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军散文】在西安,感受唐诗之美

[复制链接]
查看55 | 回复2 | 2022-5-9 16: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正是读书的好季节。
    周末的时候,带着孩子去郊外踏青,小女儿刚刚爱上图画书,《唐诗三百首》便成了她的最爱。浐灞湿地公园的草地上,太阳暖融融的,我们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小女儿在一旁背诵《咏鹅》,那稚嫩的声音,似乎把那只大白鹅的萌态演绎得更加逼真,我们用掌声给予鼓励,她便开心地笑着,跳着……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藏着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亲情的感悟、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如果把唐诗比成一座宝库,《唐诗三百首》无疑便是这座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了。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唐诗中的许多场景、故事,就曾经发生在西安这片土地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你看这眼前迷人的春色,似乎都被古人写尽了,这天街,是古长安城的街道吧,这草色,是灞河边的小草吧。诗人没有想到的是,千年之后的早春,会有那么多人,在这美丽的早春时节,诵读他的佳作,甚至走进他的诗里,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从早春时节的小雨、小草、柳枝,到晚春时节的“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从初夏时节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秋天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淡泊,古人用诗写尽四季,更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豪迈,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
    看着我在发呆,妻子便问我,最喜欢的唐诗是哪一首。《春晓》,我脱口而出。妻子又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它正应了当下的景色。花开花落,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如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态度去对待,今年的花落又何尝不是明年花开的序曲呢,无论顺境逆境,做好自己就是十分美好的事了。看到我们聊天,在一旁看书的大女儿走过来问我,“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我笑着反问她,无论一个人的颜值是否引人注目,但如果他站在了《中国诗词大会》的领奖台上,是不是立刻就会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帅气或者聪颖灵秀呢?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知书达礼……这些美好的东西,不正是个人希望提升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也正是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在个人层面上的体现。
    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在品读唐诗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半日。返程时,在一条不起眼的小道旁,突然发现一个标有“灞桥遗址”字样的石碑,便停下来想要寻找一些当年的痕迹。遗憾的是,除了不远处缓缓流淌的灞河水以及岸边袅袅的垂柳,古桥的影子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能从手中的《唐诗三百首》中,去体会诗人们“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伤感,去体会“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的游子赤心。千年之前,诗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用诗句让自己友谊延续了千年,也让这片曾经生活过的土地因为诗句而显得更加地璀璨夺目。
    站在灞河边,举目望去,真可渭是一眼千年。脚下是这边古老而文明的土地,眼前是温暖明媚的阳光,是浐灞湿地公园美丽的景色,是“三河一山”廊道上如织的游人,是长安塔下的政通人和、小康社会。如果说读唐诗、背唐诗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成长阶段,那么,用心去感悟唐诗中那些美丽的景色、那些隐藏在诗句背后的人生智慧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4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5-9 2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2-5-9 2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