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奇勇小说】岁月吟歌 (1--5)

[复制链接]
查看2399 | 回复4 | 2019-3-28 17: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别奉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中篇小说《岁月吟歌》连载

(网络图片)
契 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犹如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急速地向前奔跑,跨越万水千山,穿过五湖四海,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将时间,带到了新世纪的二0一八年的腊月末。
        在三峡库区的上游,尽管蓄水后的长江江面,静如平湖,好似一面大大的镜子。也不见往年凶涌澎湃滩多水流湍急的影子,倒像一条是被训服了的威猛的巨龙,静静地躺在那里。
       虽然,这一天,大江的江面上,已是雨霏霏,雾蒙蒙,烟云沧芒,汪洋一片。但仍隐隐看见宽广无际的江面上,来往穿梭的各种船只在急速地行驶。
       有吨位近万吨级的豪华游轮,也有数千吨级装满了集中箱的货船,还有几十吨位级的机动船,轮机轰轰地喘息声,与汽笛声交集在一起。纷纷由上游重庆方向开来,向万州下游急驶而去,或由下而上向忠州方向开去,显示出了长江江运一派繁忙的景象!
      而此时,一位中等身材,五观端庄,面部和善,满头华发,眉宇间透露出睿智的目光。全身上下穿着青色防寒服,脖子上围着一条浅灰色的围巾。脚上穿着冬季保暖旅游鞋,全身上下散发着儒雅气息,看上去,还颇有些神韵的老者。佇立在南岸江岸边。
      在一群男女老幼的陪伴下,正炯炯有神的注视着江面,不时,还向身边已二十三岁,正在读大学的大孫子唐钦宇,边说着话边用手比划着什么。
      而此时,老者内心却泛起了阵阵涟猗,波涛汹涌,感慨万千。不禁轻吟起了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廿一史弹词》的诗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时,站在老者身旁,约有四十岁年纪的大女儿唐英,则关切地说道:“老爸,天气寒冷了,江面雾水又这么大,小心着凉啊,还是站过来,和妈妈我们在一起吧!”
        她的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大儿子唐凌与小儿子唐杰,不约而同地向前迈了几步,伸出手去护着老者的身子,一同走向了显然还尚存些丰韵的老夫人喻秋韵的身边。
    这时,站在一旁观赏大江风景的大儿媳秦莉,与小儿媳何虹、外孫文博、小孫子唐渝昕。则一同围了过来,异口同声地说:“看您刚才的那神情神态,面对浩浩荡荡如虹似蛟的大江。一定又引发了您的思绪,勾勒起了您的历史过往的沉思,又要熬三更守五寒地去创作您的宏篇大作吧”?
    随之,老者应答道:“是啦,孩子们,此时此刻,面对如此美好而壮观的景色,又怎能不触景生情,引发我的情感和思绪呢?我可是生于斯,长于斯,而且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啊。
    随后,这位老者停顿了一下,似乎是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们,我们这个家族能有今天,全靠祖国的繁荣富强,没有国哪有家啊。你们一定要牢记,不可只坐享其成而忘记了过去,忘记了继续艰苦奋斗拼搏向前啦!
    恰巧,这时从江岸山上的上方--河嘴院子,传来了老者的堂兄唐新河略带沙哑,但却宏亮的喊叫声:“唐华老弟,你还不带你那一大家子人回上湾院子了,你二哥唐其权来电话,喊你们快些回去吃饭,吃了晩饭后,还要尽快赶回南宾县城,县作协常军主席,邀请你明天上午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哟”。
    随后又说:“老弟呀,你真是个大作家大名人啦,南溪乡党委政府的潘书记、黎乡长,他们正在村上检查工作。听说你回到故里要特意拜望你,他们现在正好在我家等待。你回上湾时,请先到我这里与他们见一面吧,好不好
      老者见此,才回过头,低声与身旁的老夫人喻秋韵,以商量地口气说道:“老婆子,我们还是都回去吧,二哥二嫂都近九十岁的人了,我们不能让他们过分地等待。何况还要与乡里领导们见个面,然后,吃了饭还要赶回县城,参加明天上午县作协的会议啦。
    喻秋韵微微地点了下头,表示赞同。随即,她就招呼大家,先后上了两辆停在江边的越野车。全家人沿着盘山的移民公路,驱车而上,来到了一个名叫河嘴院子的院坝里。
       只见,不足200平米用石板舗就的院坝,早已聚集了三、四十人,他们见老者一家人到来,都热情地拥向前来问寒问暖。而其堂兄唐新河,则挤开人群,走向前来拉着唐华的手,向跨向前来的俩位中年干部介绍说:“老弟,这俩位就是乡里的潘书记和黎乡长,他们在村里检查扶贫工作,听说你回来了,非要拜望你”。唐华见状,双手抱拳说道:“啊,幸会,幸会,多承乡领导的挂怀哟”。
       这时,潘书记、黎乡长,不约而同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唐华抱拳的双手,犹如像是见到鸿儒大师巨匠一般,态度格外地虔诚。
