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芳萍随笔】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

[复制链接]
查看986 | 回复2 | 2019-10-23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业生涯进入倒计
本小文谨献给已经退休和临近退休的伙伴们
——题记
  写下这样一个题目,心情特别沉重,生命有倒计时,那么,数年“相濡以沫”的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有一种物情依依,触景感怀。
  从工作近三十年的岗位退休了,职业生涯进入了快速倒计时,用硬盘拷贝自己文稿资料,忆当年峥嵘岁月,挥斥方遒,起半夜熬三更,抒写新时代的美好,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字字句句皆辛苦,案牍劳形多少事,这些浸透多少汗水的文字,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它见证了行业的历史、职场的艰辛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作为新闻工作者,对得起那份俸禄,对得起人生,对得起自己,今天的拷贝删除,算是对三十年职业生涯做个了结吧。
   青春易逝,容颜易老。一路走来了,那些瞬间记忆的影像,经过岁月的洗礼,记录了自己青春瞬间的气息和过往,有过迷茫,有过艰辛,有过终身难忘的幸福时刻。记得2008年,在饱受地震挫伤的艰难时刻,那时候曾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握着我的手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温暖我一生的话语,伴我走过了十年春夏秋冬,使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手中笔和镜头,书写这个伟大新时代,不负时代使命,无悔奋斗的青春。有人建议我出一本小册子,把自己曾经记录大江南北,山城内外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文字,复制、粘贴、打印成册。我莞尔一笑,我不想制造文字垃圾,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就像著名歌唱家韩磊歌中唱的《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何况一个无名小卒,想让谁记住你什么,想在世上留住什么?!。现世的人情冷暖,人未走,茶已凉,曲未终,人已散,独影相伴,对映成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何谈留住和记住。
    退休就是退出,不在是早八晚六上下班族,而成为自由支配时间“自由人”,不在有起五更睡半夜无奈的加班,不在焦虑材料架构、主谓宾主次搭配辗转难眠,祈盼领导审稿一把能过的战战兢兢,在一遍遍改稿子的不知所措的煎熬,这一切所有都成为永远的过去。回望走过的媒体生涯,点点滴滴都让人记忆犹新。
    我是一个从乡镇调到广播电视局的,从最初借调到县委宣传部半年,后三折四阻被正式调入广播电视局,安排到电视台的栏目部,那个时候栏目部设在大楼的二楼,栏目部共有十二个人,除了主任和副主任在对面小办公室外,其余都在隔断的大办公室办公,策划、文字编辑、后期制作,就连后期制作设备都在办公室,那个时候栏目部可以说是兵强马壮,都能独挡一面。那个时候的我刚从乡镇进来,在这个业务技术很强的部门工作,十八般武艺总要有一个拿的下。自己是一个从办公室上传下达,到抄抄写写各种文件、讲话等八股文文体中穿梭过来的人,到电视台撰写电视解说词,对影像中人物、画面、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的文字风格大转折,刚开始一度的不适应和沮丧。可当时我们栏目部林主任,给予我最大的理解和包容,对我这个还没有读懂业务的中年女人的一路关照有加,使我很快转换文字风格,尽快适应媒体文字表达方式和文体的衔接。记得第一次她给我安排策划、撰写是山城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宣传片任务,第二天和外拍记者两个人到企业了解情况,经过实地采访和真情倾听,策划、撰写出《追求卓越开创未来》,撰写的文稿还受到企业老总赞赏。这个企业老总曾幽默说,我在飞机上看完文稿,看了给人如沐春风,眼里都是万马奔腾的奋进,就像我悬窗外的云霞。文稿顺利审核通过,制作成片后,得到领导认可,自己也庆幸万分,文字转换成功。
   其实人的潜力是需要激发和鼓励的,就是当时主任的信任、老总认可,激发了我要拿下媒体解说词恒心。可是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半吊子”,就要把汗水砸成八瓣子,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经过一年多的历练,文字转换逐步成熟,连续五年担当栏目部与教育部门联办《教育栏目》的策划撰稿任务,五年出片子上百期,丰富栏目节目内容,更完成创收任务,一举两得。那个时候整天累并快乐着,当时栏目部办公室人员结构是老中青,相处融洽,处处充满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此时此刻太怀念那个时候的工作氛围了,大家都对工作有情怀,多少还有一点媒体的无冕之王自豪,好像每天都有一种力量,让人不愿停下忙碌脚步往前奔。
  好日子总是短暂的,随着体制的转变和老的退休、聘用人员相继离开,栏目部开始走下坡路,有活没有劳动力,有劳动力没有精兵强将,栏目部不在有往昔的蒸蒸日上,节目逐步暗淡到“断炊”的萧条。到这个时候我也深感疲惫,女人到中年,无论身体还是内心,都不愿意“抛头露面”和负重前行,也不合时宜了。我对领导说,我确实干不动了,赶快让年轻人接文稿撰写任务,领导很为难,没有人,半开玩笑说你没有带出写文稿人啊,言下之意没有人来接这个苦行僧的活。曾有一个小年轻说,打死我都不玩文字游戏,太累、太苦,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玩的转。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爱好和强项,更何况从事文稿撰写大都是替人操刀、帮人呐喊的苦差使,其中的无奈、痛苦,没有坚守和热爱的支撑,是没有多少人能坚持走下来的。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征,不在是“一家独大”,而是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是新闻传播,各种自媒体运用而生,电视台转型成为融媒体中心,“两微+移动端+网站+广电+大屏”的大融合,“快闪”“抖音”短视频,同仁们使出浑身力量“吸粉”转发、刷屏。作为一个传统媒体时代的撰稿人,过去是以“内容为王”撰写严肃的、权威的新闻报道,现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变为“点击与流量”的追逐者,标题党炮制耸人听闻的标题赢得点击阅读量,却成为评判媒体网络影响力的标准,那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和情感传播,正真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关切文稿,确没有多少人关注。我仰天长叹,这个时代也这太不适合我了,也该说离开的时候了。
    退休了生活节奏就要慢下来,调整生物钟,重拾自己爱好,或回归田园,坐在蓝天白云下的院子里,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写一点自己喜欢的小文,抒发自己情怀,不为难自己,不取悦别人,快乐着我的快乐,幸福着我的幸福。退休收入减少,回归和慢下生活节奏,心情就好,心情好身体好,身体好花钱少,身体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同事糖尿病每月一半的工资交给医院,年轻同事受工作、生活的内外交加,整天郁郁寡欢,患上了抑郁症......我很幸运,职场打拼三十年,依然身体没有多大毛病,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福分。我会放大爱好,陶冶兴趣,尊重自然规律,减去过去的苟且,开启诗和远方新旅程。
   人间自古伤离别,情到深处人孤独。别了,大楼 、食堂,别了,伴我多年的办公桌椅,别了,曾经一起奋战的同仁们,就此别过,保重!


2019年10月21日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10-23 2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9-10-25 08: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