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散文连载】三秋(四--七)

[复制链接]
查看1503 | 回复4 | 2020-7-12 09: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连载】(四)

文/四面八方


  经过两天的“歼灭战”,刨完了三分之二的地瓜。队长根据经验判定,三两天内不可能有雨:“明天先把这些地瓜分下去,抓紧切晒成地瓜干”。
      分地瓜的方法很简便。先用大杆秤按照百斤成堆称出来,排成列,数出一共有多少堆,再除以全队人头数,算出每人分几整堆。剩下的如果过半就每二人一堆;如果不过半暂时不分,等刨完地瓜后再说。为了公平,抓阄排序。那年我家五口人,共分十堆。
  妈妈领着我,先从这十堆里选出部分“四六块”,装进车篓和大包袱里,二百多斤,等收工时推回家鲜着吃。剩下的再合并成两大堆,切片晒瓜干。
为了给地瓜切片,队里备有两个“轮刀”。老规矩,从两头的人家开始,两头都是第一家用完后再给第二户,以此类推。
  全队共三十来户人家,分到里面的几户当然不能袖手坐等,只好先取来自家的“擦版刀”,一边干一边等“轮刀”。
  我捡了个六号,只能用自家的擦版刀先慢慢切来。只见妈妈两腿半跪在地上,左手捏住擦板的上方,靠左腿,中间的刀口朝上,另一头戳在地上,形成斜坡。右手戴上棉布手套,抓起一块大地瓜,逆着刀口,自上而下用力擦下去,“嚓,——”第一片瓜干从刀口处滚落在地上,然后右手连续几个来回“嚓,嚓,嚓——”,又落下几片,这时手里的大地瓜不断变小,等只剩下三两片厚度时,妈妈的速度慢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切完这块大地瓜。
      要知道,刀片是锋利的,如果不小心切到手那就麻烦了。事实上,每年都有人由于粗心,伤者手心或手指。
我立刻拿来簸箕,从擦板的下面收起刚切成的鲜地瓜片,端起,走到属于自己晾地瓜的边界。顺着边界,不住地一边震荡,一边挪步,地瓜片稀稀拉拉,撒了一溜。
      妈妈擦了一会儿手就累了,满脸大汗,暂时休息一会儿。我趁机再把地上撒的不均匀的地瓜单页摆开,尽可能的使所有片片都能得到太阳的照射。
      轮刀过来了,我和邻家兄弟互相配合,一个用力摇轮把,让轮刀快速旋转。另一个双手把地瓜一块接一块的装进送料口里。每当我旋转起轮刀,看到那被成切的雪白地瓜片纷纷扬扬甩出去时心花怒放。
      吃过送来的午饭困神袭来,我走到那棵大树下,四仰八叉,两眼正巧对着树杈上那个鸟窝。
      我本来不会上树,竟然爬上了。嘿,窝里还有蛋蛋呢!刚想伸手取鸟蛋,鼻尖好痒痒,极力耷拉下眼皮看自己的鼻梁骨,呀,一条毛毛虫:“哈——气!”
      “哈,哈,哈!”我睁开眼时,几个玩伴边笑边跑开了。气急败坏的我欲追赶,队长过来了:“别闹了!今天不再集中干活了,各家把自己的地瓜干切完摆好就回家。”
      我定定神,胳膊好痛,甩了甩,站起来,想起自家那一地还没单开的地瓜干。当走到跟前时,妈妈已经干半天了。
      地瓜摆完后该收工回家了。我走到手推车的两把之间,把襻带放在后脖梗上,提起车把,试试是否偏沉、前沉、后沉,让妈妈调整一下,再用绳索固定下来,行了。
      我随着大部队走上了回家的行程。在这段八里地路程上,记不清停车休息了多少次。
      第二天,继续刨地瓜。趁着休息,妈妈带我来看看自家的地瓜干。太阳真好,差不多半干了,娘儿俩用手又一片片的翻过来,让太阳再晒另一面。
      老天爷真好,连续三天没下雨,这茬地瓜干放心的归仓了。
      可是,剩下的那个三分之一却摊上天了,唉!发黑了的地瓜干人不敢吃,只能推来家喂猪了。