潘书记则连忙说:“不敢,不敢,久闻您的大名,您是全国知名作家、文化名人,又是南宾土家族自治县的开创人,为国家的文学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也给我们乡增添了不少的光彩,是全乡仰慕敬重的人士,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早就想拜谒您,只是没有机会”。
      “恰好,这次我和黎乡长一道,下到村里检查扶贫工作,听说您老回来了,我们借此代表全乡一万七千余名乡亲,看望老先生您,并向您老表达我们深深地敬意!”
       唐华,他见潘书记说出这样一番热情洋溢的话语,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但仍然不失风度地说:“潘书记、黎乡长,你们过誉了,过誉了。我作为乡人,只是尽了自已一份本分和责任而已,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优秀”。
       随即,堂兄唐新河端出几根木制长条櫈子,大家坐下后,又与乡领导和众乡亲们拉起了家常。
       原本,堂兄唐新河要留他们一家子,在他家吃饭的。但他二哥唐其权又来电话催促,唐华才起身一一与大家告别,乘车向上湾院子驶去。车子沿着山岰崎岖而硬化了的乡道,行驶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一座小山,u字型的大的拐湾处。
       只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溪流的湍湍声不时传入耳畔。而左右两边与后山均不高,大约只有三百米高的样子,中间突出一片稍带   斜度的平地,自然形成了酷似座椅的型态。一个偌大的院落,就座落在这个座椅型之中,也掩盖在竹木树林之中。枭枭的炊烟,随风飘荡,一直在院落的上空盘旋不肯散去,好像是一批天兵天将,在护卫着这座土家院落似的。
       院落的后方,是一片片坡地,它的左右及下方,则是一层层的梯田。尽管是冬季了,仍见收获后的谷荘遍布田间,而那一湾湾的水稻良田,却好似一泓泓的钩月散落在那里似的,显现了渝东土家山寨独特的民族风情。
    这,就是远近颇有些名气的上湾院子。难怪人们赞许说:“上湾,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好地方,也是出人才的一方宝地啊
      它不仅土地广褒,水源充沛,气候适宜,盛产水稻,而且也出了不少的人才。民清时期,就涌现过多名“秀才”、县长、参议长、区长、营长之类官吏。尤其是解放后,各类人才层出不穷,仅一九六一年间,就有三位青年同时考入了大专院校,在那个时代,这可算是天之骄子凤毛麟角了。
       然而,之后这几十年,更是青出于蓝而盛于蓝。先后涌现出了几十名大学毕业生,也有十多位县、厅、师级干部,更有近百人走出了这个院落。奔赴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各条战线上,参与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而唐华,虽出生地属河嘴院子,但他从解放后的一九五二年“土改”时,就搬入了上湾院子,直至一九六五年参军,他在这座院落生活了十三年之久。所以,人们称赞它,并非只是一句恭维话。
       话说,唐华一行的车子,已来到了他二哥二嫂居住的小院子,“庙南”的丘陵脚下。二哥二嫂虽年事已高,但仍显神铄地站立在门前地坝边,与其女唐忠兰、大侄儿侄女唐和祥、唐银兰,大侄媳妇宋建华等十数人,正笑逐颜开地迎接着唐华一家子。
       这时,真是热闹非凡啊,毕竞是一个大家族的人,又多年未见,就显得格外地亲热。有喊老幺的,有喊幺叔的,也有喊幺爹爹、幺奶奶的。他们按在这个大家族所排序的辈分,呼喊出自已,对唐华的爱名和尊称。
       在二哥二嫂热情地招呼下,一大家族近三十个男女老幼,纷纷簇拥进了堂屋,自觉按辈分坐入三张席桌。这时,二哥二嫂的女婿何群,早已从厨房端出了大碗大钵的豆丝炒回鐹肉、大白云豆炖腊猪蹄、都芭块、蛋条、油炸豆腐、腊香肠、腊舌、腊肚、青椒肉丝等,土家族独特的佳肴摆了一大桌子。
        随后,二哥又拎出装满了十斤酒的瓦罆子,斟上满满地一大杯包谷烧酒。随即,他端起酒杯,操起他那曾在一个区,担任过乡企办主任的官腔。说道:“今天是腊月二十七日,是我们土家族‘过赶年’的节日,恰逢老幺一家人回来祭祖,又与我们团聚。趁这个大好日子,我们共祝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也祝老幺一家人祥和幸福”。
       他的话声刚落,大家纷纷站起来,碰杯敬酒。随后,唐华夫妇又端起酒杯,向二哥二嫂敬酒,祝他们老夫妻健康长寿。在座的晚辈们,也纷纷向唐华夫妇祝酒,由此,而开始了推盏把杯的团圆家宴。
       待酒足饭饱后,唐华见天色已晚,只好与二哥二嫂及族人的后辈们,依依不舍地道别。随后,唐华带领着一家子人,驱车连夜赶往县城。
       车子,沿着方斗山盘山的公路行驶,来到了“巴盐大道”的岩口处时,他即触景生情,也勾起了他对人生过往地回忆。这位几乎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人,他对他那苦难凄惨的童年,与他那一生拼搏奋斗的足迹,和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又在他脑海中一幕幕地浮现了出来......

