与上司、同事、下级、朋友、亲戚以及与集体之间的诸多关系,在儒家思想中关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诸多论述,下面的一些论述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论语。里仁篇第四》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子游说,服侍君主,若是过于繁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若是过于繁琐,就会受到疏远”。
交朋友因该是:“友谊、友谅、友多闻”。
子贡问孔子怎样交朋友。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第十二》,“孔子非常真诚的告诉他,好好去引导他,接着四个字,不可则止”。
古人对君子之交总结了以下几种情形:
(一)、至谊:《列子。汤问》,那一对朋友,不是靠别的一切,完全只以琴曲结下生死之交,弹琴者俞伯牙心在高山,听琴者钟子期立即听出来了。过一会俞伯牙转向流水,钟子期也听出来了。因此,“高山流水”成了千古至谊的代称。有了这个代称,中国人心中的千古至谊,也就与山水呼应,由山水作证,如山水永恒了。
(二)、是常谊:千古至谊虽不可得,我们却不缺少友谊。在日常生活中,天天一些熟悉的名字,亲切的面容,具体的帮助,轻松的诉说。这就是日常之谊,故称之为“常谊”。
(三)、甘谊:世间除了高雅的至谊,广阔的常谊之外。还有一种友谊,既不高也不阔,却有点甜,有点黏,有点稠。借用庄子的说法,可称之为“甘谊”。这种朋友常常遇见几个陷阱:体己的陷阱;功用的陷阱;暗箱的陷阱。他们都把对方看成了自己,因此,容不下一丝一毫的误解、委屈、冷漠、传言。为此,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写道:“最兴奋的相悟,总是昔日的敌手;最愤恨的切割,总是早年好友”。
(四)、水的哲学。说过了“甘谊”的陷阱,我们终于可以引出庄子的至理名言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翻译过来的意思为:“君子之交,淡如清水;小人之交,甘如甜酒;君子因清淡而亲切,小人因甘甜而断绝”。同样以水为喻,庄子的“淡哲学”应该与老子的“冷哲学”、“钻哲学”、“低哲学”有关。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用现代语言翻译,大致意思是:最高道德像水。水,滋润万物而不与谁争,身处大家遗弃的低位,因此反而接近大道。除了找对地方,还心地深远,与人为善,说话可信,为政有效,办事能干,行动合时。正因为什么也不争,所以也没有什么麻烦。老子的这段话,应该成为最值得永久传颂的古哲言之一。其核心有两点:其一,利万物而不争;其二,处低位而得道。
(五)、由浓归淡:人与人相处,本质为淡。尚若浓稠,如何个体独立?如何若即若离?如何流转自如?如何因时而异?
清水之中,如何营养浓富,即成为污染;血管之中,如果黏度过高,即成疾患。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当成用老子和庄子的眼睛看淡周际时,一切都变得正常、寻常、平常,连气势汹汹的进攻都变成了沙盘游戏、木偶提线。愤又何在?只是轻轻一笑间,如风吹苇。
淡了,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都能谅解,于是方可说一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这个美好的信仰,也寄于淡。
其实,即便是高山流水的“至谊”,也极淡极淡。一曲琴音,短暂相遇,有天人相隔,还不淡?虽淡,却不失其高,整合得上这个这四个字“天高云淡”。
古往今来,朋友有四种类别:
第一种是酒肉之交。这种朋友没有共同的人生目标,没有交友的目的性,只是建立在吃喝玩乐的基础之上的交往,这种交往朋友关系基础差,很容易分手。在日常生活中,凡是以酒肉相遇相交的朋友,一旦你有困难时,他不是敬而远之,使你需要朋友相助时,他躲的无踪无影,孤立无援;或者便是以拳脚相助,不但帮不了你忙,反而添乱。
第二种是利害之交 。有强烈的目的性,比如:求你帮忙办事;与你共同做生意;男女之间的相互追求等等。这种朋友关系,目的性很强,一旦目的达不到或不理想,这种朋友关系就马上破裂,也是不稳定的朋友关系。  
第三种是道义之交。这种交往是志同道和的真正朋友之交,比如:“革命同志之间的交往;单位同事之交的交往”等等。19岁少女刘胡兰,英勇就义在敌人的铡刀下,也不出卖革命同志: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经受住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威逼利诱,大义凛然地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也不出卖组织和革命同志,等等都是道义之交的典型例证。
第四种是生死之交。这种交往是最高境界终身难遇。例如:为了忠贞的爱情,以命相许;为了真理,舍生取义;在朋友危难时,不惜生命相助,永结百年同心的患难之交。
所谓朋友,一方面就是一起制造回忆的人;另一方面朋友就是在背后替我辩护的人。
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坦荡胸怀,虽远隔千里却感近在咫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秉承的原则为:交以“尚德”,交以“贵和”
三、如何安身立命,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人如何才能够在大千世界生存,如何才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如何书写精彩的人生华章,这些就是关于人生哲理的问题。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要回答关于人生哲理方面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寻找答案吧。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话现在的意思就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也就是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始出处。
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造就了中华文化灿若星辰,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因子,几千年来,人们一切生命活动,皆以其为基础。“内修外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就死其犹未悔”等等。这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塑造我们人类自身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人处世之道及其行为方式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思维特色与文化个性的重要表征。那么,我们从那几个方面来说为人处世呢?
