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国学一一一《论语.尧曰二》

[复制链接]
查看811 | 回复2 | 2018-12-21 15: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1666年,子履(商汤)在河南亳州城郊设坛祭天,昭告天下,夏桀有罪,朕(商汤自称)不敢包庇,今替天行道讨伐他。下文便是商汤起兵时祭天的祭文。
原文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篇祭天的祭文说白了就是商汤告诉天下人我要造反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祭坛上摆放着黑色的牛头,夏朝尚黑,只有王者才能用黑色的牲畜祭天。可以说明的是,当时的汤已以王者而自居了。不是以下犯上,而是吊民伐罪。商本来是夏的一方诸侯,夏朝建国时将契的子孙封在了河南商丘,因此汤也称商汤。契是有来头的,据说契的母亲在洛河边上沐浴时,一只青鸟在空中攀旋了几匝后便落在了河边,产下一枚硕大的鸟蛋。契的母亲吃下鸟蛋后,便怀孕生了契。所以汤有天下也是天意。这些传说都在地下睡着的龟甲兽骨上得到了可靠的验证。商汤是中国历史上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就是因为把这些传说刻在了龟甲兽骨上。四千年后,这些龟甲兽骨被盗墓贼当做龙骨贱卖给了药材店,药材店的老板又源源不断地把这些龙骨出售给了病人。你说神奇吗?四千年前的文明竟然医治了现代人的沉疴。所幸的是老板在大赚之后把剩下的龙骨爱不释手的把玩。发现了蝌蚪似的一行行的标识,后来被考古者取名为甲骨文。甲骨文佐证了商汤的存在似乎比夏启还要名正言顺。而且从祭文可以看出造反者具有一副难得的菩萨心肠。“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如果有罪,不要降罪于四方的百姓,百姓有罪都是我一个人的过错。这样的虔诚不属于王者,还能属于什么人呢?这位造反者也就名正言顺的得了天下。而且把所有的罪过强加给了夏桀。后人在痛骂夏桀的荒淫无道时,还不时的赞美商汤的仁慈。历史便被定格在了仁慈与残虐之间。
        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祭文,祭文原来有如此大的魔力。难怪后世者都在仿效他,造反前都要写一篇祭文,或者也叫檄文。无论是传位,还是夺江山都要名正言顺。正如孔子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8-12-21 19: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8-12-21 19:22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谢谢编辑老师鼓励!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