65da000b3c5610dcc657.jpg

第一章 春雨润物
       古诗曰:“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岁月悠悠,似水流年。人生,就犹如一条湍荡不息的河流,向着东方的大海奔腾而去,万里征程,只为去寻找浩瀚的归宿。岁月,在充满着艰辛和渴望的人生路上,演绎着,一幕幕激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伴随着风雨的风铃声,迈着急促地脚步,向人们迎面走來。
      话说,民国时期的一九三八年农历三月十九日, 即公元1949年4月16日。这一天的傍晚,在川江省的川东地区,已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沿江两岸的树林和竹林,也纷纷被压得弯曲了下來,随风左右晃动,这可是立春以来的第一场雨。
      在长江中游南岸的溪囗,在山坳的田间和地头,早己干枯的麦苗在雨水的滋润下,也渐渐地抬起了头抻直了腰,正舒展着身躯。
      难怪,村民们都在说: “好大一场春雨呀,真是喜雨,及时雨啦,自入冬以来,一直未下过这么透彻的雨水了。旱田和坡地的麦苗都快要干死了,水稻种子也未撒在秧田里,如果没有这场雨,恐怕今年就无法耕种收获了”!
      然而,就在这一天的晚饭后,在长江中游南岸临江的半山腰平坎处,有一个只有八、九户农家的小院子,叫河嘴院子。
在一排用木柱,与篾块穿织起的吊脚楼正宅的末端,住着一户家塗四壁的唐姓人家。户主名叫唐逸伟,中等身材,约有五十来岁,配附一幅憨厚的圆脸庞,身穿一件粗蓝布长衫褂子,头上包着一条白色土布帕子。正在屋内土平地上,背着双手,正焦急地来回走动。
       而在虚掩着破木板门的内屋,几个二十及十几岁的女子,则在一张铺满了稻草,和破烂不堪的竹席床边。呼喊着: “妈 , 用力噻, 用力噻,快点用力啦,都快出来了。”
       而此时,她们全然未顾及外面下的那场春雨,全家人都在为一个新的生命的降临,而忙碌着,甚至焦急地等待着……
随着天空中,“刹、刹”地两声震耳欲聋的雷电声,顿时,将村头旁边,偌大一颗呈伞状型的黄角树劈成了两瓣。然而,恰巧这时,屋内也传出了“哇哇”地啼哭声。一个新的男娃二,终于降临到这户贫寒之家了,一家人终于松了口气。
       而站在一旁的父亲唐逸伟,面对内屋生产的妇女,埋怨道: “苑正阑,你这是何苦呢?本来我们这个家人口多,耕种的田土又少, 已有七个子女了。吃了上顿还愁下顿,过了今天还愁明天哩,你现在又生一个,叫我怎么办讪” ?
       而卧床在内屋的苑正阑,听到她的男人这一番话,很是生气, 硬撑着十分脆弱的身子,在内屋有气无力地答道: “唐逸伟,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怀胎十个月容易吗?我怀有身孕这几个月,田里坡上的活路,纺纱织布挑水煮饭,我那样没有做?生都生下来了,他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难道你把他丢到长江去溺死? 多一个小儿娃子又怎样?不过苦些累些咯嘛,还是要拖起走讪”。
       在那时的农村,就通常而言,新生命的降临, 也算是添人进口,本应是一件好事喜事。但在川东地区临近解放的“国统区”,对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而言,却并非是一件好事。
       因为那时,深受国民党反动政府多年苛捐杂税的盘剥,已压得普通老百姓家庭,已无法喘息和生存了。哪还容得下又添人进口?这那是什么好事,分明是雪上加霜啊。有这样的叹息与埋怨,有如此的忧愁和耽心,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吧?
这与其说,是埋怨和忧愁,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奈。倒不如说,这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血泪控诉,或许更恰当一些吧?!
      第二天早晨,雨停了,天空也晴朗了,层层叠叠的霭雾,恰似一帧帧洁白如雪的幔纱。从山羊寨的山顶环绕一圈后,又与长江江面上的水蒸气融为一体,悠然地飘上了大江江面的上空。
      红彤彤的太阳,也悄悄地从山羊寨的丫口,露出了笑脸。晨曦的霞光光芒四射,照耀在山寨和原野溪流,与长江湍流的江面上,也照在人们苦涩而消瘦的脸庞上。
      这时,这个小院落,与邻近不足三百米远的院子的人们,似乎已知晓,昨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对于一个新的生命的降临,仍然是视为是一种喜事,纷纷从简陋的家中涌出,前往唐逸伟家中道喜朝贺。
      有的用撮箕装着鸡蛋,有的用木升端着阴米, 还有的用碗装着捞糟和红糖。一个个从苦涩的脸庞中,勉强地露出淡淡地笑容,前去道喜并探视其母子。他们都是唐氏家族中的远房长辈,或堂兄堂弟与同祠侄子。
      在这群人中, 自然要数唐逸伟的堂弟,人称“烂龙”的唐逸龙了, 他算是在这方圆数十里范围内,是最有文化最有见识的人了。
      他出生于富裕中农家庭,曾读过几年私塾,又在临江乡政府当过师爷(文书兼幕僚) 。之后,在本地担任保甲长,善于谋划和算计,所以,人们称他为“烂龙”的雅号。
       却说,“烂龙”唐逸龙,他是最讲究,也是最爱面子的人。 此时他也不甘落后,毕竞他与唐逸伟是堂兄弟,若不率先探视,恐难免日后给人留下口实。
       所以,他也急忙从厢房走了出来,携其妻子唐李氏及其子唐其亨、唐新河,来到唐逸伟家探视。大家见“烂龙”到来,慑于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自然恭敬地让出地方,让他领先在前。
       此时,“烂龙”见大家这么敬重他,心情十分地愉悦,加之,他又是这家人的堂弟,自然也表现出非常热情和亲切的样子。其妻唐李氏,是一位非常善良厚道之人,平常又与堂嫂苑正阑关系处得十分融洽和谐。加之,堂嫂又刚生产正值月中,同性之人自然方便说些体已话。所以,她倾身与其堂嫂苑正阑,问安说些私房话。而在一侧的“烂龙”,却等之不及了,也迫不急待地走向前去,抱起膙胞中的婴儿就端详个不停。
      他将婴儿抬了抬,然后又观其面容头额和五观,他将婴儿放回堂嫂怀中后。才对众人说:“你们知道讪,我说昨晚雷公,怎么把院子旁边的黄角树都劈断了,原来是‘文曲星下凡’了”。
       “你们听说过没有?传说河对岸平山坝的名门望族马家,在生马老二(人们猜想,或许是后来的文化名人马××)时,也是这样的天象哦”!
      正当大家都感到惊愕之时,他话风一转,又说道:“古言说的好,‘寒门出贵子’嘛, 这个娃二,虽然体重可能只有五斤不到六斤,体型瘦小而抽条,观其面容相貌,却是眉清眼秀端庄,眉宇间透露出聪慧伶俐,两目不停地转动,显现了他的善性悟性极强。”
       然后,他又说到:“我把话搁在这里,你们今后就知道咯, 只要稍加调教,今后这个娃二必成大器哟”。随后,他又转过身来,对身后的堂兄唐逸伟说道: “堂兄, 你好有福气呵,这个娃二是个好苗苗,你要倾其所有好好地教养他。说不定,将来他是很有出息的,也可能文武兼备出仕做官, 也可能在翰墨文才方面有所造诣,你家光宗耀祖就靠他啰”。
       然后,他对唐逸伟说道: “堂兄,你给他取名字了没有”? 唐逸伟答道: “你知道我没文化,上头几个娃二的名字, 都是私塾先生‘宜胡子’取的,还是麻烦你老弟给他取个名字吧?”
     “烂龙”嗯了一声,沉思良久,又才说道: “看这个样子行不行?先给他取个乳名吧,这样叫起来既亲切又方便,至于他的大名嘛,我可不敢取,还是待他长几年启蒙读书时,由老师给他起吧”。
       然后,他又说: “那么,给他取什么乳名好呢?我认为,还是要按我们土家人的风俗习惯,他是你们家中最细小的娃二,就叫他‘幺佬’吧”。
      唐逸伟及在屋内的众人见状,甚是满意,大家异囗同声地说: 好,好, 就叫他幺佬好些,穷人家的娃二,取个俗名好带些。”
       唐逸伟,见大家都如此恭维看好他的新生儿子,才从苦伤着地脸中,挤出几分的笑容。转身,对堂弟唐逸龙和众族人说道:“感谢大家的吉言,幺佬今后有没有出息,就看他各自地造化了”。
       然后,就对众人说:“改天我请大家吃‘满月酒’哈”。堂弟唐逸龙和众族人随声附合道:“要得,要得,到时候我们再来恭贺,我们还要感谢你们家啰,是你们家的幺佬,给我们带来的这场喜雨哟”!
第二章  寒门子弟
        回溯历史,往事沧桑。人们常说,童年是金色的,美好的,幸福的,也是无忧无虑而放荡不羁的。
       然而,在只听到隆隆地炮声,而并未被解放,仍处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的川东地区。幺佬的童年则不然,他的童年是凄惨的,酸楚的。如若述说起来,一定会让人落下满衣襟辛酸的泪水。
