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一鸣散文】仲夏夜消暑录之“瓜”事

[复制链接]
查看1482 | 回复2 | 2020-7-29 0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凉州一鸣 于 2020-7-29 09:27 编辑

仲夏夜消暑录之“瓜”事
    中国有许多关于西瓜的谚语和歇后语。如民谚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歇后语;“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再如:“抱在怀里的西瓜-- 十拿九稳,比喻办事非常准确或有把握”;“大下巴吃西瓜,滴水不漏、点滴不漏”等。
    炎炎夏日,一身热汗,大家最喜欢回到家有甘甜冰爽的西瓜,那绝对是夏日里最幸福的事情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另一种说法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小时候一直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有东南西瓜却没有北瓜?”
    翻阅资料才知道。中国只有两种瓜类是真正以方向命名的,西瓜和南瓜,它们被这样命名的理由都是缘于它们传来的方位。西瓜是从西域传入的,传到内地大概是在五代时期,普及时间长达千年,因而别称不多。南瓜则是西方殖民者从美洲带到中国来的,在明朝先传到东南沿海,然后再慢慢向内地传播。
    冬瓜是本土作物,它的最早记载见于3世纪魏人张揖的《广雅》:“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可见名字本与方向无关。但有了西瓜、南瓜后,人们难免将它讹为同音的“东瓜”,这样便有了三个方向命名的瓜类。至于北瓜,多用“北瓜”指代南瓜属的观赏性品种或笋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
    西瓜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热烦躁。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国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说明暑夏最适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在新疆哈密地方日夜温差大,白天热,夜寒冷,故俚语云:朝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
    历代文人墨客咏瓜的名篇诗词,比比皆是,大多隽永清新,吟罢韵味悠长。如歌颂西瓜长得多的:如“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南宋诗人范成大);梁代诗人沈约在《行园》诗中云:“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坡”。“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清代诗人纪晓岚),寥寥数语,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将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云的妙句:陆俨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 等等,真是令人寻味,让人读之雅兴无穷。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西瓜诗》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人齿便有冰雪声。”将切西瓜的动作、啖瓜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堪谓炉火纯青。元代诗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诗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诗句。这两句诗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把西瓜汁多性凉、可供人们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泽青翠的特点描写得十分生动。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食西瓜》:“缕缕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清代徐锦华的《咏西瓜诗》:“水晶球带轻烟绿,翡翠笼含冷焰红”、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咏西瓜诗:“蕴雪令冰心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让人读后馋涎欲滴。古诗:“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胜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对西瓜的食用功效赞不绝口。
    明代翟佑的《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酝浆。”该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门绿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泽,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酝浆”喻西瓜的汁液,诗中“沁”、“泻”等动词的运用亦极为生动传神。
    最后,用清初词人陈维崧的《洞仙歌·西瓜》来结尾吧。堪称是古代咏西瓜诗词中的精品。
    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夜深呼碧玉,同倚阑干,月色荷香两清绝。笑问破瓜无,此夜琼浆,须怜取、寸心长热。 见手揽金刀细沈吟,悄不觉红潮,早堆肌雪。 264f2c166c74bc0d0a30aa85f285cead_115133dkkk7tswubtbsio7.png
【作者简介】:凉州一鸣,甘肃凉州人,现居新疆乌苏。常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寻一份欢喜和热闹。有作品散见各报纸网络,曾有
作品入选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大联考试卷。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20-7-29 0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动朴实的佳作,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发表于 2020-7-29 09:56
生动朴实的佳作,学习,问好您!

谢谢老师的鼓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