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随笔】那抹不掉的记忆

[复制链接]
查看1136 | 回复5 | 2019-11-30 16: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晁留村,那抹不掉的记忆

文  闰土

      我的家乡在扶风县天度镇,确切的说在晁留村,我们晁留村,北靠闫马村。东靠永寿县店头镇梁家村。西边是巩村村,南边下寨村。距闫马村上面不远,就是冀东海德堡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这几年我们这里人,无形中也沾了冀东水泥厂的光,暂不说安置农民就业,就这通往冀东的公路,也给晁留人做了一大锅好饭。
      我的家乡,据法门寺约有十多公里,常常站在田间地头就可以望见高如云端的佛塔,无形中也享受到佛光普照。
      看到今日的家乡,回忆的闸门就不知不觉的拉开了,那一幕幕的景象如旋转木马般在我脑海一闪而过,在众多的景象中,有一处地方在我脑海里转了又转,在我梦中显了又显。
      我家在晁留村的中心位置住着。小时候,记得村周围有高大的城墙,这城墙,把方圆三个自然村圈了起来,那深约三丈,宽约二丈的城壕也绕城一圈。城上面宽约七八尺,并在城墙东南角建有一个瞭望哨,以观察城外的一切活动。据上一辈老人讲,是为了防止土匪进入村子,才建造的。
      儿时的我,在炎热的三伏天,叫上小伙伴,在城壕下的土壁上捉蝎子,有时捉青蛙,捉迷藏。后来生产队在壕下面种上了蓖麻,我们尽情的在壕下壕上玩着。那绿树野花、还有壕边长的酸枣树,更惹来了蜜蜂、蝴蝶,显得格外的脆绿和优美。
      晁留村从建社起,就分为八个生产队,那时叫生产小组,晁留叫大队,以晁留村为中心,听说一九六二年分队,把晁留村根据住的方位分为晁中、晁西、晁南,土地面积按人口分下,当时为晁南组人少。
晁留村周围幅射沟源、西沟、梁赵,东堡,加上晁中、晁西、晁南,东堡当时队最大,是四个自然村合成。
      那个年代,人们居住条件差,更谈不上吃穿了,有好多上了年龄的人,还时不时拿着枣棍讨饭。有好多田地穿越在那不大不小、纵横交错的山沟里、半梁上,与下面晁留村的土地相比,自然逊色不少,显得微不足道。和那西沟、梁赵组相比,参差不齐,坑坑洼洼的土地老是不打粮食。
      晁留村土地虽然平坦,但地里也是打不下粮食,每年忙罢除交售完公粮、购粮,留够种子和牲口饲料外,所剩粮食寥寥无几。记得有一年,每人才分到一百斤小麦,短款户还拿不到那么多。
      每到二三月天气,人们都没吃的。那时有句俗话说:“九九八十一,老汉顺墙立,冷是不冷了,就是肚子饥。” 意思九己满了,人们就是缺少吃的。
      每次放学回来,我就拿上母亲蒸的玉米面笆笆馍,赞上些干辣子水水,提上笼就拔草去了。有时玉米面馍吃腻了,母亲就在蒸玉米面笆笆馍时,搭些糖精,吃起来怪甜怪甜的。
      有时闲了,我们抽空偷偷爬上高高的城墙,举目四眺,远远看见秦岭,那影影绰绰的景色,着实让人入迷,近处那高大的土槐树,还有镇庄子、长了几十年的皂角树,都影约可见,特别是皂角树上的三个老鸦窝,正好在三个不同的方位上,吸引我的眼球。城墙上面几朵不起眼的白花、黄花、红花开着,那野蒿子也长高了,我们时不时拔些,编织成圆圆的帽子,戴在头上,学习电影中的解放军,打击日本鬼子。
      那玩劲,完全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随着时间的推移,晁留村那城墙被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农户的庄基。
      那时,农民住的房子,都是用胡基垒成的偏厦土房,一边趟水,有些还是锅连炕,有些还住在土窑洞里,有些一个炕睡三四个人,有些祖孙三代同住一屋。
      记那年农业学大寨,晁留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三年时间,平整了全大队三百多亩土地。那时,刚初中毕业的我,负责检收进度,评比宣传。
      最令人难忘的是晁留学校,刚开始是小学和中学合并,以后学生多了,把小学划拨了出去,当时中学班级也不少,它吸收了北片巩村、闫马大队所有的中学生,还有下寨大队道南的学生,学生大多数每天都回家吃饭。冬季天气短了,学生带些馍,学校免费提供些开水。
      这座中学坐北向南,最令我怀念的是学校西边的一棵大柿子树,据说在建校以前就长在野地里几十年了,以后建校时也就扩了进来,柿树旁边不远处有一口井,井旁边跟着是老师灶房。