       那是,一九四九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晚,我们这的主人公幺佬。或许,他是带着一种期盼,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日的建立。也或许,他是期盼自己长大后,要亲自去保卫她建设她吧?
       所以,他在新中国尚在酝酿,还未正式到来之时,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早了数个月,就呱呱坠地来到了人世间。而那时的中国,还正处于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的支持下。以排山倒海和势如破竹之势,先后取得了著名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大部分有生力量,致使国民党反动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另一方面,正如西方谚语所说的:“上帝要你灭亡,你必定更加疯狂”,而那时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既是如此。以将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权,也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在 “国统区” 大肆派捐增税,抓壮丁派民夫。一时搞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致使物价飞涨,匪祸横行,民不聊生。
       而唐华的家,那时,还处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的“国统区”,自然也无法逃脱这场刼难。原本贫寒潦倒的家庭,那禁得起狅风暴雨的浸蚀,大哥唐其斌为躲避抓壮丁,只好逃到数十里之外的方斗山隐藏起来,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东躲西藏耽惊受怕的日子。
      所以,为保大哥不被拉丁去充当炮灰,家里只好东借西凑,上交了二十块大洋的所谓“壮丁捐款”,才算暂时保住了他的性命。待他在外躲避了几个月后,回到家时,人已是瘦如柴骨弱不经风的样子,只是还有生命在喘息而己,很是令人摇头叹气地伤心难过。
      然而,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苛捐杂税又多如牛毛,既使是他的父母熬更守夜,靠推船拉纤,纺线织布挣来的收入,也不够繳纳那些苛捐杂税的。全家人只好靠一亩多薄田脊土,勉强维持生计,既使是经常吃红薯、包米糊糊、菜叶子。都是吃了上顿,而无法筹集下顿,就是这样饥寒交迫地度日月,勉强维持地熬苦日子。
       记得有几次,幺佬的肚子饿的咕咕叫,实在饿得不行,已经是上背不帖下背了。家里也无可充饥的食物,那怕是一块煮熟了的冷红薯也好,可他找遍了全家却一无所获。
实在无法,他只好偷偷地跑到地里挖生红薯吃,甚至,有好几次,他竞用倒在潲水缸里的洗碗水来充饥。由于长期缺乏营养,真是 “人比黄花瘦”啊,幺佬都长到五、六岁了,人却不足50厘米高,又常穿一件破旧的小长衫,赤裸着一双大脚丫子,与流浪乞讨为生的乞丐无异。就连看见他的亲戚们都说:“幺佬,朗个长的这么瘦小啊”?
       然而,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他那老实厚道地母亲,只好羞色地遮掩说:“那的嘛,我们幺佬经常性的肠胃不好,所以长的不高,而且还既消瘦又矮小的。”
       而事实上,他的家境确实很糟糕,父亲又过世很早,解放后不久的一九五三年,他还不满四岁时,他的父亲就积劳成疾,患了一种叫 “肺劳症” 的疾病,而不治而亡。当然,如若是在现如今的当下,所谓的“肺劳”,不就是肺病或肺结核的病症吗?也是完全可治愈的一般普通病症,何须因此而丢掉性命呢?
       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医疗技术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尤其是川东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缺医少药是一种普遍现象。既使是那种普通的病症,也犹如像现如今患了“癌症”似的,是不可治愈的绝症。更何况,他的家境又那样的贫寒,是根本湊不起钱去治疗的啦!
       试想,一个贫穷家塗四壁,况人口又众多的家庭,一但丧失了父亲这个主心骨主劳动力,就如同一栋大厦,失去了顶梁柱的支撑一样,它能不坍塌吗?
       那个时候,他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凄惨,虽然家中人口众多,但也只有大哥唐其斌算是主劳动力,而二哥又在临江镇当学徒做篾货。剩下他的老母亲和三姐唐其芬、四姐唐梅兰、幺姐唐梅英,她们都是女流之辈,自然承担不起田地里耕种的重活的。
       所以,他家境不好贫穷潦倒,也是事出有因的,更是万般无奈的。因而,他的童年处于苦涩凄惨的境地,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就是他凄惨的童年,如若是现在糟遇上这种情况,还有人会相信这是真实的吗?试想,自然是无人去相信的吧。但在那时,那就是实情实景,然而,在那时的中国,又岂止只有他的家是如此的窘况吗?
       尽管,他的家境贫寒,上几辈人也没有一个人读过私塾,完全靠在长江帮人推船拉纤,闲时编织篾货为生。甚至他的祖父唐定金,就是在帮人拉纤过长江三峡时,不慎坠入江中而失去生命的,最后,竞连尸骨都未能打捞上来。
      但是,他的母亲却是远近闻名的慈母,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心地善良厚道,又有悲悯之心,还经常关心帮助邻里和三亲六戚。所以,她在那一带的农村,口碑还是很不错的。
       尽管家境贫穷,她也拿不出多少钱财和物质,来心疼她这个家中八个子女中最小的幺儿,但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像心肝宝贝似的去疼爱他呵护他。
         因此,但凡院子附近的人,没有不说唐华是他妈的“脚连腿”、“跟屎狗”。凡是逢走亲戚,或者是赶石宝寨、临江镇、南溪场卖线卖布,她都要带他去看世界长见识。总是想方设法挤点钱出来,给他买点泡粑、麻花、油饯、麻汤之类的东西。
      甚至,在不便带他参加,农村红白喜事宴席的情况下,她通常都是自已本应享用的那一份肉菜,她都舍不得吃。而是专门用一叶菜叶子或芭蕉叶,小心冀冀地包好带回家去,然后用鐹热来给他吃。
       俗话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这话一点都不假,确实也是如此。幺佬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贤师良母,伟大的母亲。
        她还经常连哄带劝地教育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幺佬,你是妈的乖娃二,你要听话哈。我们家虽然穷些,但人穷志不能短,只要听话学做好人,勤奋读书,长大后自然会有出息。”  
    “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学搞歪门斜道。要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为国为民做一些有益的好事善事,你才不枉为人一世,那样才算有出息,才算给我争气了!”
       那时的幺佬,虽然只有五、六岁的年龄,但贫穷家的孩子懂事的早。他母亲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使他蒙懵的似乎也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
       从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镌刻下了深深地烙印,使他立志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或许,也正如南宋《名贤集》中,有一句名言所曰:“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那么,唐华今后的人生经历,能否印证南宋《名贤集》中的这句名言呢?