  玉米是老家的主打作物之一,分春玉米和秋玉米两季。“三秋”中说的收玉米是秋玉米。老家秋玉米的收获期一般在9月中旬。
      咱队的玉米地集中在南坡,种植面积比两片棉花地面积和只多不少。
      那天,队长在玉米地四周转悠了半天,又顺着水沟去地里查看,除了零零星星的水沟旁、菜地边等还有青叶子,绝大多数都是黄焦叶子,而且棒子的口有的开了,露出成排黄色的牙齿,熟了。
  别看这些玉米叶已黄焦蜡气,有的“玉体”也已被风雨吹打的歪歪斜斜,甚至折身损体,可她们的怀里,棵棵揣着胖小子。哈哈,你看看喜人不,揣着两个小子的不在少数呢,还有揣仨的呢!队长的嘴呀,怎也合不上来,快咧到耳朵根了!
      收玉米需要尽快,因为收过以后还要施粪、耕地、耙地、镂地,时间紧迫。
      收玉米那天,社员们拿来包袱和镰刀。大部分社员负责掰棒子,用包袱背出地,倒进马车。另一部分随后持镰刀把掰过的空秸暂时成捆顺在地里,等干过几天后再拉出地。
  队里养的那几头马最累,任务是把社员们掰下的棒子用马车拉近大场里,地里——场里——地里——场里,一天下来不知多少个来回。
  小马怎么了,才拉了几车走路就瘸了,赶车的年轻人仔细一看:“呀,才钉的新掌就掉了?”回家卸了车,找来钉马掌的老人,不敢数落。老人家脸红了,嘟囔着:“这批小马头一回拉车,还不会用力呢!”收棒子要紧吗,赶快钉好了马掌。
      经过社员集中力量打迁灭战,三天以后,躺在玉米地里的秸秆也请走了,只剩下一行行十几厘米的棒子茬,还有暴露出来的一地老草。
      那些用马车拉近场里的棒子呢,就交给不能去上坡的老人们了。他们在保管员的指挥下做场工:扒皮、摊晒,等到时机集体脱粒,又是摊晒、扬场、上垛等,一切不在话下。
      休息一会儿,听一首当年王昆老师唱的《秋收》(词:贺敬之,曲:张鲁):
      九月里九重阳
      收呀收秋忙
      谷子呀那个糜子呀
      收呀么收上场
      红个旦旦的太阳啊
      暖呀暖洋洋
      满场的那个新糜子儿
      哎喷呀喷鼻香
      新糜子场上铺啊
      哎薄薄价铺成行
      快铺好那个来打场
      哎来呀来打场
      你看那谷穗儿穗儿呀
      哎多呀多么长
      比起了那个往年来
      哎实呀实在强
      丰衣呀那个足食呀啊
      喜呀喜洋洋

【散文连载】(五)
文/四面八方



   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地不可播种小麦,须耕翻土地,就是秋耕。“秋耕”之说有典可查。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中就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
      唐.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诗曰“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
   《元史·食货志一》还有“盖秋耕之利,掩阳气於地中,蝗蝻遗种皆为日所曝死,次年所种,必盛於常禾也。”
      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红星合作社的生产规划》中也提出要求“在施肥方面,要改变农民春季施肥,提倡结合秋耕施基肥。”



