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散文】秋 思

[复制链接]
查看964 | 回复2 | 2019-10-6 13: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           思
                              文/任朝鹏
                 落叶他乡树,秋风惹人烦。
                 新笺书旧意,提笔竟无言。
        秋分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凉,“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所谓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同时,秋天又是一个感伤的季节,“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秋天,城市街道旁、绿化带里的梧桐树、银杏树、香樟树……树叶开始黄了,落叶随风打着旋像蝴蝶般漫舞。
人踩在上面有种柔柔的感觉,叶子并不干碎,踩上去没有喳喳地响。城市虽没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但却有几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的悲秋。
       在满地堆黄的风景里,那枫叶的红更让人动情。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写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枫叶秋天是红的,就像喝醉了酒的人的脸一样,林中这么多枫叶,都是离人的眼泪染红的,足见泪水之多。这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为什么古人在秋天多写悲秋伤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情思难遣影成伤,秋深落寞泪千行。写不尽人生孤独与凄凉。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诸莲愁。”这是唐代诗人赵嘏巜长安晚秋》里的名句。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菊花是秋天的花朵,元稹说它“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郑思肖赞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是不入俗流和隐逸的象征。而陶渊明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那是因为他的内心有最坚定的东西,所以他才能放下名利。他只是随意一抬头,庐山就被收眼里了,诗人是悠然,南山也是悠然的,人和山此共鸣,是多么的自然而又闲适啊!
       在众多描写《秋》的诗词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秋风萧萧,枫叶流丹的季,让秋的愁思,随这个季节落叶滨纷。留一隅纯净的空间,让那一米阳光的童话清净无染。

作者简介:任朝鹏,男。网名:小桥流水,四川绵阳人,中共党员。《西部文学》签约作家。《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文字散见于《西部文学》、《大渡河》、《江山文学》等期刊及其他一些文学网站。

秋景

秋景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10-6 18: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桥流水 | 2019-10-6 1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9-10-6 18:23
http://www.xbwx.com/a/wxlw/ctgx/2019/1006/14751.html

感谢老师的支持鼓励!向老师问好,辛苦了!感谢《西部文学》平台,感谢所有的编辑和文学朋友们,祝福你们,安康幸福快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