第三章 志学学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九五六年,幺佬,他沐浴着解放后的春风,已从出生地的河嘴院子,迁移到一公里外的大院落--上湾院子,居住多年了。然而这时,他也已进入了启蒙入学读书的年龄阶段了。
      随即,他与年龄参差不齐的唐华奇、唐祥杰、唐顺祥、唐培祥、唐淑宜、唐芝宜、唐春宜、唐其芬、郑建华、扬华安、冯兹平、唐钊其等四十多位同学,进入本地南溪中心小学读书学习。
      并且,他也由他的启蒙老师陈尚品,正式将他的幺佬的乳名,改名为:唐华。从此以后,唐华这个名字,不仅出现在他人生的每时每刻,而且也将伴随他的一生。
    南溪小学,是一所完全中心小学校,另还要负责附近的三所村校的工作。而南溪小学校校舍,则是利用原唐氏宗祠祠堂改造而成的,全校容纳了600余名学生,设置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地理、音乐、体育等课程,配有男女教师约十五名。
       唐华他们在陈尚品、冉化成、熊仁喜、冯勤义等老师的启蒙教导下,从启蒙学习读书,直至到高小五年级。随即,他就被迫辍学了。
     一九六一年,那时正遇全国性的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饥寒交迫,使他全身浮肿行走困难。加之,他们这个大家庭已经分家,各自设法去维持生计了。因此,他的家中,只剩他和年已六十的老母亲了。
       为了在生产队挣工分求生存,加之,那时他连一个学年三元钱的书学费,他都无法缴纳。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被迫放弃学业在家务农。
      一九六三年,经过国家三年的经济政策调整,与休养生息,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在此情况下,他才得予重新上学的机会,因而又兴高彩烈地背起书包,再次进入南溪小学读书学习。
    他与原本比他低一级的唐荣逸、唐汝兰等同学同窗,直至小学毕业。随后,返回家中又当起了农民,为在生产队挣那半个劳动力的工分,他在风里来雨里去,一年365,都辛勤地忙于耕种农活。
      一九六四年春,李培华、昜人孝俩位高中返乡青年,在南溪公社党委的支恃下,在公社附近的瓦泥垻,借用两间民房办起了一所民办中学。
      他在公社、大队党组织的动员支持下,积极踊跃报名,经考试后,录取为这所民办中学唯一的一个班的学生。与一道入学的周俊华、梁士惠、向美珍、胥志秀、秦红美等,近30位青年学子为同学。
       三个月后,他又鉴于家中无劳动力挣不了工分,分不到足够的口粮而生存无靠。加之,他从家到学校路途也较远,有二十华里的距离,中途还要翻越陈家嘴和周家坡两座大山。所以,他又只好放弃在农中的学习,万般无奈地再次返回生产队继续务农。
      虽然,他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命运不济,但他内心渴望读书学习,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似乎蒙懵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虽不完全赞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但他也非常清楚,不读书,是无法开启智慧这把钥匙的,没有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又哪会谈得上去掌握科学技术呢?
      这也如同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样,想要展翅飞翔是不可能的。若没有夯实文化基础,那么,要想改变自已的人生轨迹,实现人生的梦想,使自已既能够报效国家,又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一切时机,刻苦地去钻研文化科学知识,千方百计地去提升自已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因而,他始终坚持那股韧劲,用他自已的刻苦努力,来改变他自已的命运。因此,他在学习上特别刻苦,经常利用劳动后的夜晚挑灯夜读,并力求读懂弄通。虽然,他的数学及地理课程成绩一般,但在语文、历史方面,他的成绩还是很优秀的。
      记得,他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统一组织三年级以上学生约300余人,在老师的带领下首次到石宝寨参观。事先学校作了统一佈置,要求凡是参观石宝寨的学生,每个人都要围绕参观石宝寨为题,对石宝寨的自然奇观、神话、传说,以及感想写一篇作文。
    而他写的那篇作文,由于叙述详尽描写生动传神,故事情节感人,况且还能简单地引经据典,词澡使用的也适当,更增添了作文的精彩。虽说只有300字的作文,但可以说还真有点一鸣惊人的效果。
    为此,老师们称赞道:“没想到唐华这个学生,小小的年纪(我那时才十周岁),竞有这般的文才,今后一定会有所作为”!
       随后,他那篇参观石宝寨后所写的作文(若按文章体裁分,应属游记类文章),评为全校优秀作文的范文,被冉老师特意用毛笔抄录在一张大红纸上,加上学校评赞的按语,张帖在学校学习园地专栏中,供全校同学们观摩学习。
    在后来的几年,他虽然在农村务农,在忙于每年农活中的犁田、磨田、搭田坎、栽秧、割谷、挖红苕、挖地、挑糞等,农业生产中的繁重劳动。但这并未消磨掉他,化求学读书,力图发展自己的意志。
      古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认为,虽然自已读书学习,并非是去追求“黄金屋”与“颜如玉”,而是为了提升自已的文化基础,寻得一个发展自已报效国家的机会。
     所以,他立志以自学来充实自我,定然要像历史上的孙敬那样。“孙敬,从小勤奋好学,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在他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此来提精神。这就是闻名古今“悬梁刺股”典故的由来,对唐华的启发也很大。
     唐华觉得,他更要学习范仲淹的学习精神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也很穷,她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此地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坚持刻苦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过衣服就上床睡觉。有时夜里,他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以此来提神。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所以,唐华就以他们为榜样,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抱着书本看,甚至于,还通宵达旦的学习,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惹得他的母亲,经常心痛地笑着拿着竹片片打骂他。
       那时,唐华家里特别贫穷,甚至连续多年,他都是穿的二哥唐其权,以及三姐夫李大哥换下的旧衣服。至于像理发、煤油、盐巴等日常开支都十分地困难。
       但他为了读书自学,他就想方设法到坡地挖半夏,或到山上割腾扣皮拣螺絲.甚至,也还不顾危险,爬到桐籽树棬籽树的树梢上,去一粒一粒地摘取,生产队不好摘取的桐棬子,再拿到南溪场上供销点去换钱。
     还有几次,他邀约同院子一个外号叫“强疤二”的伙伴,跟随大人们,艰难地走几十里崎岖陡峭的山路。跑到方斗山的岩口,买一根山民烧荒山过后的松木,再扛到数十里外的石宝寨市场上,去换取数倍的差价。
      他就是通过这种原始的办法,将攒取的一点钱,除了日常必须开支外,大部分的钱,都用于购买工具书和文学书籍了。而且,对那种精制经典的书籍,他显然买不起,只好买《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小人看的连环画来翻看学习。
      他还经常邀约同院子的:“团团”、培祥、“强疤二”、顺祥、登宜等小伙伴们,手持竹片片或高粱杆杆,模仿《三国演义》连环画人物中的动作打斗,大家都觉得十分有趣,他也俨然如一个小“头头”。
      后来,他也逐渐长大了一些,经济状況也有点好转,他才有点钱敢去临江镇新华书店门市。购买《红楼梦》、《西厢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雷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经典名著。以及《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长篇通讯类文章来学习。
       这些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不仅使他学习提高了文化,也使他学到了一些文学知识,更让他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地薰陶,灵魂也受到了极大地震憾。
      让唐华深刻地领会到:“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如若在短暂的生命中,为党和国家与人民奉献出了有价值的人生,那么,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他的精神自然也是不朽的。”诚如,保尔. 柯察金所说:“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些,或许是唐华那种立志自学成才的志向,同时,也受先贤和革命者们的精神所感染,促成了他从小刻苦自学,而奠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吧。自那时起,也让他对中外文学名著格外地仰慕,自然也滋生了对文学创作浓浓的兴趣。