      秋耕是为了播种冬小麦,最佳时机是秋分来临之前。
      那个年代,我们老家虽然秋收的作物说起来不少:谷子、大豆、高粱、芝麻等,但这些加起来那点面积,也不如玉米地的一个零头,所以耕玉米地是秋耕的主战场。
      玉米桔削下拉出地了,留下了一地玉米茬,茬朝上,如刀尖,每年都有人不小心被扎,甚至丢命。耕种前刨出来,必须的!
      收走玉米桔的第二天,全体社员都来了。每户一个代表抓了阄,按顺序跟在会记的屁股后边记好自家分得的任务,明确后就开始倒腾了。
      我家分到了两档子零三十行。头一年学习刨茬子的我只会用右架子。手持䦆头,用力甩向第一棵玉米茬子根,不好,䦆头离根远了。重新第二次,又太近了,竟然把玉米茬子弄断了。这可不行,断在地里的根到耕地整平时还得检出来。况且,这些茬子还要装车推回家,晒干以后烧水做饭呢,又补上一䦆,才把茬子全刨出来。
      连续刨了几棵,开始出汗了。抬头看看妈妈,不慌不忙,一䦆一颗,好像不费力气,已经刨出十多棵了。于是,我也模仿妈妈的样子。不一会儿,也适应了。
      刨除来的玉米茬子是带土的,沉甸甸,经过简单晾晒,需要磕打土,堆成堆。临近中午收工时,把它理顺整齐了,摆在手推车里,一车装满还剩下呢,剩下的不要紧,下午还接着干呢!
      为了耙地收拾干净,也多搞些柴禾,拔拔地里的老草,放在车顶上,最后用绳索绑紧了,回家而去。
      就这样,妈妈带着我早来晚归,马不停蹄,两天就把自家的任务地收拾利落了。
      其实,各家完成的速速度差不了一天,如果有困难户,无论是队里还是邻居都会帮忙。三天过后,马上拉粪、撒粪了。
      这几天队里的马车更忙。赶车人赶着车,把大场、各户院墙外早就晒好的人粪、牲口粪,一趟又一趟的拉进地里,用三钩子卸成堆。等车走后,立刻就有人过来,用铁锨向四周撒开。可真是大街上车水马龙,田地里人欢马叫,一派欢快的乡村劳动景象。



      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耕地主要靠畜力拉犁,我们队是用牛。犁是新式铧犁,有的挂一片刀,也有的可挂两片刀,还得根据耕地深度和牛的力气,有时用一头牛拉,也有时用两头牛拉。
      上了小学以后,公社就用上履带式拖拉机耕地了,不几年的功夫,公社的拖拉机数量大增。印象中,到了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前,公社拖拉机光说履带式和轮式的至少十多部,再加上手扶式的就更多了。
   那是读小学一年级秋天的一个晚上,吃着晚饭呢,呼听门外大街上“咣当——咣当”的怪声,我不顾吃饭,跑到门外:“来了拖拉机了!”大街两侧各家的大门几乎同时打开。
   刚要睡觉时,村外的近坡里第一次传进村来马达声。你听:“突——突——突”,这是加油的声音,“轰——隆隆隆”这是正常耕地的声音,猜着,猜着,没声音了。
   午夜时分被那泡尿憋醒了,耳边的“轰隆——轰隆”不知为啥,竟然比临睡觉时声音大了!尿完再躺下,困神来的真快。
     “给——给——给!”又被大公鸡吵醒了。睁开眼,天大亮,拖拉机“歌声”依旧,只是弱弱的,我猜:不知疲倦的拖拉机已去耕耘他乡。
   真的,全公社有数的几部“铁牛”,又那么多的地片,只能日日夜夜,“牛”不停蹄,歇人不歇“牛”。
      初小那几年,我们地区的土地形态杂乱,沟头河崖,道路崎岖,还有那分布无序的坟茔。所以,能够适合拖拉机耕耘的面积并不多。像我们队里,用拖拉机也就耕一半土地,剩下的另一半还得用牛拉铧犁,再配合人踩铁锨完成。
   到了四五年级,也是文化大革命初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是农业学大寨,还是破四旧?家乡一时扒坟成风。经过一个冬天,村外的坟茔铲除了,土地连片了,拖拉机的本领更加显示出来了。当然,我村同时统一修建了“骨灰堂”,以便解决存放骨灰盒、祭奠死者的问题。
      1985年我高中毕业时,公社来了一次“农田基本建设”,全公社实行农、林、水一体化建设,又一次大面积的平整土地。这次很彻底,公社百分之七十村庄形成了“方田”。何止耕地,就是播种、管理、收获也可以用上拖拉机以及大中型农业机械。
      事实已经证明,咱们老百姓的土地只有面积大了,形状方正了,才能形成规模,不断继续从机械化走向电气化,一直奔向自动化!下面听我唱唱那首一年级学的儿歌《铁牛》:
      铁牛铁牛跑跑,
      田里长出苗苗。
      苗苗喝了清水,
      长大变成麦苗。
      麦苗越长越高,
      田里一片金黄。
      东边黄,西边黄,
      铁牛收割忙。