      春天那窝里浮出的小鸟欢乐的叫着,我们一伙同学听着那动人优美的叫声,心里快乐极了。秋天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各种鸟儿都飞来了,叨食着鲜红的柿子,柿树上那两个鸟儿窝,招相呼应,我和同学们贪婪地吮吸柿子撒发的这种甜蜜味,偶尔看着被小鸟叨落的柿子,都不由得流下了口水。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晁村变化太大了,变化的让人接受不了,一位在外三十多年没有回家的老干部,去年回村子后说道:“这简直不像晁留村了,过去惜慌的村部,变成了一座二层楼的办公场所,村部有大、小会议室,有扶贫指示牌,村部办公室门口,有村干部名单、电话,值日牌等。村部院落墙壁上,有党建宣传画,扶贫政策的解答,真是面貌换然一新。”
      晁留村现在没有学校了,中学前几年就撤走了,前年又撤掉了小学,学生统一在天度镇上学,现在唯一有教学影响的是晁留村“红太阳”幼儿园,听说它己办了近二十年,并且越办越好,在晁留附近享有盛名。
为了善于管理,原来的晁留大队“叫晁留村”东堡队按自然村划分四个小队,“叫村民小组。” 分别为西场组、堡子组、李家组、韩家组,目前晁留村有十个村民小组,3800余人。
      现在,晁留村楼房林立,家家都吃上了自来水,屋内高档沙发、席梦思床、液晶电视应有尽有。节假日,小车也摆满了街道。
      全村每个小组街道都装上了路灯,门前有花坛,整洁的街道,没有柴草乱放,没有杂草丛生,每个小组都有垃圾箱,组组都有保洁员,村头都用白色涂料喷过,并建有多处大型游乐场所,街道、公共场所、繁花路段,都有醒目的标语、宣传画,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过去那古老的涝池,都改变成了蓄水池。
      晁留村的苹果香甜而脆,个大色红。特别是晁留村的苹果市场,远近闻名,每年许多客商都赶来收果,有些己在此扎根十多年了,方圆三、五十里的果农都在此卖果。因而晁留村更知名了。
      晁留村每年三月十五的古会,在村干部的倡导下,己经有近三十年历史了,都是村干部自筹资金,唱大戏,活跃村上文化生活。
      不知为什么,人老了老爱怀旧,每当明月高弦天空,星光透进窗户时,一座座村落在迷离月光乳晕里悄悄入睡,而我却难以入眠,内心的宁静和从容更令我心醉,窗外的风吹打着树枝,不远处狗的狂叫声打破了静谧的夜晚,也打乱了我的思绪。
      晁留村,你那豁达和温情像涓涓细流,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漂泊在记忆的片段里,烙印在我浑身的每个细包中。如果说,记忆是一种画,那么就连唐百虎也难以画出。记忆如一种情,就连陶渊明也写不清。
      我的家乡,晁留村,那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丹水情韵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对家乡的热爱于每个字字句句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静水深深 | 2019-12-1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来自于生活,精彩不断。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冬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3639218 | 2019-12-1 17: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水深深 发表于 2019-12-1 08:14
好文来自于生活,精彩不断。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冬安!

谢谢以上两位老师的关注与精美留评,向老师学习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12-7 18: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水情韵 | 2019-12-7 2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字字句句中融入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