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君小说】沧桑与梦生·第十六章:张老是领导

[复制链接]
查看2574 | 回复1 | 2018-10-18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六章:张老是领导



在商业贸易局里,乔阳的上面还有一位老同志,虽然他也没有明确的职务,但他是乔阳的领导是不容置疑的。
这位老同志姓张,说他老其实还不老,也就五十多岁吧,只是人长得有点胖,脸像个圆盘,腿像两根柱子,看起来非常的老,非常的粗,根本不像是个有文化的人。
据说,他早年读过师范学校,为人极其精明,很会算计,也很有工作能力,根本就不像他的外表。好像是因为家庭成份高了,几十年走下来,只混个副科级的老办事员。也因此吧,商业贸易局里和他差不多大的人,包括局长、副局长等一干人都叫他老张。而乔阳呢,知道自己是晚辈,感觉怎么叫都不合适,就称呼他张老。这样的称谓,这张老听着很是高兴。
这位张老给人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很爱才,一方面又太强权,而且,私心也很重。因此,他在机关里,是个有人恨,有人惧的人。
乔阳在他的手下工作,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局机关的各种文件资料;起草各种文件、报告。其实,干的就是个秘书的工作。
张老把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很多资料,如记录本,报纸剪贴,以及在其它单位工作时留下的一些文件,都毫无保留的拿给乔阳看。还给乔阳介绍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势、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等等。上级下发的所有文件,只要他能看到的,都会让乔阳看一眼,决不保留,更不向乔阳保密。
乔阳起草文件,经常要开夜车,张老就像个保姆,生好炉子,烧好开水,然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报纸陪着,乔阳干到什么时候,他就陪到什么时候,也绝不让其它人来打扰乔阳。
有几次,乔阳的文件写得不到位,领导批评了。张老立马便担了过去,说责任在他,而不在乔阳。每当乔阳的文件写好了,领导看着高兴了,他的脸上总是灿烂得比乔阳还灿烂。尤其是乔阳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他逢人便说,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别人不认可。一句话,这位张老认为乔阳有才,他支持乔阳的工作,愿做乔阳前进向上的梯子。
张老在商业贸易局里应该是个元老级的人物了,虽然没有明确的职务,但他的权力仅在几位局长、副局长之后,其它的任何人都应该算是他的部下。甚至,有的副局长还得听他的。他的文化功夫不错不说,仅说组织调度能力,一个字:强。他的岗位是内务,也就是这个局里的内当家,后勤方面的事都归他管。他能够协调好各位局长、副局长之间的矛盾,也能处理好机关各位同志之间的关系,还会调整好商业贸易局与其它局之间的一些问题。总之,后勤方面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局长以及副局长们过问的不多,全由他处理了。
张老私心重,是出了名的。可是,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评价这个问题,就会感觉很自然了,不能怪他。
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不能跳出去,更少有人能够超脱成神。张老有私心是正常的,可他的私心,有点特别,就是为了他的儿子。张老的儿子比乔阳小几岁,也在商业贸易局机关上班,只是不直接在他的手下。因此,他时时刻刻都要为他的儿子着想。为此,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要干一些拿不上桌面的事情。他的儿子也是“以工代干”的身份。第一步,他要谋求让儿子入党,像乔阳他们几个比他儿子先来的人,就都成了他的障碍。他就采取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等方式,通过别人的手,达到他儿子入党的目的。这一招他成功了,他儿子比乔阳早两年入了党。第二步,谋求儿子“转干”,只有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了才能有提拔的可能,也才有可能进入更高的层次,成为官员。他利用在县直机关人头熟这一独特的资源,与组织、人事部门打得火热,最终拿到了人事局推荐上大学的通行证。他让儿子上了两年大学,而且还是带薪的,毕业了,经过一个“面子上”的考试,转成国家干部,直接出了商业贸易局,飞走了。当然,后来飞得并不高,也就混个科级吧。
张老的儿子与一同在局机关工作的人相比,其工作能力并不突出,工作态度也不尽人意,并不比别人优秀。按常规他不可能立马入党,更不可能让他去上学,也根本不可能让他“转干”。可是,这一切都让他窃取了。他的得到,就等于封死了别人的路。不客气的说,首先就封死了乔阳的路。而事实正是如此,因为乔阳入党迟,没有大学文凭,没有转干,就只能做到科长的位子,不能再往上升了,最后只得默默地离开。
还有,张老管局里的后勤,把任何东西都看成是他自己家的,只有他能用,别人不能动。曾经有人开玩笑的说:“商业贸易局的厕所没有门,若是有,一定被老张给锁起来了,不经他的同意,谁都甭想上厕所”。
有一段时期,乔阳真的是非常恨他。几乎不想见他,见到他了也都想骂他几句。可是,乔阳又总是劝自己,人总不能以一而盖全,对任何人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还是要多想想他的长处,多想想他对自己的关照。
若干年前,张老过世了。乔阳就想,在天国里,张老不会再招人恨了。因为,他不需要再为他的儿子而煞费苦心了。
然而,无论在什么场合,乔阳都说张老是他的领导。
就在那段时期,乔阳经常想一个问题。或许,这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张老为了他的儿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一心一意地去做他要做的事。可乔阳的父亲呢,职务比他高,政治市场比他广阔,人脉资源比他丰厚,为什么不为乔阳而处心积虑的想办法呢。他若是能够做到张老的一半,乔阳也不至于有后来的变故,起码他不会“自动”的离开。
可是,当乔阳到了四十多岁以后,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也面临着就业的努力和选择时,他不怪自己的父亲了。社会本来就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自身的努力不够,光靠外界的“路子”,或者说就一味地借助父亲的“努力”,也许能够谋到一个想要的“位子”。但是,这个“位子” 是不光彩的,也是坐不稳的。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对:每个人的命运,永远都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8-10-18 2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小说连载,点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