第四章 深山筑路

       三月,在长江江畔,春色迷人,正是春意盎然鲜花恕放的季节。抬眼望去,到处是绿油油黄灿灿的一片,更是花的海洋。

       山,被翠绿色的柏树、夜花树、枫树、黄荆、火棘、茅草遮盖着,偶见几簇梨树花、李树花,开出的洁白色的花瓣,点缀其间。而在田间与坡地上,油菜花绽放出金灿灿的花蕾,微风吹过,显得格外地妖娆。好似一群豆寇少女在蹁跹一样,尤为耀人眼球。

    然而,清晨的太阳刚刚露出头,在上湾院子的大石坝里,一队约有三十多名男女青年组成的民兵队伍,手持木制步枪正在操练。只见大队团支部书记兼民兵排长唐其国,正在用四川话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的囗令。这表明,民兵们正在进行早操训练。

      恰巧此时,从远处下院子的吊脚楼中,急匆匆地走来一位长脸庞中等个子,身着蓝布衣裳,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刚到训练场,就喊道:“唐其国,停下来,停下来,民兵排的操练暂时停止,我有重要工作要佈置”。

    唐其国见状,则不敢待慢,马上下达口令:“立定,向左转,向左看齐,稍息”。见队伍整顿完毕,随后说道:“今天的操练就提前结束了,下面,请大队党支部书记唐仁凤佈置工作”。

    唐仁凤立即走到队伍中央,说道:“大家辛苦了,经过大队党支部研究,现在我给大家佈置一项重要的任务,请大家踊跃报名。”

     “上级要求我们,原则上以大队民兵排的组织形式,组建30名民工队伍,去方斗山的青草坡、胡家大湾,执行修筑南(宾)--临(江)公路的任务。我们临江公社所承担的那节路段,要求在两年内必须完成”。

      随后,他详细地介绍了南宾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就打通这条横贯南北大动脉运输线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具体任务的分配和安排情况。

       他的话音刚落,站在队伍中的民兵班长唐华,首先就举起手来。他说道:“我响应大队党支部的号召,报名参加承担修公路的任务”。在唐华的带动下,陆续又有近20名民兵报了名,都愿意参加执行修公路的任务。