第一是尚德,中国人处世观念及行为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伦理型文化或称“德性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中国人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并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建构起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主张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中国人的处世观念及其行为具有浓重的尚德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处世做人,贵在有德。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在具体的做人之德上,其主要范畴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俭朴等等。这种以做人为处世前提与基础的处世观念,体现了浓厚的尚德特征。
另一方面,与人交往,以德待人。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还表现在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应当是“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与人相处,贵在以德待人。其具体表现为:
其一是宽厚待人。中华民族一向以待人宽厚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等道德评价,就是这一品德的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中,待人宽厚包括: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愧人。
其二是让。中国人历来以让为处世美德。在家庭内部,孔融让梨式的礼让被极力倡导,妇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赞美君子无所争的风度和不贪为宝的高洁品格;对待人际纠纷,先贤主张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一个“让”字,可化解纠纷,和谐人际关系。
其三是以诚相见。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诚,由此有待物莫如诚的古训。而这一点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内容。故“开诚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见,沟通感情。
其四是守信用,重然诺。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以及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动显示了信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其五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国人立身处世,从来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提倡要设身处地多为对方着想。多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正是谦谦君子的作风。此外,多数中国人也有着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当自己发达以后,往往不忘提携同道之人,使大家都沾到好处。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第二是贵和,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
中国人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和。总的看来,“贵和”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重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
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仅是古代人的行为规范,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很实用,我们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必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他们的为人处世哲学。人当宽容的时候就尽量宽容,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尽量帮助。人和人在一起,就算不看在是人类的份上,也要珍惜相遇的缘分。不要因为小事就吵架,打架,不要因为利益就出卖别人,更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伤害别人,一时的冲动或与可以减轻你的气愤,可是,造成的伤害或许一辈子都无法偿还。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心很难平衡,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形态里,落差无处不在,这种对比中形成的失落感让许多人从茫然走向困惑,从困惑走向浮躁,从浮躁走向极端。这时候,就可以借鉴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自古皆然的修身准则。中庸是一种力量,一种驾驭事理、平衡阴阳的能力。在为人处世中遵循中庸之道,学会中庸处世,中庸做人。这样人才会获得平衡,活得幸福。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工作心情顺畅,有安全感,人际关系反常、紧张,社会缺乏信用和规则,冲突加剧,人们精神压力大,内心痛苦,缺乏安全感,就不会活的幸福快乐,然而也就失去了为人处世的那份精明和态度。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几千年来,潜移默化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处世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境界,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安贫乐道的人生修养,“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的处事哲理,待人谦恭有礼、留有余地的为人原则等等,这些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传承以及发扬。
我们学习古代的为人处世,并不是要我们按部就班遵照古人的行为。我们生活在现代,肯定不能像古人一样,也做不到那种程度。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古代的为人处世,并且,能把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学习传统文化,吸收其精神营养,点亮人生前行的道路,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参考文献
1、《论语》;2、《中庸》;3、《孟子》;4、《菜根谭》; 5、《中国传统文化概论》;6、《君子之道》。
作者简介:王本军男  生于1964年,先后在陕西略阳县乡镇区机关,县委、政府机关工作,现供职于县水利局, 全国水生动物保护分会理事、西部文学网高级会员。热爱文学,潜心水生动物保护事业,关注国际国内时事。有多篇论文、诗歌、散文、通讯在中省市县报刊杂志和网站刊发。
本文作于2017年底,经修改定稿与2018年3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荷 | 2018-3-12 1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的佳作,点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黑河子民 | 2018-3-12 1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荷 发表于 2018-3-12 12:01
欣赏老师的佳作,点赞问好!

多谢指导!遥祝安康!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