【散文连载】(六)
三秋
文/四面八方

秋种

      “秋种”本也三个释义:秋播的种子、秋庄稼和秋季播种。在我们那儿,“秋种”就是种小麦。
      种植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约距今5000年前,小麦最先进入我国西北地区,商周时期引入中原。小麦在中国大体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扩南的漫长历程。
      小麦在汉代以前的主产区是山东一带。《春秋》中所记载的麦作情况,确切地说是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与鲁国相邻的是齐国,境内有济水。《淮南子》载“济水和宜麦”,足以说明春秋时期,黄河下游的齐鲁之地(今山东)是小麦的主产区。
      到了汉代,小麦种植又进一步向西、向南扩展。经过汉代的大力推广,小麦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并成为重要的战备物资。至唐代中叶,小麦更是凌驾于禾粟之上,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今日小麦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1/3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食,而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超过了水稻。
   我十几岁时,村里的老百姓有句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秋分前前后后得忙乎20余天,刚种完小麦,也有时只剩下尾工,国庆节来了,正好献个大礼!
      然而,我长到读中学以后,种麦的日子被推迟。当我师范毕业时,竟推迟到寒露才播种。这是因为地球的表面温度逐年升高,如果还是秋分种麦的话,会形成小麦早出苗,狂长,越冬就不耐寒了,容易冬季死苗,导致大面积减产。
   我生长在农村,从十几岁就开始随着大人种小麦,一直种到后来的调动工作进城,种麦“劳龄”十年有余。
   令我体验最深的,当然是高中毕业后第一年参加种麦劳动,那是全程的,还是咱队种麦的“主力军”呢。

      仅仅耕过的地是不能耩麦种的,必须经过整平起垄才行。
      整平的主要工具是铁耙。铁耙由木把、耙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会制作,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草等。
      铁耙作为劳动工具产生于两汉时期,在1980年福建省崇安县汉城遗址的挖掘中就出土了一件铁耙。它16厘米、高12厘米,铁器。足以证明最晚也产生在西汉时期。
      平整土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起先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土,然后向后拉耙,就把高出的土拉到低洼处了。
   今天开始种麦,按照队长的吩咐,我扛来的是板䦆。板䦆是挑“畦”子的专门工具,看上去与条䦆形状上相似,却不一个“量级”,它长得“四方面皮”,“脸”长四十多厘米,宽十五六厘米。安装的木把也比条䦆长出三十多厘米,提在手里重实实的。
      挑畦子的都是整壮劳力,一共12个,一条长长的线拉直,跨过六个档子。两地头放着用树枝做好的尺子,同样长,用来确定畦字的宽度。
   两头的两个人绷直了线,瞅直了,便用木橛子插在地里,一声:“开始”,我们便每两人一盘架,顺着线,按照相向而遇的方向挑起来。当两人同时到达档子头,两个屁股就要挨着时,一方主动让开,放行另一个。一个到头后,第二个接下来,二人同时继续顺着原来的方向挑另一侧畦子,正好是“倒架子”,也叫“换架子”。假如谁不会换架子,就得提着板䦆,跑到起头的地方再挑回来。
      你不是不会倒架子吗?那么,这个半天你就一个姿势来回的跑吧,可别累着!哈哈!