      唐仁凤见大家这么积极响应,心里很是高兴,他就笑着说道“嗯,很好嘛,不愧是有觉悟的青年民兵,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尤其是唐华,是第一个响应党支部号召报名的,特别值得表扬。”

    最后,他又作了具体要求:“请唐华等已报名的20位同志,回家去后,做好携带背头、锄头、钯梭、被条、衣物的准备,每个人要背二十斤枯草去山上铺床,然后,由我亲自带队,汇同大队其他人员明早一同出发,赶往青草坡工地接受任务”。

    第二天一大早,全大队29名男性青年民兵,就各自背上衣被、枯草、锄头等工具,集中在大石坝等待出发了。这时,大队党支部书记唐仁凤也到了,他见人数到齐,而且也按要求带好了所需的衣被和工具,脸上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随着他一声:“出发”指令地发出,队伍就从上湾院子启程,向数十里外隐隐可见的大山--方斗山,青草坡方向奔去。
    这支规模不大的队伍,沿着历史上的“巴盐大道”前行。由于每个人都背着四、五十斤的行装,所以每步行一个多小时,都要坐下来喘喘气歇歇脚。途中经南溪场、靠山场、蛟鱼口,即到了青草坡的山脚下。

    此时,唐华抬首一看,熟悉而闻名的“巴盐大道”,又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了,心中不由得一阵阵的激动。

       只见,沿着方斗山的山腰脊的流水沟,用青石块沿山脊垒起的,约两米宽的一条大道,由山脚向山顶盘旋而上,弯弯曲曲逶延陡峭。活像一条蟒蛇盘旋在山上一样,很是壮观,更让人赞叹不已。

      这时,唐华自然被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奇观所震憾,也许是他原来,曾多次走过这条巴盐古道的原故,而触景生情吧。不觉有了些诗兴,竞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他即兴吟作的诗歌来。

       我执一抹敬畏的心情,
       佇立在历史的拐角上,
       轻盈着春天的飘香,
       与和煦的阳光,
       凝视着这条闻名遐迩,
    宛如长虹,
       蜿蜒千里,
    跨越川鄂湘黔的“巴盐古道”。
       轻轻地,
       轻轻地,
       抚摸着你那
       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我仿佛在遐幻中看到,
       在古老的忠州凃井盐厂,
       在长江古渡囗船上,
       在狭窄陡峭的古盐道上。
       一队队,
       一群群,
       土家汉子身着破衣裳,
       脚蹬草鞋拄着背拄,
       背上沉重的盐巴扁背。
       在顶着寒暑冒着风雪,
    宛若身载“三座大山”,
       汗水合着扁背裂伤。
       在艰难地向前爬涉,
       劳累中释放出的,
       声嘶力竭的喊叫,
       一步一嘿,一步一嘿,
       宛如是嘶吼出的,
     “ 川江号子”,
       仿佛又是演奏的,
     “黄河大合唱”。
     一直悲壮的
        在高山峡谷中久久地回荡......

      此时,大家听到唐华在苦中作乐中吟出的诗歌,不禁齐声地喝彩,都很赞佩唐华的才华。然而,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唐仁凤,则更是感到惊奇。他无不感慨地说道:“唐华,我平时还真没有看出来,你这个小兄弟不简单哟,还能吟出这么有情感的诗来。既有诗情意境,又抒发歌颂了这条古老的‘巴盐大道’。好,好,好,你真是我们大队的才俊啦!

    话说,一行人沿着“巴盐大道”走走歇歇,不觉已爬上了山腰。随即离开了这条“巴盐大道”,向左拐进入一条羊肠小道,又行走了约半个小时的山路,即到达了南溪公社修路指挥所。

      支书唐仁凤前去报到,领受了任务后,就带领唐华他们到分配的住宿地点,大家放下衣被、工具,就在山腰一个院子的房内,在木楼板上用带去的枯草,加上砍的松树作床架,就铺了一个大铺,这就算安顿下来了。

    吃过午饭后,支书又带领这批29名民工赶往工地,待明确了修路的路段后,大家就以班为单位,正式开始挖土施工了。

       在方斗山深山修路,确实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不但工作条件差,而且,那时也根本没有挖掘机、推土机,之类的机械设备。只能靠人工,将地面上的树和杂草砍掉铲平后,用锄头、耙梭将土清理干净,使崖石裸露出来,才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然后,用大锤和钢钎打出一个个炮眼,再用炸药将崖石炸开后,才又以人工清理出路基,再才铺上片石盖上泥土,又才将碎石铺上,这才算完成了公路的毛基。

       而后,要经技术员检验合格后,才可等待公社统一组织五、六十人的队伍,用粗壮的绳子,栓在重达数吨的大石滚上,前后拉着,多次反复碾压路基。经石滚将泥土和碎石,碾压到粘合在一起,路基被碾压平坦后才算完工。

       同时,生活条件也非常简陋,虽然吃的是大米饭,但山上没有新鲜蔬菜,每天只好用干青菜煮米汤,当菜下饭。但由于修公路劳动强度大,消耗自然也就快些,经常是吃了饭上工地劳动不久,即肚子饿了。所以,大家就急中生智,利用中途休息时间,跑到附近松树林子里拣拾菌子。然后,将菌子用山水洗干净后,在山上拣些干树枝,再用三块石头将瓦钵支起,将菌子煮来大家充饥。

       然而,住宿的条件更差,尤其是冬季,山上到处是堆积的雪,温度降至零下二十度左右,寒风吹来格外的刺骨。夜里,大家躺在枯草上,身上只盖了一床薄薄的被子,往往冻得人们直打抖。

       而上工往返的那条路上,与在施工中放炮时,同样处于危险之中。途中要经过楠丫口处的喳口石,喳口石悬崖陡峭,一旦放炮后,大量的石头就顺着悬崖陡峭的斜坡滚下来,堆积在一起。路过时,如稍躲闪不及,就会被滚下来的石头砸倒,轻者导致残废,重者将失去生命。