【散文连载】(七)
三秋
文/四面八方
      其实,农民劳动中的换架子,不单纯为了配合,而是一种休息。这种休息的劳动姿势多着呢,如:锄地、搂地、扬场等。
      我很欣赏挑畦子。请你看我挑畦子时的那动作:我现在用的是“正架子”,左手握在板䦆把的最高端,这是“杠杆”的支点;右手握在中点偏下五分之三处相当于动力点。身体朝右前侧弯腰,顺着那根线,刚好离开两厘米。轻轻把板䦆送出右前方,落下,回拉,板䦆的面孔完全埋没在土下了。快速拉起这板两寸厚的土,向后再快速向左抖开,利用土的惯性,把这板土自由落体在板䦆刚才躲开的位置。抖土的同时,左脚抬起后撩半步又落下,右腿马上后退半步。右腿刚闪开,那个送出的板䦆又拉回第二板䦆入土,正好是刚才右脚让开的地方,……。
      你若从稍远的地方欣赏我这套连续的动作,招招式式,连绵不断,波浪起伏,步如弧,架如弓,简直就是这条线上跳动的音符。
      你可以掏出手机,离的再远些,把所有挑畦子社员加入取景框,拍录下来。还可以打开长焦距、广焦距,把所有参加种麦子的社员加入取景框,砸畦子的,锄畦子底的,撒化肥的,耩种子的,耙垄地的。还有那牛呀、马呀,一切的一切,把整个种小麦的场景都录下来。
      你放进网络平台吧,哈哈,简直就是一场秋种大戏剧。
   你还可以取其片段做成“抖音”。
   可是,可是,……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更没有抖音。
      没有抖音就算了,不妨欣赏几首种麦的古诗词,以补之憾。
      1、《齐民要术》——北朝民歌:
      高田种小麦,稴䅟不成穗;男儿在他乡,那得不憔悴。
      2、《入冬半月余二麦未种忽然一雨》(丘葵.宋代):
      村庄三日雨,清晓怯凭栏。洒地纷纷白,随风阵阵寒。
      不愁客衣薄,且为老农欢。已有芃芃意,来春岁计宽。
      3、《种麦》(蒲寿宬.宋代):
      荒林僻左地,时已及来牟。颇学鸦种麦,可怜人代牛。
      莫言耒耜苦,且愿甲兵休。来岁如旋磨,机轮向瀑流。
      4、《观种麦》(姜特立.宋代):
      麦陇收寒烟,晓锄穿日影。什伍每为朋,坎种分畦町。
      廪气该四时,收成近炎景。灌溉须春前,明年足汤饼。

      挑出的畦子又经过砸畦子、施基肥、锄匀,就能耩麦种了。
      耩麦种就是播小麦种。在我参加种小麦的这些来年,耩麦种的技术与手段,也是不断得以改进和提高。
      最小的时候是人工撒种,就是将麦种抓在手里,顺着拢子撒,密度合理否?凭感觉,自己掌握吧!
      后来有了人拉木耩子,再后来牛拉木耩子,再再后来牛拉播种机。播种机才开始只有三条腿,播三行,后来改进成播五行。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家乡有了拖拉机播种。
   拖拉机播种呀,就是上鞋的不用锥子——真好!一趟开过去,想播多少行就播多少行,最多可以播三十多行呢!
      随着秋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众多的劳动力便从苦累中解脱出来,播种的速度和质量也随着大幅度提高。
      说句实话,现在一些从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经过十二年的基础教育,已经没有了“三秋”的概念。有时候,当我躺在床上未入睡时,揉着自己的肚皮杞人忧天,不知该为其乐观还是悲观。
      现在的我,每逢晚秋倪冬,总喜欢骑上自行车,或电驴,不辞冷雨,不疲凉风,去田野里转悠几天。看看那一片又一片的华北平原上的麦田。望望那一档又一档,一笼又一笼,一行又一行,笔直且方正的麦畦子。同时在脑海中回放至今还能打开的、忙乎“三秋”的存储。试图将眼前的景象与那些存储去比对,寻找可有重合的零零碎碎,片片段段。
   然而,比对的结果是“失望”,总觉得现在越冬小麦的畦子比过去宽了,档子长了,大片多了,小块少了。
      其实,醉美的心愿是:若然年以后,所看到的麦田将是更加广阔,一望无垠,一地碧绿。

      “爷爷,爷爷!”是孙子把我从“明天”拉回了“今天”。
      “爷爷,等今年冬麦出苗后,你还去野外转转吗?”“那当然!”我脱口而出。
      “能带上我吗?”“好,好哇!”我异常高兴。
      孙儿伸出右臂,立起右手掌。我学着孙儿的样子,树起右手掌。
   孙儿突然向前推出,我迎接。大手心与小手心之间“啪”的一声脆响,顿时觉得在我身上产生了一股电流,暖暖的,一直流进心窝里。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20-7-12 0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0-7-12 1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四面八方 | 2020-7-13 0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仲祥 发表于 2020-7-12 09:14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谢谢版主分享雅赞,祝福快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四面八方 | 2020-7-13 06: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0-7-12 11:43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谢谢老师雅赏雅赞,祝福快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