      深山修路,虽然千难万险,但唐华并没有畏惧这些困难而退缩。而是把它当着人生的一种历练,当成是党组织,交给他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去完成。

       所以,尽管年纪仅十五岁的他,依然带领着全班九名民工,不畏艰险勤奋地工作。在规定的一年半的时间内,与全公社民工们一道,顺利地完成了青草坡、胡家大湾,两处工段的筑路任务。

       唐华,由于在修路工作中表现特别优秀,而受到了南宾县工程指挥部的表彰。并于一九六五年十月一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五章寻梦人生

      唐华,在方斗山青草坡修路期间,他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又该怎样去发展呢?
       尤其是入团后,他就已深刻地意识到,自已已是一名有信仰、有理想、有志向、有活力的青年了。那么,今后的人生之路该怎样走,路又在何方?走什么样的路,才能让青春绽放出异彩,让自已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呢?
       面对诸如此类的人生重大问题,他丝豪没有迟疑,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萦绕徘徊。经过认真地思考分析和权衡,他认为,虽然自已一直刻苦地钻研,学习了不少的文化知识。但他现有的文凭却不高,只是一名农中的肆业生,仅凭这样的文化程度,是不太可能,被吸收为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的。
      为此,他曾征求过他母亲,以及他二哥唐其权、堂兄唐其亨、唐新河们的意见。虽然他们都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程。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所以,她们都建议他在农村务农,或者学做木匠、石匠、篾匠、瓦匠,这类农村匠人,也能苟活下去求得生存。
      但唐华心想,这些虽然可养家糊囗求生活,但他的志向,却并非只是如此。而是志存高远,怀着一颗鸿鹘之志之心,像大鹏一样飞得更高更远一些。
       所以,他总是梦想着,希望自已的人生,能够有一个大展鸿图的机会,能够有所大的作为。甚至,还梦想着能有朝一日,如像历史上众多的先贤先师名人们那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名垂青史流芳千古。不仅有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展现出自已的人生价值,而且还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那才不枉人的一世!
       因此,在那段时间里,他的脑海如同浩翰的长江,那样波涛汹涌地翻腾了起来,使他久久难以平静下来。由此,他的脑神经也沸腾了,他的大恼努力地搜索起来,试图从大脑蓄存的信息中,找到可借鉴的寓言、典故、事例来,从中找出可用的信息以资参考和借鉴。
       忽然,他想到我们的先贤先师们,是非常有智慧的,在贫困潦倒之时。为了实现自已的鸿图大志,做一名具有:“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人,他们励精图治,轰然崛起的典故和事例,也不乏其例。
       诸如寓言《飞翔的蜘蛛》,这则寓言,就给了唐华极大地启迪。他的内容告诉唐华:
     “一天,人们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人们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后,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地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虽然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凝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一样。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人们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是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要将阴影的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去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人世间的许多事,只要想做,一般来讲是可以做到的,有多大的梦想,自然就该有多大的午台。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执着地奋斗,人们终会发现,世界是可以改变的。
      再如:宋代《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也给唐华很大地启发。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求生存发展,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精神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然而,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范仲淹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最终成为了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
       又如:《岳飞学艺》的故事,更是如此,也非常地感动人。
       却说,北宋时的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他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在学艺期间,他亲身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
    由此,而萌发了他学艺习武报国的志向,他并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由他率领王贵、汤显等,组成了闻名于世的“岳家军”,加入到抗金救国的爱国潮流之中,最终成为了闻名古今的民族英雄。
      这些经典的励志寓言、典故、事例,让唐华的心胸豁然开朗了。使他深刻地领悟到:“正如古人所说的‘天道酬勤’的道理一样,生命的价值,在于志向与理想,勤奋与拼搏,执着与坚韧,无私与奉献。只要不断地拼搏奋斗,出路自然就会展现在你眼前,因而胜利的曙光,也自在眼前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也无论是伟岸帅郎,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希望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无数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人生可以没有很多物资财富,但唯独不能没有充满自信和希望的精神。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会生生不息,人生就会绽放出异彩!
       所以,他决定另僻蹊径,像宋代民族英雄岳飞那样,走从军报国之路,在军营历练自已以图今后的发展。因此,他下定决心走这条路。他认为,既然自已的人生发展之路已经择定,那么,就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地行动起来。
       随即,他在大队会计唐清逸的热心支持下,将他的出生年限,由一九四九年改为一九四七年,从而,使他达到了参军必须要十八岁以上的年限条件。
      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即与同村的青年唐春逸、唐其伦、唐祥杰、唐新河一起报了名。经过公社初审,以及县、区体检、政审等,他顺利地通过了层层的关囗。终于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他收到了南宾县兵役局,正式下发的通知,批准他光荣地入伍了。
       但是,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讲究和区分阶级,或家庭成分的时代。他的堂兄唐新河,则因其父外号叫“烂龙”的唐逸龙,在民国时期当过“私爷”和伪保甲长等职务,在政审时,即被剔下来了,由此,而使他失去了当兵的资格。当然,数十年后,他也曾在当地任过村党支部书记,这却是后话。
      然而,本村其他三名青年,因均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自然通过了政审的严肃关囗,符合征兵入伍条件,从而获得了当兵的资格。
       自此,唐华便走上了从军、从政、从文的人生发展之路,也为他日后步入人生的辉煌,成为经济建设的先锋,知名作家与文化名人。从而,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请看第六章 征途逸趣。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3-28 20: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小说,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谭奇勇(敬之) | 2019-3-28 2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9-3-28 20:12
欣赏老师精彩小说,问好!

你们的赞扬和鼓励,是我创作的动力,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4-2 10: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老师放一个帖子里了,方便阅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谭奇勇(敬之) | 2019-4-2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9-4-2 10:49
给老师放一个帖子里了,方便阅读!

好,让你们费心了,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